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章 刘邦最信任的人是魏鸿

作者:一顿一个大西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咸阳


    此时的魏鸿正在看着校场之上积极训练的十万大军。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十万三秦子弟重新组成的武宁军已经开始初露锋芒。


    对于三秦子弟来说,常年的耕战体系影响下。


    大多数子弟,从小便跟着父亲学习如何作战。


    他们本身就是上好的兵源。


    再加上武宁军荣誉带来的加持,使得他们在成军之初便已经初具战斗力。


    而这正是魏晨当年所设想的那样。


    人会衰老死去,王朝也会更迭。


    武宁军士兵不可能一成不变,武宁军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起起落落,分分合合。


    但是武宁军的军魂却是可以长存。


    便如此刻一般,这些老秦人们从小便听着武宁军的传说长大,纷纷以加入武宁军为荣。


    如此一支军队,战斗力又如何能够弱了呢。


    他们现在欠缺的不过是一场场战斗,来让高昂的士气转化为实力罢了。


    至于战斗是否胜利,魏鸿勇冠三军,战力天下无敌。


    一百有着天兵命格的亲兵更是勇猛异常,如此一支核心,再带着一支士气高昂还懂得战斗技巧的士兵,如何能够败呢?


    魏鸿正在点兵,刘邦自然也没有闲着。


    此时校场之上刘邦看着远处挥斥方遒的魏鸿,眼里说不出的欣赏。


    此时的他终于开始理解始皇帝年轻之时的感受了。


    有着魏氏辅佐的他若当年的始皇帝一般,也诞生了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有着魏鸿在他相信这场国战胜利的一定是他们汉国。


    对于韩信的处理,刘邦一直认为是棘手的。


    原本他的设想是以身涉险,前往九江郡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韩信手里的精兵。


    再好好安抚一番,让对方为接下来的国战出力。


    可是自己认为棘手的韩信问题,却是被魏鸿带着一百亲兵便给解决了。


    通过暗探汇总的蛛丝马迹,再加上魏鸿的汇报。


    一百亲兵,袭杀八百人,在悄无声息之间控制整个韩信府邸的事实,让刘邦也是吃惊不已。


    出于君王天然的多疑性格,虽然知道魏氏与他刘邦乃是利益相近关系,断然不会加害于他。


    但刘邦还是在当晚便增加了一倍的宫廷侍卫。


    实在是被魏鸿一百亲兵的战斗力吓到了。


    刘邦自己都被魏鸿手中战力所害怕,那敌人呢?


    等到两军交锋之时会发生什么,他已经开始期待了起来。


    在顶尖战力之上,魏鸿战力可谓天下无敌,并且还有着一支恐怖的亲兵。


    以魏氏每战必争先的性格来讲,魏鸿到时也必然带着亲兵带头冲锋。


    那魏鸿加上这一百人的组合可以造成的破坏力有多惊人,可想而知。


    而除了如此之外,十万武宁军也是一支恐怖的战力。


    观看其行走坐卧之间,已经颇具一支强军的气势。


    自己另外还倾国之力再度聚集了三十万大军,也尽数交给魏鸿去统治。


    在刘邦做下如此决定之后,萧何与陈平皆是前来劝过刘邦应该慎重。


    唯有张良坚定支持刘邦的想法,这位昔日最为仇恨魏氏之人,此时却成为对方在汉国朝廷之中最坚定的支持者。


    萧何的顾虑很简单,那就是魏鸿的权力太大了。


    本来对方在这关中之地就已经是一呼百应的存在。


    现在更是打赢了项羽的二十余万楚军,声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此时若是再给对方统领所有兵马的权力,又有谁能够阻止他呢?


    虽说这三十万军队是由刘邦的心腹们直接统领,如此行为可能防备别人造反。


    但对于魏鸿却是有些不够看。


    若是对方拿到了三十万大军的统兵权,有了这份大义名头,再加上魏鸿自身的勇猛,刘邦这些心腹手下可不见得能够拦得住对方。


    萧何担心魏鸿权力过大,陈平也是如此。


    不过他劝说刘邦的角度,却是刚刚被魏鸿降服的韩信。


    韩信当初在最落魄之时,投靠了刘邦。


    刘邦对他可谓是礼遇有加,但是在对方有了足够的实力之时。


    不还是没有想着昔日之恩,而是违背做臣子的本分,向刘邦讨要吴王封号。


    现在魏鸿掌握整个汉国兵权,照比刚刚出山之时,更是多了十万直属军队。


    可谓是要兵权有兵权,要名望有名望,只需要轻轻一句话,这关中加上巴蜀五郡之地便尽数是他的。


    而再凭借魏氏昔日名望,短短时间,他便可以占据小半壁江山。


    设身处地去想,他陈平很难抵御的住这种诱惑。


    对于萧何与陈平两人的想法,刘邦还没有开口,张良却是先坐不住了。


    张良对着刘邦拱了拱手,开口说着:


    “大王,魏氏若想要做这天下之主,何必等到现在?


    昔日秦国想先王可是将魏氏先祖玉皇可取而代之,写进了遗诏之中。然而终玉皇一生,都是对秦朝忠心耿耿。


    南征北战,一统天下,扶保大秦数十年,从未有过任何逾越之举。


    而在玉皇死后,魏氏二代家主在屠戮所有草原暴乱部落之后,完全可以统合草原。


    以玉皇为信仰,强兵为根基统治整个草原,成为一代大帝,可是最终魏平也不过是与始皇帝割袍断义,归隐山林。


    当秦国因为而是与赵高之乱,迅速走向衰亡,又是魏氏二代家主挺身而出,杀死赵高胡亥,这才有了子婴登上皇位,为大秦再续一口气的机会。


    此时魏氏声望依然鼎沸,若是魏平愿意的话,或者说魏平将军的后人愿意的话,只要登高一呼,恐怕不仅是咸阳百姓会拥护其登顶皇位。


    怕是就连那秦三世子婴,也会毫不犹豫的退位让贤。


    可是魏平将军依然没有任何动作,再度消失在了山林之中。


    魏氏昔日放着如此花花江山不要,又怎么会想要现在的残破江山呢?”


    张良的话让萧何不再言语,陈平也是讷讷无言。


    而刘邦则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若有人对他说他对这天下江山,万民之主不感兴趣,刘邦一定会嗤之以鼻。


    但是这个人是魏鸿的话,则是例外。


    魏氏有过太多次机会可以成为这天下之主了,不过都被他们放弃了。


    刘邦一生有着三个优点,便是不要脸,心狠手辣与看人精准。


    若在现在自己手下所有人之中,选择一个最信任的。


    那这个人不会是萧何,陈平,也不会是张良,反而是魏鸿。


    有着明确目标的魏鸿或者说整个魏氏家族,便是刘邦最为相信的存在。


    只要自己能够一直帮助对方向着不朽世家的目标前进下去,对方便是自己最坚固的矛与盾。


    坐在上首位的刘邦此时已经有了计较,当即大手一挥,对着几人说道:


    “我意已决,命武宁王统领所有大军,对抗六国联军,此战有武宁王在,必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