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第二章

作者:王光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褚泽安睁开眼,望向树洞窗外渐沉的暮色。夜风穿过藤蔓缝隙,带着山间特有的清冽。


    他下意识揪住垂至胸前的长发,自己是连人带肉身被系统扔到这个世界的。


    那夜半梦半醒间,他分明看见自己躺在老家的床上,床头还挂着爷爷留下的军用水壶。再睁眼时,却已置身这座树屋里。身上的棉质睡衣变成了粗麻短褐,肩头也垂落着陌生的乌黑长发。


    最诡异的是记忆深处多出的模糊“过往”:五年前猎户夫妇在山洪中丧生,留下已经十四岁的褚泽安独自在半山小院生活长大。


    他的名字被载入户籍,过往被自动填补,无形的规则修正了他的存在,让他的身份在这个世界变得合理。


    鬼使神差地,褚泽安摸向颈间,那里本该悬着爷爷给的青玉坠,刻着“长命百岁”的拙劣刀痕,如今却空空如也,只剩麻衣粗糙的质感。


    胸口蓦地一窒,他开始怀念那个永远回不去的故乡。


    褚泽安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纷乱的思绪压回心底,起身朝门走去。


    那里并排立着两扇截然不同的拱形木门。


    东侧的木门,推开就是这座破败小院,月光下的茅草屋格外恬静。


    西侧的则是通向另一个空间。推开门的瞬间,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面而来,这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小岛。


    小岛不大,由三个高低错落有致的平面阶梯组成。


    北面是小岛的第一阶梯,也是最大最高处,不到两亩的平地上孤零零立着棵樱桃树。那些本该在初夏成熟的果实,此刻却像红灯笼般挂满枝头,在月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树屋处在小岛的第二阶梯,位于小岛南面的西边,大约一亩,如同天然的观景台。从这里俯瞰,能看到东边的第三阶梯,那是一片青葱空地,面积比第二阶梯稍大。


    更奇妙的是,树屋在现实世界中不过是一棵寻常古树,此刻却化作三层楼房般大小的巨树。


    树干上那个熟悉的树洞证明这就是树屋的本体,仰头望去是枝繁叶茂的树冠,枝叶间还垂落着发光的碎花,如同悬挂着万千星辰。


    褚泽安伸手触碰树干,粗糙的纹理间突然流淌出柔和的蓝光。


    【岛主,欢迎回家】


    霎时间,整株巨木的脉络都亮了起来,无数光点在树皮下游走,最终在树干上汇聚成半透明的光幕。那界面样式竟与现代平板的操作界面惊人地相似,只是每个图标都是叶子的样式。


    他轻触地图图标,光幕如水波漾开。大安朝的疆域在眼前展开——简素的道路网络,墨色地名,淡青山水,还有个红点圆标显示褚泽安所在的位置。


    俨然,这是一个功能简洁版的导航地图。


    而当手指滑向任务图标时:


    【核心任务:丰富小世界作物】


    【完成奖励:小岛所有权(永久归属)】


    【支线任务:解锁新作物并完成初步推广】


    【完成奖励:扩大树屋面积——新增厨房】


    视线右移,叶子状的商城图标正在闪烁。点开的瞬间,褚泽安差点被晃花了眼。


    左侧面板悬浮着上百种作物的平面图样,主粮、豆类、薯类、果蔬等应有尽有。每株作物下还都钉着统一的烫金价签,明晃晃写着“黄金一两”。


    右侧则更像是个古风的杂货超市。现代超市有的这里也大都一应俱全,只是将现代商品都包装成了古韵盎然的物件。打火机伪装成火折子,牙膏做成陶瓷盒装的,泡面饼裹在油纸包里,就连卫生纸都是用布袋子包裹……价签上清一色标着白银价码,价格各不相同。


    褚泽安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钱袋。今早卖完三筐樱桃,连带着往日攒的,统共才七千八百文。按照大安朝的货币算法,一两黄金约等于十两白银,一两白银约等于一千文铜钱,他现在只能买杂货区的东西。


    褚泽安皱了皱眉,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尽快凑齐买作物的钱。他的目光不自觉地看向商城左侧,水稻种子图标灰扑扑的,下方标注着显眼的“黄金一两”。喉结滚动间,仿佛已经闻到蒸饭时飘散的米香。连吃这么多天的面食,他的胃已经在为白米饭叫屈了。


    “得加速搞钱了……”这个念头充斥着他的脑海。


    这座小岛是他唯一的依靠。岛上的作物一日一熟,若不采摘,便永远保持着最新鲜的模样。就像那棵樱桃树,昨日才摘空的枝头,今早便又缀满沉甸甸的果实,红艳如血。


    褚泽安凝视着满树红艳的樱桃,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树皮。


    樱桃只能短期售卖,不能长久,而且这违背自然规律的丰收也没法跟人解释。更让他吃不消的是,他的时间都用在采摘樱桃上了,白天售卖,晚上摘果,昼夜往复,实在是有些疲惫。


    褚泽安暗自盘算,依照大安朝东境樱桃的时令,至多再有一旬的光景,这樱桃买卖就得收摊了。在这不多的时日里,他得赶快凑足一万文,去钱庄兑成黄金购买新作物。


    而且,树屋太小了。厨房和床在一个空间里,总归不方便。


    等完成支线任务后扩大树屋……光是想象能把厨房和床铺分开,他就浑身舒坦。


    想到这里,手上的动作又快了几分。待摘满这三筐樱桃,明早去镇里卖了,离目标就又近一步。


    同样的暮色里,姜家小院的纸窗透出暖黄的烛光。姜阿爹坐在檐下的藤椅上,膝头搁着个精巧的竹篮。小竹篮里,二十来颗樱桃在烛光里泛着诱人的光泽。然哥儿喜食果子,这是他今日专门给独哥儿姜淮然买的。


    “吱呀——”


    小院门被轻轻推开。姜淮然背着满满一筐木柴迈进门槛,少年清瘦的身形被暮色勾勒得格外单薄,手腕上被麻绳勒出的红痕在白皙肌肤上格外扎眼。


    “阿爹!”他轻唤一声,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润,眉心那颗朱砂痣在烛光里明灭如星。


    “快放下柴筐。”姜熙搁下竹篮快步上前,带着暖意的手替哥儿拂去鬓角的草屑,又去解那沉重的柴绳,“怎的又砍这么多?你风寒才刚好些……”话到一半突然哽住,他摸到淮然掌心里新磨出的水泡。


    姜淮然就着阿爹的手蹭了蹭脸颊,像幼时那般撒娇,“不碍事的阿爹,您看这个!”淮然突然从袖中抖出一串红果,“老鸦蒜的果子还挂在藤上,我尝了颗酸得很,正好配您新买的樱桃。”


    暮色渐浓,昏黄的烛光在窗纸上摇曳,樱桃在青瓷盘里滚出清脆声响,与屋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交织在一起。


    姜熙忽然攥住哥儿正摆盘的手,那些茧子硌得他眼眶发热。“阿然,让你跟着我受苦了……”这双手本该执笔抚琴,如今却粗糙得生了茧子。


    “阿爹又糊涂了。”姜淮然反手握住姜熙的手指。


    “孩儿就爱现在这样自在的日子,白日砍柴摘果,傍晚还能吃上您给我买的樱桃。”他故意把樱桃咬得汁水淋漓,忽然凑近阿爹耳边:“等秋收后,我就去找前街的王媒婆,到时候招个会做饭的上门儿婿,天天给您炖菌子山鸡汤。”


    姜熙望着哥儿沾着樱桃汁的唇角,那抹殷红衬得哥儿眉心的孕痣愈发鲜亮。他伸手替淮然拭去下巴上的果渍,指尖却又向上抚去,在触及那颗朱砂痣时微微一颤。那是哥儿特有的印记,也是他们这类人逃不开的宿命。


    “尽说些傻话。”姜熙轻点哥儿额头,“王媒婆手里哪有什么好儿郎?小镇上的人家娶妻也是相看女子的更多,而且你才……”话到嘴边却哽住,恍然惊觉当年那个牵着他衣角离府的稚童,如今已出落得这般俊秀动人。


    “阿爹?”淮然的声音将他拽回现实。少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随手拾起柴枝在地上划拉:“您看,山下的荒地已经清理好了,等过些日子我们种上甜菜……”粗糙的指节上还带着茧子,哪还有半分侯府小少爷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模样。


    被赶出侯府那年,姜淮然才十一岁,阿爹带着他和五百两银票,乘着青布马车悄然离开昭京城门。


    初到桃花镇时,姜熙用八十两银子置办了这座带水井的小院。青砖黛瓦,虽不奢华,却也清雅。又咬牙花了一百六十两,买下小院附近临街的一座二层铺面。红漆雕花的门楣,楼上放货物,楼下做生意,还带了个后院住人,租给布庄掌柜,每月能得三两银子进项。


    大安朝粮产匮乏,寻常百姓连粗盐都要省着用。姜家父子虽有些积蓄,几年光景也耗去了七七八八。如今每月就靠着布庄三两租银和姜淮然的一些小买卖过活,虽比寻常人家宽裕些,但姜熙的身子骨不好,光是抓药的花销就占去大半,这让他俩不得不精打细算。


    好在桃花镇百姓淳朴,这些年虽无大富大贵,倒也安居乐业。


    阿然出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