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3章 不辞而别的后果

作者:鸣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由于晋惠公多次背信弃义,终于惹恼了秦穆公。秦穆公亲率大军攻打晋国,在韩原与晋展开了大决战。因秦军心里憋了一口气,所以与晋军作战特别勇敢。晋军渐渐不支,晋惠公的战马陷入烂泥动弹不得。秦穆公见晋惠公陷在烂泥中,便率战车围了上来。准备捉拿晋惠公。


    正在紧急关头,晋国大夫虢射率战车迎住秦穆公。晋军箭如飞蝗,射中秦穆公。由于秦穆公贪功冒进,使自己陷入险境。正在这危险时刻,一队山民拿着农具冲到秦穆公面前。他们不但救了秦穆公,还把晋惠公给活捉了,打败了晋军。


    原来这些山民是来报恩的。当年这些山民把一匹无主马给宰杀吃肉了,他们杀死的马是秦穆公走失的良马。这些山民知道闯祸了,以为必死无疑。秦穆公赦免他们,还给他们酒喝。这些山民感激涕零,知道秦晋开战,便来助战。


    秦晋之战,秦取得了胜利。活捉的晋惠公,本想要祭天,因夫人的原因,秦穆公原谅了晋惠公。并在当年十一月份送晋惠公归国。晋惠公归国后,心中又羞又恼,深知自己在这场战争中丢尽颜面。


    晋惠公返回晋国后,重新修整政务,并与大臣们商量说:“重耳在外,诸侯大多想送他回国而获得好处,重耳是晋的最大隐患,应该想办法消除。”


    晋惠公便派人到狄刺杀重耳,重耳听到消息,便逃到齐国。


    晋惠公逃亡到梁国时,梁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生下一男一女,男孩就是公子圉。秦穆公将晋惠公送归晋国后,惠公便将公子圉立为太子,并派太子到秦国做了人质。秦穆公将本族女儿嫁给太子圉,侍奉他的生活起居。


    时光荏苒,数年过去,晋惠公的身体每况愈下。太子圉听闻父亲病重,心中忧虑。便跟妻子秦女商议说:“我母亲家梁国被秦国灭掉了,没有外援,国内也没有亲信大夫,若父亲去世,自己若不能及时归国,这国君之位恐有变数。”


    妻子秦女说:您是一国太子,在此受到污辱,秦君让我照顾你,为的是稳住你的心,现在你父亲病重,你已无心住在秦国了,那你就逃走吧,我也不会声张出去。太子圉瞒着秦穆公,抛下妻子,偷偷逃回了晋国。


    晋惠公十四年九月去世,太子圉继位,就是晋怀公。晋怀公即位后,担心秦国攻打晋国,怕秦寻找公子重耳,立他为君,便下令在国内跟随重耳逃亡在外的人,必须按时归晋,逾期未归的将被灭族。此令一出,国内人心惶惶。


    狐突之子狐毛、狐偃跟随重耳在外,狐突却不肯召他们回国。晋怀公大怒,将狐突抓了起来,质问他为何违抗命令。狐突大义凛然道:“子之能仕,父教之忠,古之制也。我若召他们回来,便是教他们不忠,又怎能为人父?”


    晋怀公恼羞成怒,竟将狐突杀害。这一暴行让国内臣民对晋怀公更加不满,朝堂之上人心离散。而秦穆公得知太子圉私自逃回晋国,且继位后如此行事,勃然大怒,决定扶持重耳回国夺位。他派人去请重耳,重耳欣然答应。


    晋国公子重耳此时在楚国,楚成王说:“楚国太远了,要经过好几个国家才能到达,秦国与晋国接壤,秦君很贤明,您应该去秦国,这样对你更有利。”


    秦穆公派人把重耳接到秦国,并把同宗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原公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重耳不想接纳公子圉的妻子,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尚且要去攻打,何况他原来的妻子呢!您接受了她,是与秦国结成联姻,便宜返回晋国。您这是拘泥于小礼节,而忘了大耻啊!”


    重耳欣然接受了。秦穆公特别高兴,与重耳饮酒。赵衰朗颂了《黍苗》一诗助兴。秦穆公说:“知道您们想马上返回晋国,今天的酒宴便是送别酒,我们都尽兴。”


    赵衰与重耳离开了座位,再次拜谢说:“我们这些孤臣,仰望君王您,就好像百谷祈望知时节的好雨啊!”


    当时是晋惠公十四年的秋天。惠公当年九月去世,太子圉登基。十一月安葬了惠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郤縠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人回国,做内应的人很多。


    穆公派军队护送重耳回晋国,晋国人听说秦军来了,也是人心惶惶,晋怀公刚刚登基,立足未稳,根本无法抵挡重耳的攻势。但私下里都知道是公子重耳要回来了。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最终返回晋国时已经六十二岁了。


    这一年的春天,秦军护送重耳归晋到达黄河岸边。咎犯对重耳说:“我跟您周游天下,犯过很多错误,我自己清楚,您就更明白了,就让我从此离开吧。”


    重耳说:“如果我回到晋国后,不与您同心共事,请河伯见证!”


    说完把玉璧扔进黄河中,与子犯盟誓。当时介子推也跟随重耳,同乘一船,他听了就笑道:“的确上天保佑公子,可子犯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邀赏,太丢人了,我不愿和他共事。”


    渡过黄河,介子推便隐藏起来,没有与重耳同行。


    二月秦晋两国大夫在郇城会盟。晋国大夫都愿意归顺重耳,只有吕省等几位旧臣不想归附重耳。重耳被拥立为晋国君。就是晋文公。


    晋怀公知道重耳已入秦,便逃到高梁,文公派人在高梁杀死了怀公圉,这就是他在秦国做人质,不辞而别的后果。


    秦晋两国互派使者,提出联姻修好的建议。如今晋文公刚刚建国,不宜再与秦国为敌。权衡再三。他将女儿嫁给秦穆公之子,两国结为秦晋之好。此后,边境战火平息,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秦晋两国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各自发展,暗中却都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决定命运的较量。


    喜欢话说史记请大家收藏:()话说史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