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章 暗流涌动的大汉天下

作者:牛肉板面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河北,界桥。


    袁绍同谋士沮授、郭图、逢纪正在制定接下来发现公孙瓒的战术。


    今年年初时候,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越在与袁绍部下周昂交战时中流矢而死。公孙瓒迁怒于袁绍,上疏陈说袁绍之恶,随即出兵进攻冀州。


    袁绍身为四世三公之后,名满天下,怎么可能让公孙瓒如此放肆,于是汇聚麾下大军迎战,双方大战由此展开。


    可当时公孙瓒大破黄巾军三十万,威名正盛,在带领麾下大军进入冀州后,各个郡县纷纷反叛袁绍归附公孙瓒。


    再加上这时正赶上黑山军肆虐冀州。


    无可奈何之下,袁绍只能避其锋芒,败退百里,暗暗积蓄实力,同时对付黑山军。


    十个月后的现在,就是他和公孙瓒决战的时候。


    制定战术完毕之后,袁绍看到桌案上的情报,拿在手中打开浏览。


    “董卓居然去进攻关西了,公山面临两线作战之困境,和我等之前的境遇相差仿佛,不知可好?”


    袁绍和刘岱也算是朋友。


    当初十八路会盟讨董的时候,作为盟主的他命刘岱去截断董卓退往函谷关的退路。


    可没想到,刘岱居然直接攻破了函谷关,入主关中。


    因此,董卓不得不留下五万西凉兵驻守洛阳周围,对诸侯联军也算是很大的帮助了。


    不过他们两人现在的境遇倒是惊人的相似。


    刘岱面对董卓和白波军,而袁绍面对公孙瓒和黑山军。


    自己的胜利已经近在眼前,不知刘岱能不能撑得住?


    就在这时,先锋大将麯义走进营帐,对袁绍拱手道:“主公,所有的布置均已完成,接下来,只等公孙瓒前来了。”


    “好!!”


    袁绍起身道:“通知全军上下,此次大战关乎我冀州大业,只许胜不许败,孤会与众将士共存亡!!”


    ............


    兖州,东郡,内黄。


    去年年末,以于毒、白绕、眭固等为首的黑山军进攻兖州,肆虐魏郡、东郡等地。


    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挡,向袁绍求援。袁绍则是派当时正隶属于他的曹操引兵入东郡,借以发展自己势力。


    曹操借此机会脱离袁绍的掣肘,天高任鸟飞,他于濮阳大破黑山军白绕部,又于顿丘大破黑山军于毒部,斩首数万,俘虏十数万。


    曹操趁机挑选其中青壮充实自己麾下军队,他麾下兵马达到三万。


    后来,黑山军眭固部和匈奴于扶罗联合,共起大军二十万共同对抗曹操。


    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魏武帝,即便面对近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展露出恐怖的军事才能。


    诱敌深入、围点打援、避实击虚......各种奇谋妙策层出不穷。


    而今日,就是他一举击破二人的时候。


    然而就在这时,有斥候给曹操送上情报,曹操浏览许久,忍不住叹了口气。


    谋士戏忠问道:“主公何故叹息?”


    曹操道:“公山据司隶,本初据河北,而我只有区区东郡,尚有纷乱四起,如此叹息而已。”


    戏忠轻笑:“主公不必如此,此乃群雄逐鹿,不到最后,结果尚未可知。”


    曹操没有回应戏忠的话语,只是只顾着说道:


    “昔日十八路诸侯讨董时,本初曾问公山与我‘若事不济,方面何所据’?我问之曰:‘足下意欲如何’?本初曰:‘我据大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公山答曰:‘孤据关中,以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寰宇,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进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退可被山带河以为固,脩津关,据险塞,缮甲兵而守之,待天下有变。’”


    戏忠来了兴趣,问道:“那主公如何回答?”


    曹操道:“我答曰:‘我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戏忠拱手道:“主公以道而行,明显比二人高出一筹,后得据天下者,必主公也!”


    .............


    平原。


    诸侯讨董之后,刘备依附公孙瓒。不久,公孙瓒因刘备与其将田楷镇抚青有功,以刘备为平原相。刘备以河东关羽、涿郡张飞为别部司马。


    他素有大志,只可惜兵微将寡,暂依附于公孙瓒。


    这位后世大名鼎鼎的昭烈皇帝,此时还寂寂无闻,如同潜龙在渊,等待着一飞冲天。


    今日,刘备也听闻了刘岱和袁绍之事,在书房中沉思良久。


    就在这时,关羽和张飞走了进来。


    关羽看到刘备的模样,问道:“大哥可有忧心之事?”


    刘备道:“方今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大汉天下四分五裂,群雄逐鹿,礼崩乐坏,我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可惜智术浅短,兵微将寡,只能眼睁睁看着奸邪之辈猖蹶,至于今日。”


    他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了,可仅仅只是个平原相,于天下大势没有丝毫插手的能力。


    有时候,他真的很羡慕刘岱。


    刘岱是高祖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他是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论及与皇室的亲缘,他更胜一筹。


    刘岱的祖父刘本只是县令,刘备的祖父刘雄官至郡守。


    按理说,刘岱的条件并不比刘备更好。


    可现在,他和刘岱的境地,简直是云泥之别。


    刘岱已经割据三辅之地,成一方诸侯,手下有大军十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举一动都对天下大势有莫大的影响。


    未来若是攻克汉中和巴蜀,便可成昔日高祖之势,并吞天下也不无可能。


    可他呢?


    只是区区平原相,一县之长,乱世之中如同蝼蚁一般。


    关羽知晓刘备心中所想,轻轻一笑,说道:“圣人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此时虽群雄割据,但情势定然风云突变,到时大哥伺机而动,未必不能成齐桓公之业。”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