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2章 昔藏青锋于沧海。 今潮落,可现兵

作者:一剑,一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杨成听闻此人如此直白的言论,当下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事到如今这个地步,他之所以召集众人前来,目的正是为了商讨如何才能免除即将降临的祸患。


    既然如此,那不妨就按照此人所说的计划去做吧!


    如今天下太平,可杨广却丝毫不愿给他们这些官员留一条活路,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他们不顾及君臣之间的情分了。


    “赶紧召集人手,先到龙舟的必经之路去做些手脚,迫使他们改变航线,朝着堤坝靠拢。”


    杨成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紧接着,他神色严肃地对众人发布了命令。


    “倘若杨广、武信等人都命丧于运河之中。


    总管,您的机会可就来临了。”


    方才那位将领的嘴角缓缓露出一抹充满期待的笑容,在他看来,这一趟实在是太值得了。


    如果能够顺利解决杨广这个大麻烦,同时还能成为新主的从龙之臣,那可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摆在眼前,只要伸手抓住,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权力的巅峰。


    “不要得意得太早了,一切都要等到事情成功之后再说。”


    杨成虽然嘴上这样告诫着,可他的内心却已经窃喜不已。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美好未来,杨广一死,他就有机会在这混乱的局势中脱颖而出,成为掌控局势的关键人物。


    这种美好的憧憬在他的心中不断地蔓延开来,让他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杨侑诛杀杨姓之人的举动,在杨氏同族之内引发了极大的震动。


    虽说众人迫于杨侑的权势,不敢公然违抗他的命令,但在内心深处,却一个个都对他怀有极深的怨恨。


    这种怨恨就像一颗深埋在地下的种子,只待合适的时机便会生根发芽。


    杨广所在的龙舟上之人,皆是曾经为了大隋的建立,出生入死、改天换地的功臣。


    他们在沙场上奋勇杀敌,在朝堂中出谋划策,为大隋的繁荣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倘若这些人都命丧黄泉,那么杨侑又能依靠谁来稳固他的统治?


    那些曾经被他迫害的杨姓之人必定会群起而攻之。


    而杨成作为扬州总管,一声令下便能够指挥两州之地的兵马。


    他若是在此时采取明智的策略,比如先高筑墙,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再缓称王,徐徐图之,这杨氏家族的天子之位,未必就不能换人坐一坐了。


    “昔藏青锋于沧海。 今潮落,可现兵。”


    想到此处,杨成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手握大权、主宰天下的那一天。


    “总管好志气,我等必定生死相随!”


    剩余的人听到杨成如此坚定的表态,也纷纷被他的豪情所感染,站起身来恭敬地行礼。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忠诚与决心,似乎已经看到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在眼前展开。


    “我等齐心协力,共创大业。”


    杨成缓缓抬起手,神色庄重地对众人说道。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总管府内回荡,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与领导力。


    随后,扬州总管府内的人便纷纷散去,各自按照之前的谋划,各司其职地开始准备起来。


    他们的脚步匆匆,眼神中透着紧张与兴奋,仿佛一场巨大的变革即将在他们的手中开启。


    而此时,龙舟之上,武信负手而立。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凝视着远方的水面,眼神深邃而平静,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江风轻轻吹过,吹动他的衣衫猎猎作响,他就像一座屹立在船头的雕像,不动声色却又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主公,扬州传来消息。”


    一位身着青袍的人恭敬地站在武信的身后。


    他的身姿挺拔,神情肃穆。


    手上正小心翼翼地举着一封书信,那封信看起来普普通通,却似乎承载着极为重要的信息。


    “念。”


    武信的目光依旧望着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那些船只大小不一,样式各异。


    有的满载货物,吃水很深,缓缓地行驶着。


    有的则轻快地穿梭其中,像是灵活的鱼儿。


    “杨成谋逆,欲杀陛下。”


    青袍之人一字一顿地念道,声音清晰而沉稳。


    这短短八个字,在武信听来却无比的可笑。


    他不禁在心中暗自思忖,都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年代了,竟然还有人敢如此胆大妄为,这不是找死吗?


    难道这些人就一定要放着安稳的好日子不过,非得去贪污那些身外之财,去祸害无辜的百姓吗?


    武信自己也积蓄钱财,可他这么做并非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是有着长远的考虑,是为了给大隋的一代代君主留作应急之用。


    每当他看到那些贪官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的时候,他就觉得十分费解。


    这些个官员到底图什么呢?


    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就只是一堆冰冷的金属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为什么要为了它而丧失理智,做出谋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在武信的价值观里,忠诚、责任和为百姓谋福祉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这些贪官的行为实在是让他难以理解。


    “杨成信息交我。”


    武信微微抬起手,身旁的侍从立刻心领神会,很快便拿出一个圆筒似的物品毕恭毕敬地递给武信。


    那圆筒看上去制作精良,表面有着细腻的纹理,散发着一种低调而神秘的气息。


    武信接过圆筒,轻轻打开。


    只听“嗖”的一声,几张纸从里边滑了出来。这些纸张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杨成的各种信息。


    杨成的家人状况,包括家族成员的姓名、年龄、住处等详细信息。


    以及他目前掌握着多少钱财,这些钱财的来源和去向,甚至连他能够动用的兵马数量、分布情况等也都详尽地记录在案。


    “不要打草惊蛇。”


    武信仔细看完纸张上的内容后,神色平静地将纸张重新装回到圆筒里。


    随后,他手臂轻轻一挥,便将圆筒从龙舟之上直接丢了下去。


    像这种资料,武信麾下的人保存着可不止几百份。


    在大隋广袤的境内,一个庞大的信息网正在悄然建立起来。


    这张信息网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大隋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给严严实实地覆盖住。


    这次江南之行,武信便是打算利用这庞大的信息网来告诉各地的官员们,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作所为,都在明面上被注视着。


    无论是贪污受贿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是草菅人命这种丧尽天良的恶行,谁也别想逃。


    “父王,不打算告诉外祖父吗?”


    武澜站在一旁,他刚才把事情听得真切,在她看来,这应该不是什么小事吧?


    毕竟这可是涉及到谋逆这种大罪的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不必了,让陛下好好玩吧。”


    武信的语气十分淡然,仿佛这件事就如同吃饭喝水一样平常。


    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最为微小的一件事罢了。


    就算把这件事告诉杨广又能怎样呢?


    最后的结果不还是将杨成杀掉了事。


    这几乎是毫无悬念的结局,根本无需现在就去打扰杨广游玩的兴致。


    “那个武……怎么处置?”


    武信皱着眉头,他几乎都忘记武则天的真名了。


    “父王放心,女儿不是优柔寡断之人。”


    武澜目光坚定地回应道。在


    她心里,因为一个小兽就违抗武信的命令,这绝不是她武澜的行事风格。


    她深知自己在人前表现出的是一种模样,在人后可能又是另外一种模样,这才是她武澜真实的一面。


    她早就察觉到武珝是有野心的,从武珝平日里的一些行为举止,还有处理事情的方式就能看出来。


    但是从她所做的一些事迹来看,这个女子在有野心的同时,本事也确实不差。


    不然的话,她早就将武珝除掉了。


    留着武珝在身边,能够帮她处理诸多政务,这也是武澜的一种权衡之计。


    “为父信你。”


    武信看了看武澜,也不再多言。


    他觉得武澜既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就足够了。


    何况这丫头现在也已经不小了,一些事情也应该学会自己拿主意了。


    他相信武澜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好与武珝之间的关系,就像她之前处理其他事情一样,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对了,为父从西边回来这么久了,怎么从未听你提起嫁娶之事?”


    武信微微挑眉,他的儿女还有好几个,但武澜和武浊的年龄在其中是最大的。


    西边的武浊他倒是无需操心,毕竟武浊作为西隋的掌权人,娶妻生子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即便他这个做父亲的不去催促,宇文成龙也会时刻帮他留意着,肯定不会让这件事被耽搁。


    可是武澜这边就不同了,她都已经快要成为人们口中的老姑娘了。


    再这样拖下去,底下那些弟弟妹妹们都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她却还没有一点动静。


    “未寻得良人,其实女儿的要求也不高,无非是两点罢了。”


    武澜轻轻抬起头,缓缓开口说道,她的表情十分平静,就像是在诉说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


    她心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伴侣,她要嫁的人必须是一个心中时刻为大隋考虑的人,而不是那种一心只想借助她的身份来攀附权贵的人。


    这只是第一个条件,毕竟她身处的位置特殊,她不想因为一场婚姻而给家族或者大隋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


    而第二个条件则是,在武艺方面要胜过她。


    她自小习武,武艺高强,如果未来的伴侣在武艺上还不如她,那她娶回来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只是为了摆在家里当一个好看的花瓶吗?


    那可不是她武澜想要的。


    她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在武艺上与她相互切磋,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能够保护她和家人,成为一个真正值得依靠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你这两个要求……”


    武信听了武澜的话后,不禁苦笑了一番,脸上满是无奈的神情。


    这两个要求,乍一听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可实际上却是千难万难啊。


    就拿第一个要求来说吧,这比较简单。


    毕竟这世上的人形形色色,只要遇到的人足够多。


    终究还是能够遇到像杨林和自己这样的人,那种能够为了大隋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之士。


    就像宇文成都这个家伙,他对大隋那可是死心塌地的忠诚。


    所以武澜提出的这个要求其实真的不算高,只不过是需要一些时间去等待这样一个合适的人出现罢了。


    然而,第二个要求可就太难了。


    在武艺方面要比武澜还要高强的人,那简直是如同大海捞针一般难以寻找。


    要知道,武澜可是继承了他武信的习武天赋,天生就对武学有着极高的悟性。


    而且杨林的宝库也被武澜所得,宝库里面的各种武功、珍稀的资源,都为武澜的学武之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她在武学上的造诣,早已超越了同龄人许多。


    再加上她的力气,那自然也是继承了武家的优良传统,十分惊人。


    有着这第二个要求卡在这儿,武澜恐怕基本上是要落得个像杨林那般终生不娶的下场了。


    武信想到这儿,心中不禁为女儿的终身大事担忧起来。


    “随便你吧,父王从来不会强求你们。”


    武信并没有劝说武澜改变想法的意思。


    子女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他们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去掌控。


    对于子女的未来,武信看得十分开。


    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想怎么活,以及活得好不好,这一切全都取决于个人的意愿。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走的道路。


    无论是平坦大道,还是崎岖小路,只要是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那便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父亲,他能做的就是在一旁给予支持和引导,而不是强行将自己的意愿施加在子女身上。


    喜欢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请大家收藏:()隋唐:这杨广能处,有官他是真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