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7章 董卓使者,朝廷使者

作者:牛肉板面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司隶校尉府的户曹工坊只需要开炉轻松铸造开元通宝,关东那些世家门阀、豪强富商们,都会争先恐后利用他们多年积攒的财富来到关西交换铜钱。


    天下财富之半,怕是都要进入司隶校尉府的府库里面了!


    当然,到时候看到这其中蕴藏的巨大利益,关东诸侯们肯定会私自铸造开元通宝。


    不过刘岱还是审配,对此都毫不担心。


    开元通宝的工艺,可不是一般的诸侯能仿造出来的,就算能模仿,以他们的技术水平,铸造一枚开元通宝耗费的价值,怕是要超过其实际的价值了。


    审配拱手道:“主公,是否派出使者伪装成富商,携带开元通宝至关东收购粮食?”


    刘岱轻轻点了点头:“可!那批新铸造的开元通宝便带着一部分吧!”


    这次开元通宝收割天下的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肯定是刘岱和司隶校尉府,只不过让整个天下没想到的是,除了司隶校尉府,收益最大的居然是黑山军。


    一直以来,黑山军便活动于冀、幽、并三州,打家劫舍,以及和袁绍之间征战不停。


    不过早在今年六月份,黑山军便主动结束了与袁绍的战事,甚至也停止了打家劫舍。


    因为黑山军横跨冀、幽、并三州,地理位置优越,看到开元通宝惊人的价值之后,整个黑山开始做起了跨州贸易。


    他们在冀、幽、并三州收购粮食,并运送到关西交换开元通宝,贸易往来,赚取差价。


    关西缺粮,关东缺钱。


    因为五铢钱没有了丝毫的价值,黑山军的商队先是拿着劫掠的粮草去往关西,卖给关西的百姓、豪强、商人、官府,这样他们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开元通宝。


    利用这些开元通宝,他们又在富庶的冀州,大肆的购买粮草,然后再度运到关西贩卖。


    如此一来,财富仿佛滚雪球一般的生长,比打家劫舍来得都快。


    而这一切,黑山军的首领张燕都是后知后觉。


    起初他得到消息,自己麾下的兵马和子民居然如此不务正业,好好的山贼不如打家劫舍,居然干起来商人的活计,简直丢尽了他黑山的见面!!


    然而,当他手下一名心腹渠帅一次性给他缴纳了上万石粮食的时候,张燕惊讶得合不拢嘴。


    仅仅是缴纳给他的粮草就上万石,他手中岂不是得有五六万石。


    这是把冀州的一个县城攻破了?


    他说了多少次了,未得他的亲自许可,不允许擅自挑起和袁绍的争端。


    毕竟现在的袁绍和以往不同了,公孙瓒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袁绍全据幽州只是时间问题。


    听说他还派出长子袁谭去接收青州,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袁绍将会占据青、冀、幽三州之地,成为天下第一诸侯。


    再和他作对,便是不智了。


    当张燕带着自己的亲卫气势汹汹的去找这名渠帅问罪的时候,他便见到后者正在给部下画大饼,气势十足的做着战前动员,说接下来要用尽全力,做一票大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十年不饿了。


    这直接把张燕吓得半死。


    打家劫舍还不够,你们给要干起一票大的,是想干什么?


    难道是想要打劫袁绍的治所邺城?还是想攻陷囤积粮草的易京?或者直接去洛阳皇宫里劫掠公卿大臣、朝廷府库?


    直到给他解释清楚,张燕的心中忍不住掀起惊涛骇浪。


    这......


    自己以前究竟在干什么?


    打劫?


    从前他们最多是打工,现在才是打劫!!


    只是短短一个月,就攒下了近十万石粮食,近五万枚开元通宝,打劫和这一比,反而显得效率太低了一点。


    张燕比他想得更多。


    而像他这样的渠帅,黑山军中有十五支,也就是说如果都像他这样,他们黑山军每月最少有一百五十万石粮草的进账!


    嘶!!


    想到这里,张燕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也算见过世面了,但还是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曾经猖獗一时,让袁绍、公孙瓒、董卓都大为头疼的黑山军,居然彻底的销声匿迹了。


    不论是冀州、并州、兖州,还是幽州、司隶境内,都不见他们的踪迹了。


    这些黑山军的渠帅们,摇身一变,变成哦关东豪强,带着大量的部曲,在冀州收购粮食,然后送到司隶换取开元通宝,一直往复,专门做这样的货物转运生意。


    至于安全问题......


    这些人,本身就是黄巾军中的精英,是河北之地最为剽悍的劫匪,即便是和董卓、公孙瓒、袁绍正面大战都许多次不落下风。


    如果在路途之中,有哪个不长眼的匪寇想要劫掠他们,那这些外表忠厚的行商脚夫,下一瞬间就会在货物的底部抽出来大将的钢刀、长矛、强弩,然后给这些后辈们亲身示范一下,什么才叫真正的打劫。


    .........


    “报!!”


    司隶校尉府中,有亲卫跑了进来,对刘岱禀报道:“禀主公,朝廷使节和董卓使节分别前来,求见主公。”


    “哦?”刘岱微微惊讶:“董卓那厮,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还敢派使节来,莫非他以为我关西的钢刀不利吗?”


    在扬的关西文武皆是忍不住惊讶。


    他们听出来了,既然那亲卫说朝廷使节和董卓使节,就说明这是旗帜鲜明的两批人。


    亲卫禀报道:“朝廷使节乃是骠骑将军朱儁,董卓使节为太师府军师祭酒李儒。此二者皆以庆贺主公新婚为名,来到了长安城。”


    刘岱听闻,微微惊讶。


    这一次,不论朝廷还是董卓,都派出重量级的人物。


    在如今东汉军事系统中,官职最高者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次之便为骠骑将军,位同三公。


    如今的大汉,大将军之位空置。


    所以身为骠骑将军的朱儁便是大汉武官之中官职最高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卓在把控朝堂之后,并没有大肆给自己的部下加官进爵,反而给那些名士清流和世家子弟大加提拔。


    韩馥为冀州牧,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伷为豫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袁绍为渤海太守、袁术为后将军......


    还有对王允、杨彪、黄琬、孔融更是大加提拔,加以重用。


    而与之相比,董卓对部下的封赏堪称吝啬。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