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5章 文武相迎,张良拜服

作者:一顿一个大西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邦此时一脸的意气风发。


    他心里此时已经可以想象得到自己的那帮兄弟是如何模样。


    他们恐怕在看到这支大军之后,第一反应便是楚军杀来了吧。


    哈哈哈,这帮狗东西发现是他时,一定会大吃一惊吧。


    心里想着自己的这些兄弟们会大吃一惊,但刘邦自己又如何没有如此呢?


    在武功城之时魏氏竖起出山的消息刚刚传出去,无数附近或者更远处的秦人百姓便自带干粮兵器,投奔他们。


    不过是半天的功夫,便聚集了两万余人马,此时的刘邦便已经惊讶万分。


    按照他的估算这一路来到咸阳城下之时,恐怕会聚集七八万的人马。


    可是现实很快就狠狠的打了刘邦的脸,让他明白,武功城聚兵两万,不是因为半天的时间,魏氏只能召集两万人。


    而是因为,半天的时间只有两万的青壮听到了魏氏的召唤。


    待一行人到达废丘之时,大军已经膨胀到了八万人。


    行至槐里军中人马已经足足十五万。


    抵达渭城,魏氏旗帜之下已经聚集了二十万。


    如此威势,如此聚兵速度,简直颠覆刘邦想象。


    这让他看向魏鸿的目光宛如看一尊无价之宝一般。


    当年子婴三奏玉皇破阵曲,位于项梁军中的刘邦,亲眼看着数十万楚军,在有了玉皇精神激励之下的秦军手上一败再败。


    甚至项梁本人都没能活着离开关中。


    当时随波逐流的自己,也曾经一度听到那奏响【玉皇破阵曲】的战鼓声响起,便浑身颤栗。


    死里逃生的他,在那一刻便明白,什么叫做国士无双。


    真正的国士便是玉皇,便是魏氏这种。


    前者死去多年,余泽也可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续一口气。


    后者归隐二十年,只是在出现在登基大典之上。


    便可以让一位毫无根基的边缘皇子,获得正统。


    并且凭借这一份认可,便可以号令整个关中与北地边郡。


    滋生出称霸天下野心的刘邦在那一刻便明白,想要未来争夺天下,想要牢牢的坐稳这关中之地,非魏氏辅佐而不可。


    不过多年的寻找下来,刘邦一直一无所获。


    却在自己四十万大军惨败,损兵折将之后,寻找到了对方,并且劝说对方出山帮助自己。


    此时若是有人问刘邦,一战死伤二十余万人马,而换来了请魏氏出山的机会,值不值得。


    刘邦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开口,值得,这简直是太值得了。


    如果牺牲更多士兵可以换取魏氏早日出山的话,刘邦一定会毫不犹豫去做。


    自己面前的哪里是什么魏氏,这分明是一整个关中兵源,与大秦的法理正统。


    得魏氏者得天下,昔日在刘邦口中说出不过是他一句死里逃生后的感慨。


    而在此时的刘邦心中,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


    并且更妙的是,如此强大的一个家族,还永远不会有篡位自立的野心。


    如此家族,不是无上瑰宝又是什么呢?


    就在刘邦心里感慨之时,咸阳城头之上,张良、萧何、樊哙等人也纷纷冒出了头颅。


    看着一众老兄弟的面容,刘邦本就大好的心情,不由得更好。


    他对着城头之上的众人大声喊着:


    “怎么?被我乃公的大军吓傻了不成?


    还不快快给乃公开门!”


    随着刘邦的话音响起,咸阳城门轰然打开。


    张良、萧何等人鱼贯而出。


    刘邦看着众人向着自己迎来,策马而行的同时,大声喊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若翁(你爷爷)我这次被项羽那竖子派兵追杀不仅没死,还在深山之中寻得魏氏,得魏氏三代家主辅佐。


    现在魏鸿先生已经被我拜为大将军,尔等还不前来拜见。”


    对于自己的这些手下,特别是沛县众人,刘邦平时可没有丝毫客气。


    原时空之中,刘邦曾经评价樊哙、曹参、周勃等人不过是功狗。


    而萧何为功人。


    在刘邦看来,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追逐猎物的猎犬罢了。


    对于猎犬必须时时敲打,并且不可喂得太饱。


    也只有张良萧何之辈才能称得上一声功人。


    不过在呵骂了一番众人之后,刘邦转过头看向魏鸿的目光之时,却又变得颇为恭敬。


    刘邦非常清楚,自己的这些手下,若想荣华富贵是必须依靠于自己。


    而魏鸿不同,对方若是想的话完全可以振臂一呼,便能开国登基。


    魏鸿与他并非是绝对的上下级关系,更像是合作者。


    二者合作,刘邦将在魏氏的辅佐下打败强敌,君临天下。


    而刘邦也需要帮助魏氏继续执行千年世家的计划。


    面对刘邦的礼遇,魏鸿没有丝毫怯扬,平静的目光看向众人。


    这些被区别对待的汉国文武们,在此时却是出奇的没有人表现出一丝愤愤不平之意。


    其中武将们最为干脆,在魏鸿目光扫来之时,樊哙、周勃等一众猛将纷纷表情恭敬的向着对方行礼。


    军中是最讲实力的地方,暂且不提魏氏曾经横扫六国,追亡逐北,达成武将最高荣誉的壮举。


    单单是面前这二十万大军便让他们心中升起由衷的佩服。


    观这二十万大军行军之时,便可以看出是一支精锐。


    而打头的那几万个苍髯老兵,更是散发着阵阵杀气,一言不发之下,却让人有着一种窒息的危机感。


    武将们对魏氏拜服,文臣也是敬佩不已。


    萧何、陈平则是直接恭敬行礼。


    其中三人之中的张良则是面色复杂的看了一眼魏鸿,在他的心中,对于魏鸿的感观是复杂的。


    对于魏氏覆灭韩国,张良自然是有着深深的憎恨。


    但是同时魏氏扶保三代君王,对待大秦忠心耿耿的行为,又让在韩国世代为相忠心为韩的张家后人张良有着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对于魏氏代代英杰,帮着秦国横扫六国,在五国联军伐秦,秦国即将灭亡之时,魏氏力挽狂澜的行为,张良又感到有着几分嫉妒之意。


    是的,这位谋圣是嫉妒魏氏的,他嫉妒魏氏的惊人武力,嫉妒对方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能力。


    秦国将灭时魏氏可以再度带领秦国获得胜利,甚至打败联军的同时还可以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而韩国将灭之时,他张家却是无计可施,无能为力。


    他张良能做的也只是在韩国灭亡之后散尽家财去安排死士刺杀秦始皇罢了。


    如此差距如何能不让张良嫉妒呢?


    现如今,张良更是感觉到了几分自愧不如。


    本以为三日时间魏氏募集几万兵马,便已经可以惊为天人。


    可是看着面前的二十万兵马,张良只感觉一阵苦涩。


    这些人哪里是魏氏募来的,分明是自己主动跑来的。


    而自己几年前复韩之时,有如此壮举吗?


    答案是没有的。


    张家世代为韩相,自己散尽家财刺秦积累的名望,却远远没有魏氏两代人的高。


    思绪良久,张良对着魏鸿施施然拜下:


    “张良,见过大将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