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咸面无表情的看着周围的环境,一处处石梯连接着高空楼阁,
这里确实是一个刺杀的好地方,尤其是在千米之外。
“说句实话小范大人,陛下对你真是没得说,在你去北齐的途中,这赏菊大会本就应该开始,但陛下却执意让等你回来,
陛下这样等一个臣子,实在是让在下闻所未闻,小范大人以后前途无量啊。”
“宫统领客气了,陛下的好意我知道了。”
范咸一脸平淡的说道。
宫点闻言也不再多说,他们习武之人,对于这点高度自然不在话下。
“走水了,走水了!!”
范咸看着远处不断冒着的黑烟,皱了皱眉头,这并不在他们的计划内。
庆帝站在平台处,扫视着下面的菊花,完全不担心发生的火灾。
“陛下,如今发生火灾,肯定是刺客所为,所以臣请陛下先行离开。”
范咸拱手道。
“你是想要让朕逃?”
庆帝看着范咸质问道。
“陛下龙体重要。”
“好了,不必再说了,朕何时退过,不要再败朕的兴,今天是个好日子,吃酒赏花。”
庆帝站在众人的面前,举起酒杯,说道。
庆帝的话音刚落,宫女们纷纷端着酒水走了出来。
郭宝昆端起酒杯,看着庆帝对着他们仰头喝酒,这是弱弱他们开枪的好时机,
郭宝昆看着远处,下一秒,数十道子弹朝着庆帝射了过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道响声,
庆帝的耳朵动了动,在听到声音的时候,连忙朝着旁边躲去,
郭宝昆看着庆帝没有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过来,笑了笑,这也是他们算好了,庆帝这个人心思太重,尤其是这种情况下肯定不能现在他们两人的旁边,
暗中预瞄的弱弱,特意将巴雷特的子弹打了一边,
庆帝头也没回,就已经感受到自己的胳膊受了重击,一条断手出现空中,而其他AWM的子弹也随之而来,
分散在各个方向,只有两颗打中了庆帝,一颗大腿,一颗身体,
庆帝目眦欲裂的看着范咸,能有这个武器的除了范咸,他想不到第二个人,只是他现在没心思找范咸算账,
因为他知道伍竹肯定会在这里,大喊道:
“有刺客,护驾!!”
喊完之后,庆帝就想要离开,然而这时,突然出现的黑衣人拦在了庆帝的面前,
庆帝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人,就算化成灰他也认识,
“老伍,你...”
庆帝嘴里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伍竹朝着攻了过来,
受伤的庆帝在伍竹的攻打下,节节败退,着急的庆帝大喊道:“你赶紧拿下拿下范咸!!”
太子看到这一幕,直接懵了一会,反应过来后,就听到自己老爹说出这样的话,于是就一脸兴奋的朝着范咸动手,只是他忘了郭宝昆还在旁边,
李承虔还没有走到范咸的面前,就整个人如同蛆虫一般,在地上痛苦的哀嚎,
“怎么,你也想动手?”
郭宝昆看着李承择,淡淡道。
“我没有,我只是想问问,你还需不需要帮忙。”
李承择看清了局势,自己父皇已经受了重伤,他没想到自己父皇藏的也是够深的,大宗师的实力瞒了他们那么久,
但就算这样,郭宝昆这边有两个大宗师,他父皇的性命难保,除非叶流云出现在他们这里。
这时,洪公公冲了出来,直接对准范咸,但结果还冲上前,一道箭矢直接扎进他的身体,
“九...九品箭手,燕...燕小艺..”
洪公公话还没说完要,就咽了气,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燕小艺会叛变,没有丝毫防备,直接一剑穿透了心脏,
庆帝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感不妙,喊道:“你们还不出来!!”
郭宝昆早就等着呢,看着出现的跟伍竹差不多的黑衣人,郭宝昆直接掏出榴弹炮,
下一秒,剧烈的爆炸声响起,刚刚出现的黑衣人还没有任何动作,就已经倒在了地上,
庆帝震惊的看着这一幕,回过头一看,就看到伍竹的墨竹就已经穿透了他的胸膛,
郭宝昆看到这一幕,连忙喊道:“陛下,刚刚出现的黑衣人刺客,已经解决,我这就救驾。”
郭宝昆一边说着,一边示意伍竹补刀,虽然伍竹不太理解,但还是将庆帝的脑袋枭首,
“陛....陛下啊!!”
郭宝昆抓住庆帝的脑袋,大声喊道:“陛下,我要为你报仇!!!”
一天过去,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比任何事情都刺激,大大小小的官员亲眼看到庆帝被枭首,
而刺客在杀了庆帝之后,就如同无人之境一般离开了这里,太子遭受刺客暗算,跟着庆帝一块离去,
大皇子抵御刺客,不治身亡,二皇子李承择被刺客偷袭,身受重伤,昏迷不醒,只有三皇子福大命大,安然无恙。
第二天,庆国举行了史无前例的国葬,陛下,太子,皇子,同一天死去的场面,实在是太罕见了,
早早安葬之后,以陈平平为首的大臣,推三皇子李承评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这一天,范咸成为了帝师,辅佐李承评,至于李承择,他终于能将他母亲从宫里带了出来,虽然武功被废,但人还活着。
数日后,
郭宝昆举行了盛大婚礼,虽然有大臣告状,但根本没人理会,但凡有点眼力劲的大臣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恭喜你了。”
范咸喝了一杯喜酒,笑着说道,这段时间可把他给累坏了,想完成心中的理想就要亲力亲为,一步一步的改革。
“你们什么时候离开?”
范咸有些不舍得问道。
“过些天吧。”
郭宝昆想了想说道。
范咸叹了叹气,“我真想把留下跟我一起。”
“算了吧,我跟你可不一样。”
几日后,郭宝昆带着她们离开了京都,先去周围的城市逛一逛,
庆国逛完就去北齐,一直看完这个世界。
很多年后,
范咸在京都,偶尔也能听到郭宝昆的消息,这么多年庆国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如今他已不在朝堂,但改革的思想会一直传下去。
余年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