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9章 重工开建,论武兴和(二)

作者:三千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有建站在观礼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下方,直至拆解结束,他依旧沉浸在深深的震撼之中,心中暗自惊叹:这般复杂且威力巨大的火炮,操作拆解居然如此简便易行!


    曹化淳与高起潜更是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镇住,两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愕与狂喜。许久,他们才回过神来,异口同声地说道:“如此锐不可当的利器,若不称之为神器,还有何种火炮能够担当得起?这般组炮,莫说野战中能够让敌军闻风丧胆,若是运用到围城之战,城中守军即便有万夫不当之勇,又有谁敢贸然从城中冲阵而出?想当初咱们经历的宣化城围战,要是那时便有此等神器相助,咳,那可真就是有如神助啊!”言罢,二人对视一眼,心有灵犀般同时下跪,朝着朱有建山呼:“天佑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响彻云霄,饱含着对大明复兴的热切期盼与对朱有建的赤诚忠心。


    观礼台下,众人被这组炮的威力惊得目瞪口呆,此刻,场中无论官职高低、身份贵贱,所有人都齐刷刷地朝着观礼台上的朱有建下跪,他们挺直脊背,扬起头颅,扯着嗓子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汇聚在一起,如滚滚惊雷,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间的阴霾一扫而空。


    朱有建俯视着台下跪伏的众人,胸膛急剧起伏,心中的豪情壮志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瞬间决堤。他一步跨到台前,身姿挺拔,衣袂猎猎作响,双目炯炯有神,声如洪钟般大声呼喝道:“天佑大明!日月所照,皆为明土!朕与诸君共勉!”每一个字都仿若蕴含着千钧之力,掷地有声,在空气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此时此刻,这片场地里的所有人都沉浸在极度的兴奋之中,他们涨红了脸,脖子上青筋暴起,口中不停地呼喊着“万岁”,一遍又一遍,似是要将内心的激动、对大明的期许以及对朱有建的尊崇,通通通过这两个字宣泄出来。那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久久未曾停歇,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帝国即将重振雄风的故事。


    朱有建站在观礼台上,望着台下欢呼雀跃、群情激昂的众人,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他目光深邃,微微沉吟后,暗自想到:要尽快将功勋台的相关事宜详细编纂成册,不仅下发到宫中每一个太监、宫女手中,还要传至各皇庄之内。既然众人都如此看重身后之名,那朕便给他们指明一个方向,也好让他们不再整日浑浑噩噩,都能有点自觉性,心甘情愿地为我、为大明当牛做马,死而后已!


    台下的高起潜心思敏锐,听到朱有建这番话,心中立刻泛起波澜。他悄悄拉了拉身旁的曹化淳,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急切,微微使了个眼色,那意思不言而喻。曹化淳与高起潜共事多年,瞬间心领神会,他上前一步,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朱有建恳切地请示道:“圣上,老奴斗胆恳请您允许我们参加兴和之战,求您成全!老奴愿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挣得一份功勋,也好不负圣上今日之恩!”说罢,他额头紧贴地面,身体微微颤抖,显露出十足的虔诚与决心。


    朱有建负手而立,目光深沉地望着远方,心中暗自权衡着局势。他本意就想安排曹化淳和高起潜前往张家口。后金,那可是与李自成截然不同的对手,已然发展成了一个成熟且极具威胁的政权,绝非李自成那看似松散的草台班子可比。如今,后金不仅统一了关外,还将各方有效力量尽数整合,实力不容小觑。


    再看万全右卫这边,方正化虽领命而去,可手头兵力实在有限。他麾下仅有两千五百名太监,细细究来,真正上过战场、有实战经验的不过区区五百人罢了。至于万全右卫的那些卫所兵,平日里吹嘘自己能征善战,可朱有建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有几斤几两,自己再清楚不过,根本就不值得轻信。


    反观曹化淳和高起潜,他们手底下可是有着三千二百名经验丰富的精锐。这些人历经沙场磨炼,熟悉战事,知晓如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让他们带着这批精锐奔赴张家口打一场防御战,无疑是当下最为正确的抉择。一来,能够增强张家口的防御力量,给后金铁骑以沉重打击;二来,也能让曹、高二人有机会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向着那令人向往的功勋台更进一步。朱有建微微点头,心中已然拿定了主意,只待合适时机向二人下达正式命令。


    朱有建听到曹化淳和高起潜的请求后,并没有立刻应下,而是微微侧头,目光炯炯地看向鲁有林,神色严肃地问道:“鲁爱卿,朕问你,咱们这组炮,最快什么时候能够凑齐五组?朕需得心里有数,好安排战事。”


    四大太监亦步亦趋地陪在朱有建身旁,众人拾级而上,登上了那视野开阔的观礼台。王德化神色肃穆,手持令旗,二人迅速完成对接流程,随着一声令下,加农组炮连续两日的演习再度拉开帷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鉴于皇帝昨日已然亲眼目睹过组炮的组装过程,此番为求高效,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预先装好弹药、调试完毕的组炮,几乎在令旗挥动的瞬间,便直接进入射击环节。“轰轰轰”,炮声震天,地动山摇,三轮炮击转瞬即逝,那磅礴的气势与摧枯拉朽的威力,让台上众人无不瞠目结舌。紧接着,演示进入拆解环节,为了让众人看得真切,拆解过程特意放慢了速度。


    鲁有林微微颔首,眼神专注而认真,当即开始计算起来。他果真是个奇人,既不找纸笔,也不借助其他工具,就在自己的掌心之上飞速地演算起来。只见他的手指上下翻飞,动作快得令人目不暇接,嘴里还不时念念有词,似是在梳理着各种数据和工序。


    片刻之后,鲁有林停下手中的动作,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连忙向朱有建汇报道:“圣上,老奴仔细演算过了。咱们可以将原本一组十八门炮的配置,改成一排六门炮的组合方式,如此一来,在制作工序和人力调配等方面,效率应该能得到大幅提升。就目前咱们皇庄里的情况来看,只要加紧赶制,今日申时中,便能够凑齐五组组炮。圣上,您看这样的安排可还妥当?”说完,他微微躬身,眼神中满是期待,等待着朱有建的指示。


    朱有建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暗自盘算了起来。他深知,在应对骑兵时,组炮的关键在于迎头阻击。仔细想来,一组六门炮其实已经足够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若是再额外添加两组,虽然从表面上看,场面会更加壮观,可实际的杀伤力并不会有质的飞跃,相比之下,排炮的布局或许更为优越,能够更好地发挥火力覆盖的优势。经过一番权衡,朱有建轻轻点了点头,开口问道:“如此安排倒也可行,只是这改动起来,容易吗?不会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吧?”


    鲁有林一听朱有建的询问,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立刻挥手招呼来一名庄卫。


    他一边向庄卫低声吩咐着,一边示意其进行操作演示。


    不一会儿,庄卫便按照鲁有林的指示,开始在战场上展示起组炮的改造过程。


    朱有建饶有兴致地观看着,眼睛紧紧盯着那组炮的变化。


    看着看着,他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惊叹。


    原来,这十八门炮本就是由三组六门炮组合而成的,所谓的改造,不过是拆掉其中两组,让剩下的部分保持不动,只需再加上刻槽,便完成了从十八门炮到六门炮一组的转变。


    朱有建忍不住拍手称赞,感慨道:


    “妙啊!果然这组炮,全是由不同的组组合而成,鲁爱卿,你这创意真是绝了!如此一来,既节省了时间和材料,又能灵活调整组炮的配置,当真是一举多得!”


    喜欢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请大家收藏:()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