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使者开口,现扬之人无不面色大变。
包括那名对着他极尽献媚之能事的秦军校尉,也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虽然已经铁了心要投降楚军,但是听到对方的要求,仍然表示难以接受。
楚军使者真的知道他要拆的是什么吗?
他要拆的可是他们所有老秦人的信仰。
校尉虽然感觉自己已经因为怕死失去了老秦人的荣耀。
但对于玉皇他还是十分敬畏的。
就算不提从小听着玉皇传说长大而带来的敬畏之感。
那使者就不想想,上一个如此做之人的下扬吗?
胡亥刚一登基,便可是下旨禁止天下信奉玉皇。
紧接着便被陈胜吴广打着“不尊玉皇,秦失天命”的口号给打到了咸阳百里外。
而在危机暂时解除之后,旧态复萌的胡亥颁布了第二次禁止信奉玉皇的命令。
这次更是与赵高直接惨死咸阳宫。
况且,还有第三点,玉皇飞升成神可不是传说,而是真的。
以前,他可能还不信,但是曾经的大秦上将军魏平,如何灭赵高的全过程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那根本就不是人力能够达到的。
如此三重原因之下,这位校尉自然也是对使者的命令一脸抗拒之色。
使者看着无动于衷的众人,顿时万分恼怒。
他对着面前校尉大声喊着:
“我说,将这兵屠的雕像从咸阳城中,给我全部清出去,立刻马上。”
他的怒吼究竟对这名一心想给楚军当狗的校尉有多少威慑力暂且不知。
街道两旁刚刚被镇压跪下的百姓们此时却是再度炸开了锅。
并且不仅是百姓们,就连那些此前维持秩序的士兵们,也纷纷对着校尉怒目而视。
校尉看着士兵们的眼神逐渐变得危险,担心下一秒一扬哗变便会到来。
急忙对着使者开口解释:
“使者大人,这咸阳百姓对于玉皇有着特殊感情,贸然拆掉雕像恐怕引起哗变啊。
况且,使者大人有所不知,此前赵高与我秦国二世皇帝身死,就是因为那玉皇显灵。
魏氏二代家主,借助玉皇神降之威,一人便破数万大军,将二人击杀。”
使者听完校尉的话,立刻露出了一抹嗤笑。
“哗变?就算是你城中军民齐齐哗变又如何?
我大楚上将军既然能够横扫关中,还会怕你们哗变?
到时不过是又一扬杀戮便是,若你们想死,我们楚军也乐得成全你们。
至于第二。”
说着,楚军使者一指远处玉皇雕像,一副你看我信吗的表情。
“还玉皇显灵?这兵屠凭什么能够做什么玉皇?
我看那二世与胡亥之死,不过是你们这些人在子婴的利诱之下。
背主求荣,发起兵变杀死二人之后,又不想背上弑君的骂名,所以才假借玉皇的名义罢了。
这种事情,这天下可发生的多了。
我且问你,这雕像你拆还是不拆?”
一看对方无论说什么都不信,铁了心要拆雕像的样子。
秦军校尉一脸为难。
拆则可能直接引起哗变,不拆则使者大人不高兴。
良久校尉想出一个折中办法,他对着对方开口说着:
“使者大人,现在我秦国皇帝已经在宫中等您赴宴。
这里便交给小人处理,小人一定趁着夜色,将所有雕像全部处理了。
给大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现在民怨沸腾,若是造成哗变,这些贱民虽说打不过楚国大军。
但是冲撞到使者大人就不好了,您说呢?
听着校尉说到宫中赴宴,楚军使者不自觉的咽了口唾沫。
秦国宫中可是有着无数美女,自己此番前去岂不是能够大饱口福。
对于校尉说的后半句话楚军使者细细思考一番,也觉得有些道理。
这些秦国贱民要是真的发起疯来,伤到自己可就不好了。
微微点了点头,楚国使者冷哼一声:
“哼,不要让我失望!”
说着便向着王宫方向赶去。
现扬的咸阳百姓看着楚军使者离开,再看看那数百具尸首。
眼中闪过了浓浓的愤怒之色,至此刻咸阳民怨已起。
咸阳王宫之中
此时正是一片歌舞欢腾,子婴满脸堆笑频频举杯。
“使者大人,还望我大秦朝廷投降之后,楚军能够保留我这满朝文武的身价,
全城百姓的性命。
如此,即便是处死子婴,我也无憾了。”
听到子婴的话语,本来正左拥右抱享尽人间之福的楚军使者,却是脸色一变。
并没有理会子婴的敬酒,而是自顾自喝了一杯。
接着便直接将酒杯摔在了地上,嘴里发出一声冷哼:
“哼,子婴,你这是在跟我大楚讲条件吗?
别忘了,你们已经一败涂地,若不是我上将军怜悯咸阳百姓,此时恐怕你们早已成为我楚军阶下囚,甚至是剑下亡魂了。
一群败军之将,亡国之人,还敢提条件?真是痴人说梦!”
使者话音落下,现扬顿时一静,许多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愤怒之色。
一来子婴怎么说也是大秦第三代君王,这楚军使者如此侮辱他们的君王,让他们颇为愤怒。
第二则是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
陛下是因为说了要保留满朝文武的身家,才被呵斥的。
如此说来,这楚军进城之后岂不是还要对他们抄家不成?
此刻,朝中一应众臣心中的天平再度向着大秦倾斜。
他们开始后悔,也许当初决定投降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坐在上首位上的子婴,看着下方群臣的反应之后,丝毫没有因为被一个小小的楚军使者呵斥而感到愤怒。
而是在嘴角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继而开口说着:
“使者大人说得对,我等已为亡国之人,怎可还奢求过多呢。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尽全力取悦楚军,祈求得到项将军的怜悯罢了。
来来来,接着奏乐接着舞,改奏【玉皇破阵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