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法国公开赛,我是今晚的解说员王茉。”
“我是解说员张雪松。”
“比赛正式开始前,先来介绍一下双方选手。首先是我们中国队的双宁组合。宁茂算是新面孔,第一次参加成人公开赛,宁菲大家最近可能比较熟悉。在年初的瑞典公开赛,卡塔尔公开赛,澳大利亚公开赛连续三站夺得单打冠军,成绩相当亮眼。她跟宁茂的混双也在青年赛事上获得六冠的好成绩。”
张雪松轻咳一声特意着重补充:“宁菲是曾经国家队主力李扬的女儿,但球风和比赛气质上两人倒是完全不同。”
“那请张老师为我们再详细介绍一下场上的四位选手。”
张雪松收回眼底的笑意,正色道:“我们即将面对的日本混双组合二阶堂健太和藤冈由美光看单打其实并不出色,没有什么很好的成绩。主要归功在两人的配合比较好。再加上男左女右的一定优势。而且日本乒乓球女选手身高都比较矮,目前普遍在155左右,由美看着可能刚到150的样子。而二阶堂健太是180,这个快三十厘米的身高差,有利于男选手接球时不会受到女选手的视线阻碍,两人在衔接上可能更加流畅。
反观我们的双宁组合两人都比较高,而且我们是女左男右的组合。在某些方面同男左女右对打时可能会处于下风。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赢,毕竟我和李扬也拿过世锦赛的混双冠军,但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事。”
王茉嘴角微微下抿,客气一笑随后将目光收回:“好的比赛即将开始,让我们把镜头切向场地。”
选手等候区两抹鲜艳的红色人影逐渐映入眼帘。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双宁组合第一次参加混双公开赛。两人面色稚嫩但意气风发并排走到比赛场地。眼中都是对这次胜利的志在必得。
对比宁菲的大骨架和高挑身材,藤冈由美就要瘦弱些,在四人中更显得小巧玲珑。宁菲一眼注意到她的腿部肌肉很发达,所以她等会要小心对方的发球。
乒乓球比赛通过投掷硬币,猜中者先获得发球权。裁判员将硬币展示给四人后,向上随意一抛。用手心盖住后示意宁茂猜。
他满怀自信道:“正面。”
可惜猜错,藤冈由美选择接发球,裁判询问后宁菲先发球。
两分钟的练球时间结束后,比赛正式开始。
接发球顺序依次为宁菲→由美→宁茂→二阶堂。每人两个发球,以后按照以上顺序依次发球。
比分楼中国队在前
1:0宁茂正手抢攻得分
2:0宁菲发球直接得分
2:1宁茂正手失误
2:2宁菲弹网出界
2:3二阶堂反手拧拉得分
2:4由美挑打得分
乒乓球规定双打比分相加为6的倍数时可以擦汗,在这个时间段张雪松神色变得焦虑不安。
“混双不同于双打,现在奇数局是我们的劣势。因为宁菲要去接二阶堂的球。女选手接男选手的球其实不好接。
而且对方的战术很清晰,现在就是限制宁菲的速度,所以二阶堂发得球很转。你看2:4那个球虽然是宁茂没接到,可那是因为宁菲回球冒高给了由美上手机会。她这次接二阶堂的拧拉已经很不错,对方质量给得很高。如果回斜线可能好些,但宁菲回了一个直线。
而且宁茂你两个发球权就不知道限制一下二阶堂的拧拉吗?一个劲地发下旋球。”
正在擦汗的两人神色都微妙,这是第一次混双加入公开赛,两人压力都不言而喻。
尤其宁菲这是头回跟二阶堂交手,还有些没适应对方的球。他的暴拉自己也一直处理不好。
尽管她面色冷静的仿佛这不是比赛,但宁茂清楚她心里的压力,低声道:“没事你就先上台,第一局是不好打,后面交给我。”
“嗯。”
宁菲点了点头,但这局还是以6:11快速输掉。
第一局后半程双宁打得都有点低迷,王茉为了缓和直播间气氛,便主动问道。
“张老师您觉得我们乒乓球比赛跟以前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嗯,十几年过去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以前都是正红反黑。现在因为海绵和胶皮的一些原因国家队都是正黑反红。更大的不同是我在国家队时是21分制,现在是11分制,五分换发也变成两分换发。球体也变大,球的材质也从赛璐璐变成PVC。重量增加随之球速也会降低。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虽然第一局输掉了,但是没关系,相信第二局我们双宁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局间的休息时间,场外张指导将手上的水递给两人,耳提面命说:“现在你们脑子里不要再想第一局,第二局好好配合把它拿下来。宁茂你现在不要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能搏杀就搏杀,多喊几声释放一下。然后宁菲做好球,你技战术应该很清晰。”
张指导知道宁菲场上性子很闷,从那淡然的表情看不出情绪,所以下意识多鼓励鼓励她。
“嗯。”
宁菲脑海正高速运转,虽然研究过对方之前的比赛。但真正交手起来,对方球给得压迫感还是超出她的想象。之前在青年赛前从未遇见过质量这么高的对手。
她倒没有害怕,反而愈加兴奋。
第二局接发球顺序改变成由美→宁菲→二阶堂→宁茂。这对双宁来说是优势局,尤其宁茂强势的正手,由美根本接不住,能上桌质量也很低。给了宁菲抢攻的机会。
1:0宁菲反撕得分
2:0宁茂正手侧身抢攻
3:0宁菲发球得分
4:0宁茂倒地爆冲
……
这一局以11:2相当漂亮地结束比赛。
看到宁茂最后一分正手爆冲后蹲在地上后又艰难跳起来接球,宁菲不由想到最近网络上流行的话。
你是来拉屎的吧。
但这球宁茂打得确实好,由美根本接不住只能先防一板,给了她上手的机会,直接快带直线。
张雪松看到第二局拿下后忍不住夸奖:“这一局我们双宁配合得相当好,尤其宁菲的线路跟落点压制了二阶堂,使他出不了很高的质量。这球做得很漂亮,让宁茂能够有机会上手抢攻。两人一攻一控打得相当完美。
所以下一局宁茂自己的发球要注意,限制二阶堂的拧拉,他的爆拧宁菲已经吃了三个。”
宁菲毕竟才十六岁,手臂力量不足。而且擅长的是借力打力。下一场对方定会盯着她的反手突破。
面对即将的第三局,张指导正揪着宁茂痛批:“你的速度一定要起来,不能一味让宁菲跑动啊。还有你的发球权,好好跟宁菲商量清楚。”
宁茂觉得自己有点冤。处于发育期的他最近把体重控制的很好,整个人清减不少,速度已经提了后盾。他每次发球接发球都是听他姐的,让干嘛干嘛,但还是点点头。
第三局比赛开始
发球轮次是宁菲→由美→宁茂→二阶堂
1:0宁茂反手拧拉
2:0发球直接得分
2:1宁菲回顶出界
2:2二阶堂正手抢攻
2:3宁菲弹球出界
3:3宁菲快带
3:4宁茂下网
…
比分直接来到4:10
“宁菲你不能一直打这种中性球。现在对面不是发反手位底线长球就是拉正手弧旋球。多用用正手啊,你可是李扬的女儿啊,怎么正手会差这么多。”
张雪松要不是关注过宁菲青年比赛,都怀疑她到底是不是李扬女儿。早期她纯意识流打法,天赋满满。李扬的正手多么犀利,她女儿怎么正手会瘸腿呢。
对手在连得五分后气焰更加嚣张,仿佛已经拿到比赛的胜利,肆意吼叫震得宁菲耳膜疼。
宁茂跳起来调动自己,侧身对宁菲说:“没事,没事。放心交给我啊。”
下面是二阶堂的两个发球。
对方显然准备快速结束比赛,直接发了一个偷长。宁茂还没反应过来,只看到一道白影窜了过去。
他满脸疑问:这是上了吗?
裁判宣布:5:10
宁茂激动得直接一个大吼,把对方由美吓了一跳。
“菲姐你这球真漂亮。”
直播间通过回放看到了刚才宁菲的正手爆冲直线。她迅速转腰收胯,让下半身力量传递到手臂之上。能看到她腿上清晰健美的肌肉线条。
“对,这才像是李扬的女儿嘛,就这样打,追回了一个局点。”
二阶堂有点小看了面前神色依旧淡定的小孩,他没慌张笃定下一球她肯定接不到。
但宁菲早就算到了他的想法。
“正手快带斜线,直接打到了二阶堂的追身位。还想偷长但是被宁菲算到。看动作她早就在那里等着。二阶堂根本来不及给队友让位,这球压根没法接。漂亮这球太漂亮。比分来到6:10,下面是宁菲的两个发球。”
7:10宁菲反撕斜线
“很好啊,连追三分啊,”但张雪松还没庆幸一分钟,就叹了口气,“宁菲偷长失败。这样日本是7:11拿下了第三局。”
局间休息,宁茂看宁菲脸色有点崩,一个劲地说没事。
宁菲有些懊悔自己不该偷长,不然还能咬一咬,没想到对方直接算到。关键分的搏杀确实要考虑清楚。
这个球的怒火被宁菲直接带到了下一局中,两人11:3一顿抽拿下第三局。
比赛直接来到第五局。
“现在是决胜局了,张老师认为,如果我们的小将想要拿下最后一局,哪些地方要做出改变呢。”
“根据轮次,在开头宁菲接二阶堂的球不能求稳为主,只单单先上台压力就交给宁茂行不通。同理也是如此。她现在的速度优势出不来,反手并没有对由美造成很大的威胁。要尽可能用正手去突破。你看第三局最后那几个球打得就很好,要相信自己。你了是李扬的女儿。”
台上负责宁菲宁茂的两名主管教练都神色焦急。
男人抓耳挠腮道:“若是李剑书上或许情况不一样,他混双经验丰富。宁茂就力气大,脑子不灵光啊。”
“世青赛宁菲为什么丢了混双,还不是因为他。”
郑韵清想起这件事就生气,要知道混双技战术是由一个人来主导。结果到最后李剑书竟然不信任宁菲的想法。
“哎,我也是权衡利弊。宁茂跟宁菲配合得确实更好。为了这次比赛,我都让他跟着宁菲的时间训练。唯恐他体能出现问题,也是为了让你多休息会,你这些年太辛苦了。”
教练是个苦差事,运动员退役后大多选择同家人一起生活弥补平时聚少离多的遗憾。鲜少有人像郑韵清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坚守。
“宁茂跟着宁菲练体能确实效果不错,之前他跟成朗打,差点被削趴下。”
郑韵清没时间跟他继续闲聊,注意力重新回到赛场。
决胜局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