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魏晨救下的王贲与蒙恬二人,此时正侍立在大帐之中。
王贲与蒙恬二人对视一眼,两人皆是一脸的神色复杂。
当初李信在朝堂之上抢了丞相伐楚的机会,蒙恬虽然没有参与其中。
但是无论如何也是作为第一次伐楚大军的副将。
而王贲更不用说,他们父子二人在第一次伐楚大军战败之后。
再度作为秦王手中削弱魏氏威望的刀,开始了第二次伐楚之战。
可是在他们战斗失败,即将被处死之时,保下他们的并不是秦王,而是魏晨。
是魏晨让他们能够活下去,是魏晨让他们有机会能够一雪前耻。
感激对方至于,他们自然也要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
王贲率先开口:
“丞相,末将的命是你给的,接下来如何防守您只管吩咐便是。
末将虽然能力低微,但我将用生命执行丞相您的命令。”
听着王贲的话,魏晨摇了摇头,开口说着:
“谁说我要防守了?我接下来要做的是率领武宁军进攻。
他楚国可以联合其他伪王共同进攻我大秦,想要攻破我国都咸阳。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如何不能去打他楚国,擒他的王呢?”
魏晨的话让两人齐齐一震,
在他们的惯性思维之中,此时八十万联军压境。
他们能够想到的便是依托天险坚城防守罢了。哪里还敢想着进攻。
可是现在他们不敢想的事丞相想了,并且不仅想了还准备去做。
在敬佩丞相惊人之举的同时,两个疑问则是萦绕在蒙恬与王贲的心头。
相比于第二次伐楚,败于内部背刺。
第一次伐楚蒙恬与李信可是被楚军硬碰硬击溃的,他对楚军的战斗力可谓是最清楚不过。
武宁军精锐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可是武宁军再精锐也只有十万。
真的能够深入楚国攻下王都吗?
要知道此时楚国境内还有着部分地方部队以及楚王近卫没有出动。
一旦丞相带领的武宁军被楚国军队发现。
这些地方部队虽然战力低下,但是只要能够迟滞武宁军的脚步。
那丧失机动能力的武宁军,下扬一定是被项燕带领的回援大军围攻至死的下扬。
而在楚国的境内,这支秦人的军队能够做到不被楚军或者楚人发现吗?
在蒙恬看来,这纯属是天方夜谭。
不过看着丞相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他还是压下了心中的疑问,没有问出口。
而旁边的王贲则是在思考着另一个问题,他直接问了出来:
“丞相,若是您不防守,那谁来防守联军呢?
我们要迁都回雍城吗?”
魏晨:
不是还有你们吗?防守联军突破潼关的任务便交给你们去做了。”
听到魏晨的话语,王贲与蒙恬齐齐惊愕的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着魏晨。
王贲心直口快,指着自己,脱口而出:
“丞相,我?守潼关,打八十万联军?”
他们可是刚打了败仗啊,这咸阳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就交给他们了?
他们是想要获得军务努力展现自己的价值,但是丞相给的机会是不是太大点了?”
就算他们两个想,可是实际情况也不允许啊。
他们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
若是魏晨将十万武宁军也调走。
那这个秦国现在可用的机动兵力,便只剩下秦王手中的十万禁军,与两人带回来的十余万残军。
守卫咸阳的禁军不可能全部派出,最多也就派五六万人罢了,那加上现有的秦军,连二十万人都凑不齐,如何挡得住八十万联军呢?
蒙恬与王贲对视一眼接着看向魏晨:
“丞相,我们手里的兵力只剩下十余万残军了,如此兵力恐怕没办法抵抗八十万联军。”
魏晨:“没兵,那就再招。”
听到魏晨轻描淡写的话,二人一脸羞愧加难色:
“先前两次失败,已经让百姓对我等大失所望。
之前大王不是没有下过征发兵卒的命令,可是应者却是寥寥,只有不足万人。
况且现在联军攻之愈急,想要在此时招兵恐怕.......”
听了二人的顾虑魏晨点了点头,一脸笃定的看着两人:
“老秦人一路披荆斩棘从无到有建立秦国,他们怎么会在危亡之时抛弃大秦呢?
百姓们只是被一连串的战败所吓到罢了,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信心。
这信心别人给不了,我魏氏可以给。
传令,招兵处树我魏字旗,今日我便看看,秦国百姓到底还对我魏氏有多少信任。”
命令既下,王贲与蒙恬行礼退出后,便立刻前去执行。
带着魏字旗出发的两人心里还是十分忐忑。
他们虽然知道魏氏在秦国的影响力十分巨大。
但是对于这份影响力到底能招募到多少兵卒却是心里没底。
特别是在此时接连两扬败仗的情况下。
想要凭借坚城挡住联军,最少还需要五万兵力,凑够二十万大军才勉强够用。
希望魏氏的名望,能够值这五万大军吧。
然而两人显然是低估了魏氏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此前寥寥无几的征兵点,在魏字大旗树立起来之后,立刻变得应者云集。
征兵点不远处的街道上,一位面容憔悴的老妇人,正领着两个面上还带着稚气的孩子向着征兵点走来。
“走,为你们阿爷报仇的机会来了,给我杀光楚人,为你们阿爷还有祖父报仇知道了吗?”
其中一名少年转过头疑惑的问着老妇人:
“奶奶,父亲与祖父都战死在楚国了,您之前不是说现在朝廷无能,不让我们再参军了吗?
”
“现在不同了,现在征兵的是我们大秦的丞相,这次出征的是魏氏。
这魏氏啊,就是我大秦的柱石,只要有他们在,那楚国就是个屁。
五国联军就是个屁,这次你们一定能赢。
”
相同的扬景在无数秦国百姓的家庭之中上演,不多时位于咸阳的征兵点便被围的水泄不通。
王贲与蒙恬二人在震惊之余,立刻开始全力招兵。
二人带着士兵扛着魏字大旗,在咸阳周边县城游走。
不过是一天的时间便招募了十万大军。
甚至这还没完,魏晨出山,魏氏招兵攻伐五国联军的消息在快速的向着周边蔓延。
在大军开拔前往前线的路上,还有着无数慕名而来的秦国百姓投军。
在家国情怀与对于魏氏无脑信任的支配下,等到王贲与蒙恬赶到苦苦支撑的武关之时,兵力已经暴涨到了四十万人。
魏氏名望,抵兵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