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战场
项羽带着十万大军在一番加速行军之后,终于抵达了此地。
看着战场上散落的楚军尸体,项羽眼中的怒气愈发明显。
自他出征以来,从没有受过如此大的败仗。
项羽转过头对着身边的项庄吩咐出声:
“魏氏与汉军的踪迹已经找到了吗?”
项庄:
“启禀霸王,根据斥候来报,魏氏大队人马距离此处不足三里。”
看着渐渐西落的天色,项羽冷声开口:
“吩咐下去,大军全速进发,灭次晚食。”
听到项羽的命令,项庄微微有些惊愕,实在是对方的决策根本就不符合兵家常理。
不应该是左右两翼包抄,借着主力大军呼应,三面夹击才是吗。
但是项羽却是准备率先主力出动,随后两翼策动。
若是往常,对于屡战屡胜的楚军来说,项庄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项羽的命令。
可是在魏氏出山之后,现在的楚军还是战无不胜的楚军吗?
看着周围无数的楚军先锋尸体,想着军报上悍勇异常的英布死讯,项庄有了一瞬的不自信。
他还是相信霸王是无敌的,但是万一。
只是万一,他们这十万主力不能将对方打崩,两翼军队又因为没有跟上,而救援不及。
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项羽看着面露迟疑的项庄,一瞬间便猜出了对方的心思。
充满自信声音自他的口中传出:
“尽管去做,昔日我带着五万楚军便可击败十五万秦军精锐。
如今我带着十万主力,面对二十五万老弱病残的杂牌力量又有什么可以惧怕的呢?
此战有我无敌!
待我主力击败魏氏军队之后,两翼趁机合围,则可最大程度杀伤敌军。
这一战,我要效仿函谷关之战,一个活口不留。”
看着项羽一脸自信的样子,项庄只能躬身应是,带领大军全速出发。
目视着项庄远去的背影,项羽的目光灼灼。
项庄的担忧他一清二楚,而之所以做出这种看似错误的决定自然有着他自己的考量。
项羽如何能够不知道自己主力率先出击的行为不符合兵家常理呢。
但是他实在是恨极了魏氏,这魏氏几十年来,不断的重创他们项氏。
仿佛是他们魏氏的克星一般,总是能够在他们取得优势的时候,突然跳出来打断。
自己祖父之时是如此,自己叔父之时又是如此。
现在又是魏氏,在自己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攻破自己的先锋军,杀了自己的大将。
之前范增所说谏言,项羽是知道有着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有道理不代表他项羽就要听。
英布惨死,已经再度激发了他们项氏子弟心中的恐惧。
五十年了,魏氏已经压着项氏五十年了。
这股恐惧贯穿了三代人,自己好不容易塑造的项氏一族无敌的形象,随着这场魏氏主导的大败,被打击的摇摇欲坠。
所以他在英布战败之后,不能退。
一旦退了,项氏必胜的信心,便会在自己身边这些项氏子弟的心中消失。
况且,想着想着,项羽看了一眼自己坚实的臂膀,与手中的大戟。
心里充满了自信,这天下没有人在武力上是自己的对手。
他相信,只要自己亲自出马,一定会将魏氏击的粉碎。
这一次,他要彻底消灭对方,让魏氏以及这二十万跟随魏氏的三秦百姓,全部死无葬身之地。
并且在击败并杀死魏氏之后,还要好好清洗一遍关中。
他要让天下明白,统治一个地方,除了民心之外,还可以通过绝对的力量。
而在另一边的汉军阵营,曹参听到项羽来袭的消息一边祈祷自己的大王刘邦能够带着援兵及时赶到。
另一边则是看着面前的魏鸿建议着:
“大将军,那项羽实在是狂妄自大,在其两翼还没动的情况下主力先行。
看来他也是黔驴技穷了,现在优势在我,不若我们带领大军结阵自守,等到汉王带兵驰援,到时凭借绝对优势兵力击败对方如何?”
而旁边的樊哙在魏鸿强势击杀英布之后,显然是对于局势更加自信了几分。
“大将军,不若我们集中优势兵力,趁着项羽大意,直接一战既击败对方如何?”
听着两人的想法,魏鸿统统摇头否决。他是一名保守派,他认为两人的想法实在是太保守了:
“传令,曹参带领五万兵马继续防守楚军左翼,樊哙带领五万兵马防守楚军右翼。
剩余十五万大军分为两部分,其中五万大军为前军,许败不许胜!”
魏鸿的安排出乎曹参与樊哙两人预料,显然对方的心要远比他们两个大。
他根本不满足于打败楚军,而是要将项羽放进包围圈之中全部歼灭。
饶是此时对魏鸿已经十分钦佩的樊哙听着魏鸿的决定也是咋舌不已。
如此安排,好处在于若是能够真的将项羽包围起来,那必然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杀伤敌人,甚至全歼楚军主力、杀死项羽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问题是,十五万军队,真的能够挡得住十万楚军吗?
曹参忍不住张嘴问了出来:
“大将军,如此是不是太过冒险了一些,若是没有能够挡住项羽,那他们可就......”
魏鸿没有去看曹参,而是看着那陪伴了魏氏三代人,已经布满了血色红锈的大戟,自信开口:
“有我在,便一定可以挡住项羽。”
一阵大风吹过,魏鸿身后的血血红色披风一阵鼓动,晚霞的金光洒在对方的身上。
这一瞬间,在樊哙与曹参看去,魏鸿的身上仿佛蒙上了一层神光。
虽然心里仍是有着无尽的担忧,但却是没有再开口说一句。
只是默默的听命行事去准备。
至此,两军主帅纷纷做出了违背军事常识的行为。
他们的目的都不是简单的击败或者击退对方,而是要毕其功于一役,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两位主帅对于自己的实力皆是一脸自信,在这鸿门战场,一场针尖对麦芒的硬碰硬战争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