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令各国恐惧的魏氏,暗流涌动

作者:一顿一个大西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在诸国的声望十分高。


    其窃符救赵最终身陨的事迹可谓是影响着许多人。


    庞煖在取得了代王的首肯之后,便开始以已故信陵君的名义联络各国,准备合纵伐秦。


    正在被秦军侵扰的韩国与魏国自然是积极响应。


    而楚国与秦国也有着深仇大恨,至于燕国,则是恐惧于魏晨掌权,秦国扩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他们燕国虽然此时还没有受到影响,但是被侵吞不过是早晚的事。


    于是也是欣然接受了邀请,出兵共同伐秦。


    至于齐国则是因为曾经被诸国讨伐,自然是拒绝出兵,一副两不相帮的态度。


    公元前247年,五国伐秦联军正式组成,并向秦国宣战。


    得到了支援的韩王再次感觉自己行了,立刻组织大军想要夺回成皋。


    不过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在魏平的指挥下,秦军如狼似虎,大破韩军。


    若不是联军支援的快,恐怕秦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在看到联军气势汹汹前来支援之后,魏平便直接选择了撤退。


    联军看到魏平撤退,派出大军追击,不过在陆续几次伏击,损兵折将之后便老实了下来。


    转头开始去攻打处在魏国境内的秦军。


    蒙骜面对联军的攻击,本想收缩防线的他,被魏军突然缠住。


    十几万秦军大败。


    所幸最后在魏平的接应下,残军撤到了黄河以南。


    联军并没有停止追击,最后一路追击到了函谷关之下。


    双方开始凭借着函谷关陷入了长久的对峙。


    一时间秦国朝野震动。


    外面的喧嚣并没有丝毫影响到魏晨。


    此时的他正在教导着嬴政兵法知识。


    不过嬴政的心思却并没有在这件事上。


    他不时的看看魏晨,欲言又止。


    魏晨停下讲述,转眼看着自己的这位徒弟:


    “政儿,你可有心事?”


    听到自己师傅的提问,嬴政开口问着对方:


    “师傅,我听闻咱们秦国大军吃了败仗,五国联军已经打到了函谷关外了。


    我还听说....听说.....”


    “听说什么?听说我胡乱指挥,导致各国联合伐秦,这都是我的错是吗?”


    嬴政听着魏晨的话,连忙要解释。


    “政儿......”


    魏晨摆了摆手,阻止了对方继续说下去。


    他又怎么能够不知道现在外面人都在说什么呢?


    但是他在乎吗?


    他并不在乎,五国联军在魏晨看来,不过是土鸡瓦犬罢了。


    魏晨看着面前切身为自己担忧的嬴政,他云淡风轻的开始教导对方:


    “政儿,今日为师便为你实战一次兵法课。


    你认为联军今日聚集在此,是因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秦国同犯了众怒吗?”


    魏晨摇了摇头:


    “不,他们聚集在此,是因为他们在害怕。


    他们害怕我秦国越来越强,害怕有朝一日这天下都会被秦国占据。


    所以他们才会想要合纵伐秦,像他们当初对待齐国那样,遏制我秦国扩张的步伐。


    但是他们错了,秦国可不是当初的秦国,他们以为他们合纵就能打败我们?


    不过是做梦罢了。


    政儿可听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


    嬴政点了点头:


    “政儿听过,乃是齐国攻打鲁国之时,鲁国的曹刿打败齐军所施行的政策”


    “恩,政儿说的不错。


    此时的联军在为师看来,不过是一盘即将崩溃的散沙罢了。


    各国之间是凭借对我秦国的恐惧与被我杀死的信陵君威望聚集起来的。


    信陵君活着都不是我的对手,更何况死了呢?


    五国合纵来攻,各国本就各怀鬼胎,若是一直进攻顺利还好说。


    一旦受阻,那联军解散的时间就不远了。


    现在联军困顿于函谷关,在我看来便已经是大败。


    他们便如一堆浮沙,只要轻轻一推,就会轰然倒塌....


    而与诸国联军较量是我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一个大大的版图所必经之路。


    嬴政还记得你当初的誓言吗?”


    “嬴政时刻记得,统一六国,打下一个大大的秦国疆土。”


    “好。”看着嬴政一脸认真,铿锵有力的回答,魏晨欣慰的点了点头。


    对于此时的魏晨来说,五国合纵攻秦不过是一扬大一点的战役罢了。


    可以说有他与魏氏家族成员坐镇,这五国就不可能成事。


    在经历了天神宝座天兵天将命格强化之后。


    自己的而几个子侄最差的也达到了万里挑一的名将水平。


    若是派出自己的两个侄子魏宁与魏安就可以足够守好函谷关。


    让诸侯数十万联军不能越过雷池半步。


    若是给此时正在驻守函谷关的魏平足够的兵权调动。


    凭借他此时的才能就能够与诸侯大军打个有来有回。


    更不用说还有他没有出马。


    甚至可以说,这扬五国伐秦的戏码,就是魏晨一手推动的。


    若他集中兵力在各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凭借他与自己家族现在的实力。


    魏晨完全有信心直接攻灭韩国首都,再对各国逐一击破。


    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便是出于对未来的考量。


    灵境对自己来说至关重要,天神宝座还有未来将要获得的完整天神殿。


    对于魏晨培养家族成员不可或缺。


    前者可以保证自己灵魂不朽,甚至获得越来越强大的威能。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自己有足够多的不朽点。


    包括在死后结束新手期抽取其他道具。


    那么既然想要获得足够的不朽点,只凭借攻灭六国在魏晨看来是完全不够的。


    秦国的军功勋爵制,与系统的特点。


    注定了他的家族成员想要升到高位,对于秦国有足够的影响力,那么就需要有足够的军功。


    除了未来的灭国战争之外,还有什么比打败五国联军更能获得军功的呢?


    另外魏晨这样做还有着另外一层考量。


    那就是扩大魏氏家族的影响力。


    秦国最终会统一天下,但是大秦也终有一日会消亡。


    若是魏晨只是一口气攻灭六国,那么六国人只会心里不服。


    像他们憎恨大秦一样憎恨着他与他的家族。


    魏氏家族的影响力便无法渗透到整个天下。


    但是若魏晨多次堂堂正正的击败各国,这些人纵使还是会记恨魏氏家族灭国之仇。


    出于对绝对强者的尊敬,这种痛恨也必然大大减弱。


    取而代之的是对魏氏家族的敬畏。


    换句话说,若魏氏比天下各国王族强一点,他们与各国百姓只会认为他是侥幸,心里还是不甘与不服。


    但是魏氏若比他们强太多,这些人出于幕强心理,只会惧怕甚至心悦诚服。


    若是后续自己家族的行事得当,这些敬畏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放大,使得天下所有百姓发自内心的尊敬魏氏。


    如此的,千年世家的根基才算是彻底铸成,不朽点也将源源不断的产生。


    所以魏晨才放任联军组建,甚至可以说是推波助澜。


    为的便是通过他们完成自己未来的规划。


    这些联军终将成为上好的滋润魏氏发展成长的养料。


    此时,一名仆从走了进来,对着魏晨禀报:


    “丞相,大王召你去议事。”


    魏晨颔首表示知道了.....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已经开始吵成了一团。


    联军已经驻足在函谷关下良久,这在秦国的历史上已经有近百年没有发生过了。


    一股暗流在此刻汇聚,他们开始将矛头明里暗里指向了魏晨。


    因为与楚国联姻的关系,秦国一直有着一支贵族势力盘踞在秦国朝堂之上。


    昭襄王的母亲芈月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曾经把持朝堂几十年。


    最后昭襄王还是靠着魏晨的大胜将芈月残余的外戚势力打压了下去。


    泾阳君更是被魏晨杀死。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股楚国的外戚势力就彻底沉寂下去了。


    秦异人为了使自己地位稳固而拜华阳夫人为母亲。


    在秦异人登基之后,华阳夫人自然成为了华阳太后。


    而华阳太后便是楚妃出身,天然就将所有外戚势力聚集在了一起。


    之所以现在朝廷上看起来这股势力的声音很小,不过是秦王异人在魏晨的帮助下,死死的压制着他们罢了。


    这还不算,魏晨除了一直打压他们之外,还影响了这些人的大计。


    那便是秦国未来储君的人选。


    秦异人的楚妃也育有一子,便是成娇。


    所有的楚国外戚势力都希望成娇能够登上秦国的王位。


    甚至楚国的君王也希望这个有着楚国血脉的王子最终能够成为秦国的国君。


    可是在魏晨的强势力挺之下,嬴政没有丝毫阻碍的便成为了秦国太子。


    魏晨不仅在打压现在的他们,甚至断了他们未来的路。


    可以说这些楚国外戚势力,对于魏晨可谓是恨之入骨,若不是打不过的话他们早就将他除之而后快。


    碍于魏晨如日中天的声望,这些人本来以为要被对方一直压在脚下不得喘息。


    不曾想机会突然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魏晨四处出击的行为让五国联合起来进攻秦国,打的秦国军队退回了函谷关。


    在华阳太后与其弟弟阳泉君看来,秦国在五国联军的攻打下一定会大败。


    说不得这函谷关也随时可能传来失守的消息。


    此时不正是对付魏晨的好时候吗.....


    若是可以勾起秦王的不满与怀疑,甚至一口气将魏晨与他的家族置于死地也未尝不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