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岱近乎冰冷的话语,彻底让周奂心中所有的愤怒消弭无踪。
他这次出使关西,主要任务是抚慰刘岱集团,让他们尊奉洛阳朝廷。
朝廷公卿都知晓,刘岱后宅的董夫人,正是董卓的孙女董白。
他们真的害怕刘岱以为董卓报仇的名义出兵洛阳,毕竟谷城距离洛阳,也不过短短二百里。
刘岱何人?
当世毋庸置疑的最强诸侯,兵法大家,当世首屈一指的名将。
麾下近二十万关西军兵锋所指,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治下近三百万生民安居乐业,团结一心。
当初如日中天的董卓,两次率领二十万西凉军远征关西,皆是被他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如果他真的出兵洛阳,恐怕只需十几日,就可以攻破洛阳城。活捉满朝君臣。
如今的洛阳朝廷,真的经不起再一次的摧残了。
若引得刘岱引军攻入都城,那他周奂真的是百死亦难赎其罪哦。
不敢再乱摆什么臭架子,周奂用尽全力踉踉跄跄的站起来,展开圣旨诵读道:
『大汉兴平元年七月,诏曰:
朕闻天工宏敷,必资鼎铉之佐;王猷允塞,实赖台衮之贤。故伊尹佐商,开太平之基业;周公相周,成礼乐之典章。今朕嗣守鸿图,临御万方,夙夜孜孜,思弘至化,而司牧之任,尤重铨衡。咨尔刘岱,器识渊深,风猷懋著,宜陟台阶,以副佥望。是用擢授司徒,位列三公,锡之徽章,允襄庶政。
惟尔岱,世笃忠贞,门承勋阀。早登清要,久历华资。出则宣威,入则献替。昔典州郡而仁风翔洽,总戎律而惠化旁流。剖符千里,民歌来晚;秉钺六师,士乐为死。忠勤之节,简在朕心;文武之才,允孚众论。况夫敦诗说礼,蕴经国之远谟;履信思顺,抱匡时之宏略。夷险一致,终始不渝,可谓社稷之臣,邦家之桢干矣。
司徒之职,实掌邦教。敷五典以和民,正三纲以立极。佐朕宣风,导扬德化。使孝悌兴于闾阎,礼让行于州邑。狱讼衰息,稼穑丰登,斯尔之任也。尔其弘敷五教,寅亮天工。无忘纳诲之诚,克尽沃心之益。庶几九功惟叙,四海永宁,上以弼朕之不逮,下以成尔之令名。
於戏!
位冠百僚,当思寅恭之谊;职司三事,宜笃匪懈之忱。尚其钦承,毋替朕命!』
接过圣旨,刘岱有些蒙了。
他知道王允在几日前由司徒迁为了太师,没想到现在现在司徒的位置现在给了他。
洛阳朝廷这是什么意思,居然把司徒封给了自己。
之前刘岱的身上,就有太尉和司空的官职,现在又加上司徒,这是把三公位置集齐了?
据杜佑的《通典》记载:“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周以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为三公。东汉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魏、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皆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北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大唐因之。”
西汉的三公是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而东汉的三公就是太尉、司空、司徒。
现在这三个官职,刘岱全都一身兼着,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其实朝堂诸公也是有苦难言。
谷城守将董璜献出城池投降刘岱,使得洛阳城就这样暴露在关西军的铁蹄之下,若是刘岱想要进攻洛阳,只需一日,关西铁骑就会兵临洛阳城下。
为了稳住刘岱,他们只能不断对他加官进爵。
其实对于刘岱,他们的印象并不好。
他们可是听说了,不论是在洛阳、兖州,还是在酸枣、长安,刘岱曾多次诽谤已故灵帝。
作为传统的封建士大夫,诽谤君父,是他们最不能容忍之事。
.............
“夫君,如此鞭笞天使,是否有所不妥?”
晚上,杨澄听说了白天之事,向刘岱问道。
自成亲以来,她一直都是不问政事,而这次, 他也忍不住对刘岱说道:“如此举动,可会引起天下之非议?”
“呵呵.....”刘岱只是轻笑,随即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说道:“天下非议?于孤何加焉?”
刘岱行事,什么时候需要在乎天下非议了?
况且此次朝廷的抚慰使节,恐怕刘岱对待是最为宽厚的了。
如果他没记错,历史上朝廷在诛杀董卓之后,也曾专门派出使节抚慰袁术和袁绍二位当世势力最大的诸侯。
抚慰袁术的使者是太尉马日磾,袁术居然直接将其拘禁,抢了他的符节,受此奇耻大辱,马日磾忧愤而死。
而袁绍做得更绝,直接把朝廷使者斩杀了。
与他们二人一比,刘岱真的是最宽厚了。
可杨澄依旧是忧心忡忡,开口道:“夫君,此一时彼一时了,如今董卓伏诛,朝廷重振威严,天下俯首。我听父亲说了,如今朝廷正在举荐司隶校尉府麾下官员,他们想要征召夫君麾下重臣前往洛阳朝廷任职,这样没问题吗?”
“哈哈哈!”刘岱大战,说道:“这能有什么问题?夫人啊,你也未免太小看你夫君我了吧!孤治理关中已足足四年,深根固本,百姓安居乐业,军民赴汤蹈火,雄视天下。区区朝廷的征辟而已,难道还能让我司隶校尉府分崩离析不成?”
在这乱世,但凡有些眼光就看得出来,未来能扫平天下之人,最有可能便是刘岱。
如果在这时候背叛,那刘岱只能说这样的人不配当他的手下。
杨澄依旧是难以心安,说道:“可就这样任由朝廷在暗中大使阴谋针对夫君,总是让人心中愤怒,而且某还是心有不安。”
刘岱轻笑:“夫人你放心便是,在孤眼中,朝堂衮衮诸公,皆是土鸡瓦狗,这等计策,不过徒惹笑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