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在三方夹击之下,直接杀死了楚军上将军,项梁。
如此惊人的消息在天下间快速扩散开来,一度使得已经愈演愈烈的反抗大秦风波一滞。
同时也让天下再度见识到了玉皇与魏氏到底有着何等的影响力。
咸阳之战,秦国大胜的消息若一阵风一般向着整个天下吹了过去。
不提野心暴涨的刘邦,以及一直等待机会收回兵权的楚怀王熊心。
还有还有正在巨鹿与王离边军作战的项羽等人的反应。
在秦岭之中,也有着一位老人时刻在等待着这扬战争最后的结果。
..................
太白山,魏氏幻境之中
此时的魏平已经气若游丝,本来只有一月寿命的他硬生生的坚持了两月有余。
仿佛是有什么放不下的事情一般。
此时魏平长子魏鸿脚步匆匆从外界赶了进来,看着自己的父亲轻声开口:
“父亲,子婴胜了。”
说着,魏鸿详细的向魏平讲述了对方打败楚军的全过程。
听到自己幼子魏鸿的话魏平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子婴,魏平还是十分欣赏的,自己当时参加对方的登基大典便有为对方站台的意思在。
现在看来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居然知道借助自己父亲的影响力再为大秦续一命。
不过紧接着,躺在床上的魏平便在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惋惜之色。
子婴实在是生不逢时,生在了一个大秦走向腐朽的时间。
虽然惋惜归惋惜,但是魏平并不准备再让魏氏为大秦的兴衰做些什么。
正如当初子婴挽留之时所说,魏氏并不欠大秦什么。
自己已经用生命为义弟报了仇,也扶持子婴的登上了皇位。
算是全了魏氏与大秦的最后一代香火情。
魏氏与大秦的牵绊到他这一代为止。
想着,魏平看向自己的幼子,这个魏氏第三代最杰出之人。
开口询问着对方对未来的看法:
“鸿儿,对于这天下未来,以及魏氏未来的走向你有什么看法?”
听到自己父亲的问话,魏鸿心里显然早已有了沟壑:
“父亲,这天下大势,恐怕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战乱了。
本来楚灭秦已是必然之事,但是大秦三世皇帝,凭借祖父在咸阳百姓心中的威望,于危局之中反败为胜,硬生生为大秦续了一口生机。
但在孩儿看来,大秦依然难逃灭亡命运,三世皇帝不过是把这个时间延后了罢了。
我魏氏离开后的这些年,大秦根基已经被消耗了太多,这艘大船的根基早已腐朽。
咸阳一战,项梁战死,楚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接下来必然是一番诸侯混战,待新的天命之人出现。
祖父遗志,乃是让我魏氏成为千年不朽之世家,所以孩儿想要静观其变,待真正为我魏氏看重的真龙出现之后,再做打算。”
魏平听的连连点头,自己这位幼子的想法无疑是最正确的。
子婴虽然守住了咸阳,但是大秦四十八郡,多半已经失控却是不争的事实。
加之天下义军四起,楚国项梁虽死,但是他的侄子项羽仍然带着大军与王离的边军在巨鹿附近对峙。
双方屡屡交手,秦军败多胜少。
再者,楚怀王也并没有被剿灭,六国贵族仍然不断掀起风浪。
而且六国贵族与义军们可不会给子婴一点喘息的机会,只会不断攻打秦国。
如此局面下,子婴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梳理各地,稳定民心。
迟早有一天,已经虚弱无比的秦国会在各路诸侯的攻击下轰然倒塌。
那子婴又是否知道那一天必然到来呢?在魏平之前询问子婴之时,那坚定的眼神告诉他,对方是知道后果的。
但,他依然义无反顾的选择做下去,这就是为什么魏平最后帮了子婴一把的真正原因。
不过钦佩归钦佩,但也仅限于他个人支持对方罢了。
未来魏氏再度出山帮助何方势力,那便是下一代的事了。
魏鸿的回答令魏平十分满意,自己这个最小的儿子,必然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做出最优的选择,带领家族继续向着父亲定下的目标持续走下去。
看着魏鸿,魏平缓缓掏出了一枚令牌,交到了魏鸿的手里:
“鸿儿,我已得到玉皇许可,从今天开始,你便是魏氏第三代家主。”
看着魏鸿好像要说些什么,魏平挥了挥手将对方打断,示意听他继续说。
“定你为第三代家主乃是你祖父的意志,不要继续推辞。
另外有两点你需牢记。
第一,秦可亡,秦统一天下的理想不能亡。
第二,秦国可灭,但秦地百姓不可灭,你记住了吗?”
这两点乃是魏晨当年身死飞升之时,交代魏平之言,今日魏平再度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魏鸿。
听着父亲的话,魏鸿郑重地点了点头:
“父亲,孩儿记住了。”
在完成了这最后一件事之后,魏平疲惫的挥了挥手:
“好了,都出去吧,为父累了要歇歇了。”
不多时再度冷清下来的房间之中,魏平静静的躺在床上,思考着自己的一生。
自己忙忙碌碌了一生,不是在与父亲南征北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
最后的十五年,则将时间全部花在了幻境之中建立魏氏家族之上。
累了一辈子,也是时候好歇歇了。
父亲,义弟,武宁军的将士们,我来了。
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魏平缓缓的闭上了双眼。
正身穿孝服跪在魏平屋外的众人只听的一阵金戈铁马之声,又伴随着千军万马整齐划一的呼喊:
“我等恭迎上将军归位。”
良久之后,屋内的异象才终于彻底消失。
待魏氏众人推开房屋之时,便看见魏平已经平静的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
三世元年,大秦第二战神,秦国彻侯,上将军,魏氏二代家主魏平,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