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
魏晨选择将所有武宁军死去士兵送入英灵殿一层供奉之后,英灵殿初步激活便彻底完成。
接下来便是需要无数蛮族的灵魂将激活进度提升到百分百便可。
看着二十万蛮夷才让英灵殿的激活进度提升到百分之十,魏晨估摸着他必须击杀两百万异族才行。
整个东胡恐怕也没有两百万,看来匈奴也成了他必须攻打的目标。
完成这一切之后,本就为虚影的英灵殿变得更加虚幻,最后直接消失在虚空之中。
魏晨抓起大戟看着下面无数武宁军士兵,张口吼着:
“风!”
无数武宁军士兵,双眼狂热,在这一刻即使让他们为了魏氏去死他们也心甘情愿。
山呼海啸的声音于下一秒展开呼应:
“风!风!风!”
魏晨凭借着英灵殿只有在刚刚激活之时才会出现一次的异象,成功完成了对武宁军的神化。
自此之后,这支军队可能会崩散,可能会分裂,可能会被毁灭。
但是它的军魂将永远存在,只要军魂在,这武宁军就永远在。
完成了自己所有计划之后,魏晨便带着大军离开此处。
在那云中城之中,可还有着此次传入他们秦国的客人存在,他还要好好的招待一番才是。
数十万草原骑兵败亡,十万武宁军离去之后,原本平平无奇的平顶山也变得不平凡起来。
英灵殿初步构成时所造成的异象看到的可不止是武宁军,还有着附近幸存下来的百姓。
这些百姓在魏氏带着武宁军收复云中郡之后,重新出现在了这片大地上。
并且来到了爆发出异象的平顶山附近。
等到他们看到了那座恐怖京观之后,无不震惊于魏氏的大手笔。
没有人觉得魏氏的做法残忍,他们只觉得畅快,对于这些毁坏他们家园,使得他们妻离子散的蛮族,所有人都打心里希望将他们千刀万剐。
魏氏的做法,彻底俘获了燕赵边民的心。
从此之后,此处对于魏氏的崇拜仅次于三秦之地,多年以后,魏氏更是凭借着燕赵边地百姓的崇拜,躲过了一场灭族危机。
随着百姓们目睹了那座京观以及此前的异象之后,许多传说便在这片边地孕育而出。
后来出现的武宁王镇妖魂,玉皇点天兵,玉皇大战蛮族长生天等等传说,一经诞生便经久不衰。
甚至此地在若干年后还成为了几个信奉玉皇的教派,共同的一处圣地。
传闻这些蛮族亡魂怨念不散,导致数百年后此处变得越发恐怖阴森,不时传出一阵鬼哭狼嚎。
甚至附近村子出现了一些村民莫名其妙的死亡。
附近的村老冥思良久,查当地县志,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自己做了一面魏字旗幡插在了异象频发之处,并在已经更名为京观山的山顶上修了一座玉皇庙,自此异象随之停。
京观山的传说暂且不说,魏氏扫荡草原的故事即将随着攻打云中城进入一个新篇章。
在魏晨与魏平一行围城大军会师之后,看着上面的瑟瑟发抖面目惊恐的蛮族士兵。
魏平主动请命:
“父亲此时城中蛮族士兵已经士气全无,孩儿只需要带领兵马一个冲锋,必然可以攻破城池,生擒东胡王。”
“不需要。”
说着魏晨指了指旁边正被串成一串,重新抓获的东胡俘虏。
“这不是还有几千人吗?就用他们攻城,我听说这云中城破就是因为这东胡王用附近百姓去攻城。
今日我们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随着魏晨一声令下,当初攻打云中城时熟悉的一幕再度上演。
不过攻守之势异形也。
东胡王看着城下无数胡人士兵被武宁军强行押解着向着城墙方向赶来。
本就担忧的心更是颤抖不已。
他并不是担心这五千草原牲口,他真正关心的是对面主将武宁王的想法。
自己驱赶百姓攻城,他便要同样驱赶草原士兵攻城。
那魏晨对于自己屠城的命令又会如何应对呢?
想到这里,东胡王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
虽然害怕,但是下达命令却是没有丝毫的犹豫,随着东胡王靠近城墙百步者杀无赦的命令下达之后。
所有被俘虏的东胡士兵只要敢越过一步,便是无数的箭雨倾泻而下。
眨眼间便死亡了数百人。
蛮族士兵畏惧的停下了脚步,然而下一秒,来自身后的铁剑便劈砍在了他们的身体上。
秦军死亡的威胁迫使他们继续顶着箭雨向前冲锋。
在前有箭雨后有利剑的双重威胁之下,五千名俘虏很快便死伤殆尽。
不过武宁军士兵也成功推进到了城下。
正所谓兔死狐悲,在东胡王的强硬命令下,虽然东胡士兵射杀了五千俘虏。
但是也让这些坐困愁城的士兵们,本就不多的士气更是直接跌落谷底。
城下是如狼似虎视死如归的百战强兵,城上是人心惶惶,毫无战意草原士兵。
结局早已注定。
不过是一个冲锋之下,这座云中郡的第一城便被武宁军轻易攻破。
眼看着城池攻破,东胡王看着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武宁军士兵。
不想凄惨死去的东胡王立刻派出士兵向魏晨投降。
然而迎接东胡王士兵的只有锋利的大戟。
亲手斩杀了东胡王士兵之后,魏晨大戟前指,若看死人一般看向东胡王:
“本王,不接受投降,我命令你继续向我发起进攻。”
公元前231年,东胡王犯云中,武宁王击之,东胡王降,武宁王不受。
士兵尽杀之,东胡王车裂而死。
置身云中城中,看着满城狼藉,以及无数被糟蹋的赵地妇女。
魏晨的脸上布满了冷意。
除了激活英灵殿的任务外,对于覆灭草原蛮族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东胡蛮夷,屡犯边境,杀我百姓,攻我城池。
传令:
十万大军,直击草原。
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犁庭扫穴,以绝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