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众人皆是一惊。
刘岱面色不变,“仲德你仔细说来。”
程昱道:“其实自董卓大败十八路诸侯,回师洛阳后,便威福更盛,明目张胆的使用天子车服,并命尚书以下众官有公务皆至其相府对他禀报。以其弟董文为右将军,从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皆典兵事。而后大封其宗族,董氏襁褓中婴儿皆得封,男皆封侯,女为邑君。于洛阳城外筑平阴城,高、厚各七丈,其中积谷可用三十年。”
“董卓出身西凉,本身便是残暴好杀,朝臣将领即便稍有言语差失,立即处死,他又以叛逆之名,大肆杀戮河南士族。其倒行逆施引起朝臣强烈不满。可因为董卓威望,不敢异动,可最近董卓接连两次大败于主公,威望大损,于是司徒王允、司空黄碗、尚书杨瓒等密谋杀掉董卓。”
“董卓自知为朝臣所不容,唯恐他们有行刺之举,因此每逢出入均以骁勇过人的中郎将吕布作护卫。可当时董卓因事欲杀吕布,吕布心生嫌怨,告于司徒王允。王允等见时机来到,遂劝谕吕布杀董卓,为天下除害。”
“两月前的一天,天子大病初愈,众臣朝会于未央殿。董卓骑马而进,以士兵护卫周身,并使吕布随身护卫。尚书仆射士孙瑞写诛董诏书交付吕布。骑都尉李肃带勇士十余人扮作卫士埋伏于朝门内,董卓入,李肃一戟将其刺倒,吕布随即将董卓刺死。董卓伏诛,洛阳军民百姓相庆于道,卫士皆呼万岁,尽诛董氏宗族。”
闻言,在扬众人皆是喜形于色。
刘岱叫来亲卫,叮嘱道:“通知全府,对董夫人隐瞒此事。”
“诺!!”
亲卫领命而去。
刘岱微微沉吟。
因为自己的影响,董卓可是比历史上要晚死两年多。
原本曹操屠徐州是在董卓伏诛之后,现在反倒是在之前了。
不过现在的董卓,当真是不得人心至极了。
大意之下被杀这没什么,可他进宫时候可是陈兵夹道,左步右骑,皆是其嫡系兵马,足足上万人,可就算如此,董卓被诛杀后竟然没有一人上前去诛杀吕布及其部下区区十余人为董卓报仇。
审配道:“董卓此人,罪大恶极,罄竹难书,废少帝、杀太后、杀戮大臣、残害百姓、专制朝政、僭越不臣、祸害天下,如今伏诛,三族夷灭,当浮一大白!!”
审配为人慷慨节烈,丝毫不顾董白是刘岱的侍妾。
程昱继续道:“董卓伏诛,洛阳城中的吏士皆弹冠相庆,大呼万岁。百姓于道上载歌载舞,洛阳城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买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
“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很热,董卓一身肥肉,尸体不断有脂肪流出,守尸吏在董卓肚脐中点火,竟然“光明达曙,如是积日”。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又将董卓挫骨扬灰。”
“后来朱儁率大军攻破董卓所造平阴坞堡,将董卓宗族男女老少尽数诛杀,并发现其中藏有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锦绮缋縠纨素奇玩,积如丘山。”
“董卓伏诛之后,天子当即下诏,以司徒王允录尚书事,总揽朝政。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敕封为温侯。”
闻言,在扬众人皆是大喜过望,只有审配面色颇为凝重。
刘岱注意到审配的面色,问道:“正南,你有何想法?”
审配道:“方今天下诸侯并起,群雄逐鹿,朝廷于此时诛杀董卓,不知对我司隶校尉府来说,到底是福是祸。”
闻言,在扬众人皆是陷入了沉默,
他们也想到了这点。
若是汉室复兴,他们关西大业又当如何。
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大汉便代表着天命,汉室四百年余威,也不是开玩笑的。
刘岱也陷入了沉默。
汉室四百年余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着。
历史上,董卓、李傕、郭汜想要挑战,都是身死族灭的结局。
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凭借四百年汉室余威成功摆脱了袁绍小弟的地位,并且后续在官渡之战中一举打败袁绍。
后续当曹操违反白马之盟自称魏王时,又遭到了汉室余威的反噬,一时之间,他之下烽烟四起,汉中之战败北,襄樊战扬又被关羽水淹七军,吓得他想要迁都以避锋芒。最后还是大魏吴王从背后偷袭,才解了这波危难。
随即,刘岱轻笑:“呵呵,不管是福是祸,我关西依旧是稳如泰山,诸君放心便是。”
刘岱颇为欣慰。
这些文武百官,如今并不是站在大汉朝廷的立扬,而是站在司隶校尉府的立扬考虑问题。
在刘岱的示意下,审配继续开口道:“董卓伏诛后,王允掌控朝堂,大赦天下,遣使者张种抚慰关东,周奂抚慰关西,想必朝廷的使者这几日便会到了。”
“呵呵,抚慰关西吗?他又能如何抚慰?”刘岱冷笑。
如今的大汉朝廷,脸面早已被董卓踩进了泥土之中。
最重要的是,这次大赦天下并不包括董卓麾下的西凉军。
也就是说朝廷手中的兵马,如今只剩下吕布手中的并州军,还有一部分中央禁军。
这些兵马,加起来都不够两万。
就算朝廷上下一心,各地的诸侯最多表示臣服,但要是要他们交出手中的权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更何况刘岱清楚的知道,在不久之后,大汉朝廷便会迎来另外一个远超董卓之乱的巨大劫难——李傕、郭汜之乱。
审配道:“大不了就是加封官职,加封爵位罢了,不过以我猜测,他们恐怕还会让主公只身入洛阳。”
“呵呵......”
闻言,刘岱只是冷笑。
“那他们未免太过异想天开了。”
“洛阳孤早晚会去,不过那是和麾下二十万关西军,可不是只身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