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殿下。”
范弱弱正说着就看到了一旁的长公主,行礼道。
李云锐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郭宝昆,果然是小时候的猜测是对,长大后果然是一个祸害。
李云锐见自己没有机会,待了一会便离开了,离开之前还给了郭宝昆一个眼神,
她之前就跟郭宝昆说过,如果不能把她喂饱,她就让他没心力去找宛儿她们。
范弱弱见李云锐离开,这才大胆的开口,没办法这个年纪的李云锐带给她们的压迫感实在是太大了,
“宛儿,对不起,都怪我爹,都怪他跟陛下要的旨意,你放心,等我哥过来,我一定让他取消这个婚约。”
“弱弱,这件事跟你没关系。”
林宛儿看着自责的范弱弱安慰道。
“弱弱,范咸是不是要进京了?”
郭宝昆问道。
“嗯,昨日父亲就已经派侍卫去接他了,算算日子的话,明日我哥就会来到京都。”
范弱弱没有丝毫隐藏,说道。
“这不就行了,等他来了京都也就一句话的事。”
郭宝昆笑着说道,大不了到时候带着林宛儿去范府闹一闹,他倒想看看范贱会怎么做。
儋州,
“叔,我要去京都了,不仅是为了承诺,我还要去寻找我娘的故事,更要明白到底是谁想杀我。”
范咸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说道,他知道伍竹一定在某个角落藏着。
果然范咸的话音刚落,一身黑衣的伍竹就从一个角落走了出来,
“好,小姐说过京都危机重重,但你要去,我不拦着,另外,我记得小姐在京都藏了一把钥匙,
只有那把钥匙才能打开,这箱子里面的神兵利器,只要有这件武器,即使没有我保护,你也不会再害怕四大宗师。”
伍竹用没有任何情感的声音说道。
“叔,你不跟我一起去吗?”
范咸走向前问道,如果有伍竹在前边的话,他的安全感也会更高。
“我暂时还不去京都,我要去小姐以前去的地方,寻找我失去的记忆,这样才能够想起来钥匙被小姐藏到哪了。”
说完,不顾范咸挽留,眨眼间消失在了范府。
“伍竹叔~”
范咸看着消失的伍竹,叹了叹气,有只剩下自己了,不过好在马上就可以去京都了,
几年不见,虽然是不是有书信来往,但他还是很想念那个狗东西的。
京城,皇宫,
李承虔看着回来的李云锐,连忙上前问道,“姑姑,你去了哪里,怎么这个时辰才回来?”
李云锐看着着急的太子,露出淡淡的笑容,说道:“我去皇家别院看宛儿去了,你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原来是去看宛儿了,也对,出了这种事,宛儿一定很难过吧。”
李承虔松了口气,如释重负的说道,郭宝昆和林宛儿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本来对于两人在一起,但还是很高兴的,
但是自己父皇竟然下旨,只要谁娶了宛儿,谁就能够掌控内库,所以,在李承虔心里,就打算新账旧账一起算,
无论是范咸还是郭宝昆,都不能活着娶林宛儿,林宛儿只能嫁给他手下的人,内库也只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姑姑,我知道您也不想让宛儿嫁给一个从乡野来的私生子,只要姑姑让侄儿帮忙,侄儿绝对帮助姑姑,夺回内库。”
李承虔一脸热切的看着李云锐道。
李云锐听着太子的话,笑了笑,虽然已经对李承虔不在乎了,但是看到他求而不得的样子,她的心里就感觉非常的痛快,
“好,那这件事就交给太子吧。”
既然郭宝昆不让她做多余的事,但可没说不让她蛊惑别人,太子李承虔做的事情跟他长公主有什么关系。
“放着吧姑姑,我是一定不会让宛儿嫁给那个乡野村夫的。”
李承虔高兴的承诺道,这件事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箭三雕,既可以搅和林宛儿的婚事,又可以得到李云锐的信赖,还可以让姑姑把林宛儿嫁给他手下的人,他怎么可能不高兴。
李云锐百无聊赖的看了一眼李承虔,淡淡道:“姑姑累了,太子请便。”
李承虔看着进宫的李云锐,并没有跟着一起进去,他还要回东宫,跟他手下的谋士商量商量怎么搅和这个婚事。
太子东宫,
“殿下,要不然我们就直接派人在半路上把他...”
那人说着就在脖子处比划了一下,意思很明显,就是想坐了范咸。
李承虔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暗杀这种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范贱派出接范咸的可是红骑,根本就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杀死范咸,而一旦派出更多的侍卫,还容易曝光这些人是自己的门下。
“不可,这样做,根本就不可能,不如这样,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侍女在范咸的必经之路,毁坏他的名声,只要他的名声尽毁,我相信宫里一定不会再同意他们的婚事。”
“好,这个主意甚好。”
李承虔高兴的拍了拍大腿,看向了提议之人,他就是工部尚书之子,庆国一共有六部,
其中,兵部,吏部,这两大部门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招揽,
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是他的人,
而刑部尚书是二皇子李承择的人,
只有礼部尚书郭尤之处于中立。
“殿下英明。”
下面的人听着太子的话,连忙恭维道。
李承虔听后很是高兴,他也只有在这东宫里才能表现出他原有的样子,
“大监。”
“老奴在。”
“这件事安排你去做,但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些事情是东宫的人。”
“老奴明白。”
此时的范咸还不知道京都有什么在等着他,
此时,他正在来京都的路上,还在队伍里面看到了刺杀他的滕子京,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滕子京暂时充当了范咸的侍卫。
次日,
范咸的马车在精锐红骑的保护之下,终于来到了庆国的大都市,京都。
第一次来到大都市的范咸,正在通过马车上的窗口四处观察着周围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