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老卒方阵
此时无数的三秦子弟已经齐齐聚集在了此处,他们之中有这些老卒的儿子,有这些老卒的侄子,也有与这些老卒素不相识之人。
老卒们响应魏鸿号召之时,便早已考虑到自己的身体。
所以只要家中有合适子侄的,皆被他们一起带着参军。
为的就是能够在他们死后,后世子孙可以继续将这份武宁军魂传承下去。
这些子侄后辈一脸神圣的拿起他们的兵刃,披上他们穿过的铠甲。
接过那一面面黑红底色的武宁军军旗。
而没有子嗣可以传承的老卒,则是被那些在二十万老秦人之中,最为强悍之人,继承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耀。
在所有死去或者活着但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的武宁军老卒完成了交接之后。
数万名崭崭新的武宁军士兵,再度形成。
这数万名武宁军士兵在接过这份传承之后,纷纷看向了魏鸿所在的位置。
对着魏鸿单膝行军礼:
“我等祈求继承先父\叔父先辈之指责,誓死追随魏氏,将武宁荣光永远传承下去。
请将军成全!”
“请将军成全!”
“请将军成全!”
无数双殷切的目光看着魏鸿,期待着这位魏氏三代家主,能给他们这些人一个继续效忠魏氏的机会。
虽然深知魏氏在三秦百姓心中的声望,但如此一幕仍让魏鸿英俊的脸上出现了一丝丝的动容之色。
重重的点了点头,清亮的声音自他的口中传出:
“可!”
顿时,山呼海啸的声音从新的武宁军之中传来。
军中鼓手在这一刻适时的奏响了玉皇破阵曲,在这楚军大败的战场上,激昂的鼓乐回荡向了远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与鼓乐声一同响起的还有老秦人传唱了数百年的战歌。
而就在此时,众人上方的天空之上突然出现了无数散发着荧光的流星,最终消失在了茫茫虚空之上。
这一幕发现,更是让这些武宁军士兵激动不已。
玉皇飞升成神,更是建英灵殿,所有跟随魏氏战斗的士卒,在死后都可以魂归英灵殿,与自己的袍泽们一起回归玉皇怀抱的故事,他们这些后辈们不止一次的听说过。
昔日他们的叔父辈是那场神迹的旁观者,他们那些在战斗中死去的袍泽则是主角。
而今日这些武宁老卒成为了主角,他们的后辈则成为了见证者。
星火相传不外如是。
魏鸿尚且为眼前景象所动容,站在他旁边的曹参与樊哙更是不用多说。
两人早已睁大了眼睛。
这些时日的一系列变故早已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先是这天下真的有人能够凭借威望,三日便可募兵二十万。
接着便是英勇善战的英布在魏鸿的面前居然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再然后便是苍髯老卒,怒败楚军。
那打的大秦灭亡,主公与自己等人仓皇逃窜的项羽,居然被人掩杀三十里。
若这些都只是魏鸿个人勇武的话。
那武宁军的传承,老秦人们争当武宁兵卒的行为则是彻底触动了他们。
原来老秦人的战斗力一直都在,苍髯老卒在苍龙的带领下,依然可以打败猛虎。
老秦人的凝聚力也从没散去,魏氏家主只是往那里一站。
老秦人便自发的凝聚在一起,誓死效忠对方。
而面前他们无法理解的天降异象,更是让樊哙与曹参两人感到震撼。
听着那些武宁军士卒,在兴奋的讨论着父辈们曾经讲述的故事。
看看士卒,再看看消失于天际的流星,曹参与樊哙两人也不由得开始相信。
魏氏那位先祖玉皇的所有传说也都是真的。
直至此时,二人才终于明白,他们的汉王能够得到魏鸿的支持是有多么的幸运。
众人在跟随汉王造反之时,他们是没有多大的野心的。
刚开始不过是想要搏一番富贵罢了。
而当刘邦开始占领蜀地之时,他们想的则是若能够这占领整个巴蜀与汉中。
那他们也不失为一国公卿。
而在刘邦入主关中之时,樊哙曹参他们这些人的野心再度膨胀,他们开始觉得也许他们随着汉王能够像始皇帝一样,征服整个天下。
不过这个野望在郑县一战彻底被项羽打了个粉碎。
郑县一战之后,众人实际上并不认为他们沛县集团还能够拿下天下。
可是魏鸿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情况。
看着面前的新武宁军雏形,在此刻的樊哙与曹参已经坚信,只要刘邦能够一直得到魏氏的辅佐,那这天下早晚必然属于他们大汉。
而此时刘邦经过星夜奔驰,也终于带着士兵赶到了郑县战场。
这两日,刘邦的心情宛若坐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
先是被曹参告知自己亲自任命的大将军,带着一群老卒主动去迎战项羽。
当时的刘邦当真是心急如焚。
当他带着士兵不计损失的急行军赶到鸿门附近,准备将还剩下的五万多士兵全部投入战场,说什么也要救下魏鸿之时。
却被守在此处的士兵告知楚军在大将军魏鸿的带领武宁老卒的攻击下大败。
他的大将军鸿门一战前后共击杀楚军大将四员。
甚至就连项羽,若不是手下以命换命,都要被魏鸿斩杀当场。
现在大将军魏鸿更是继续追杀项羽而去。
知道了如此消息的刘邦的当即便是大喜过望,自己的这位大将军如此勇猛,这天下岂不是迟早是他刘邦的。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刘邦还是一路跟随楚军的尸体,来到了郑县。
此时恰逢无数武宁新军正在山呼海啸庆贺之时。
魏鸿自然是看到了远处的刘邦,向着对方遥遥施礼:
“见过汉王!”
而刘邦则是策马快步来到大军阵前,下马快步向着魏鸿走去。
一脸激动的握住了对方的手,开口说着:
“大将军真乃我刘邦的肱骨之臣,此战大将军当为首功。
今日我便兑现昔日誓言,当封大将军为王,便效仿先秦,封你为武宁王,世袭罔替与国同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