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8章 奇人

作者:轻易酱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科考在即,听说京中各大酒楼为了招揽顾客,竟是突发奇想,举办了各式论难活动。


    所谓“论难”,指的是辩论、驳难,辩论不拘于内容,双方针对某个观点或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辩驳,说服对方。


    其中,最为吸引人的当属明月楼。


    王秀秀落座时,正撞见一场精彩绝伦的舌战。


    厅中一名青衫书生单枪匹马对阵五六个锦袍学子。


    他生得清瘦,眉如剑锋,指尖转着半盏冷茶,偏头听对方引经据典说"礼不可废",忽然轻笑一声。


    "诸位既熟读《周礼》,可知''刑不上大夫''下一句?"


    他手腕一翻,残茶泼在对方脚前,"——是''刑人不在君侧''。"


    满座哗然!


    那几个世家子涨红了脸——这话明晃晃讽刺他们靠着祖荫混迹朝堂。


    王秀秀亦是"噗嗤"笑出声。


    "好个毒舌的书生!"王秀秀倚桌暗叹。


    那青衫客骂人不带脏字,说人迂腐,不提"食古不化",偏问"阁下可曾见过未腐的棺中古尸?"


    讽人攀附权贵,不骂"谄媚",笑问"君之脊骨,可能自主弯曲?"


    最绝的是有人搬出"君子慎独",他立刻接"难怪诸位聚众才敢吠声"。


    陆景泽皱眉:"倒是牙尖嘴利..."


    陆景泽说到底是武官出身,并不知这些文人骂起人来,常就是这般。


    "王爷错了。"王秀秀眼睛发亮,"他说''刑人不在君侧''却不说''佞臣当诛'',专挑《周礼》里最诛心的典故,偏那几个又是琅琊王氏子弟——"


    世家最重礼法,他偏用礼经扇人脸!


    混战结束时,小二战战兢兢来收碎了的茶盏。


    那青衫书生,王秀秀后来才知道他姓张名恒。


    他从方才对论赢的银钱里摸出块碎银递给小二:"赔你的,方才骂得兴起,忘了这些杯盏也要养家糊口。"


    小二握着银钱愣在原地。


    张恒转身出门,瞥见墙角饿晕的乞儿,竟把最后半锭银钱塞进孩子怀里。


    王秀秀分明听见他嘀咕:"早知少摔个杯子..."


    "瞧见没?"她戳戳陆景泽,"骂人时像条毒蛇,转头又心软得像老太太——这般人物若入御史台,倒是极好。"


    ——-


    春闱将至,京城贡院外的茶肆里挤满了各地赶考的举子。


    王秀秀乘马车路过时,忽听一阵喝彩声炸响,掀帘望去,只见青衫学子们围作一团,当中立着个瘦高青年,正以扇骨敲着桌面与人激辩。


    王秀秀瞧着眼熟,便令车夫停车看个真切。


    这一看不要紧,正还真是个熟人。


    "张恒兄,你这话未免太刻薄!"对面白面书生涨红了脸。


    "刻薄?"张恒嗤笑一声,"李兄说''寒门学子当安分守己'',却不说''世家子弟该让出官位''——"


    他忽然抄起茶盏一泼,水痕在桌面勾勒出大乾疆域图,"好比这杯茶,您只许自己喝饱,还怪别人喊渴?"


    满堂哄笑中,王秀秀不由莞尔。


    她示意车夫将车停至一旁,隔着纱窗细听。


    白面书生急道:"世家子弟自幼习礼,自然......"


    "自然该霸着《周礼》当裹脚布?"张恒截过话头,扇尖突然点向对方腰间玉佩,"李兄这枚螭纹佩,怕是够寻常百姓吃三年吧?"


    不待回应,他又笑吟吟道:"当然,您定要说这是''诗书传家''的体面——"忽然沉声,"却不知饿殍遍野时,体面可能煮粥?"


    王秀秀瞳孔微缩。


    这番话看似讥诮,实则句句戳在世家痛处——不说贪污,却说"体面"。


    不骂尸位素餐,偏问"可能煮粥"。


    最妙的是引世家最重的《周礼》佐证,让对方驳无可驳。


    王秀秀望着张恒眉飞色舞的模样,轻笑,"这般人物若入御史台,怕是连琅琊王氏的屋顶都能掀了。"


    又听了许久,王秀秀吩咐身边人道:“去查查,这人的身世。”


    喜欢奇葩侧妃自有生存之道请大家收藏:()奇葩侧妃自有生存之道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