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瞪大了眼睛反复确认是不是自己看错了。
在确认这正是泾阳君的头颅之后,范雎仿佛失去了最后支撑着他的力气,整个人瘫倒在了地面之上。
范雎知道他完了,他的生命彻底进入了倒计时。
突然一股尿骚味从范雎的瘫坐的位置传了出来。
联想到自己即将面对死亡,这位此前还意气风发处死了白起的秦国丞相居然吓尿了。
若说范雎是一脸的恐惧之色,那赵姬便是满脸狂喜。
这魏晨不仅带兵打仗厉害,自己个人也是勇武过人,就连他的儿子也是如此能征善战。
若是魏晨能够倾尽全力帮助自己母子,那自己何愁无法立足。
此时在她的心中对于魏晨以及魏氏家族的比重彻底超过了吕不韦。
赵姬一脸喜悦的同时也在心中不断地盘算着,如何能够将他们母子与魏晨代表的魏氏彻底绑在一起。
想了想赵姬看向了自己怀中的嬴政,赵姬轻启朱唇:
“政儿,你喜欢魏将军吗?”
嬴政此时正满脸崇拜的看着魏晨与自己的“大哥”魏平,幻想着自己若是也能像他们一样傲万军之中纵横无敌就好了。
听到母亲的问话,他头也没抬便不假思索的回答:
“喜欢,有魏将军在,政儿到了哪里都不害怕了。”
“好,那你听娘的,现在就去拜魏晨为师,立刻去。”赵姬听到嬴政的话,立刻趁热打铁,催促嬴政去拜师。
听到母亲的话,少年心性的嬴政立刻跳下马车,快步跑到了魏晨的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武宁君,政儿仰慕您许久了,请武宁君收政儿为徒。”
看着自己收的小弟要拜自己父亲为师,魏平咧嘴笑了出来。
“你小子倒是挺有眼光。”
收徒嬴政对于魏晨乃施行攻灭六国,建立千年世家的计划有着极大的助益。
有了这位千古一帝帝师的头衔,他魏晨可以名正言顺的统合整个秦国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务。
不过魏晨并没有急着答应嬴政,而是看着对方,语气考究的问出了一个问题:
“政儿,若想要拜我为师,需记得,统一六国并不够,将来为大秦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才是你最终的目标。
你有信心能够做到吗?”
嬴政呆呆的看着魏晨,他只不过是仰慕魏晨,想要拜对方为师罢了,怎么就扯到了什么统一六国,开疆拓土上了。
不远处马车上的赵姬在听到魏晨的话之后,心里顿时就激动了起来。
嬴政还小听不出对方的意思,但是他可是听得懂。
什么人需要统一六国,什么人需要开疆拓土,那一定是大秦未来的王啊。
魏晨如此问自己的政儿不就是表明了以后会支持他成为秦国的王吗。
这魏晨实力绝伦,他的后辈也是泛泛之辈,现在他更是挫败了一扬政变,并且生擒了丞相。
有了如此猛人的保驾护航,那政儿和自己还不是一飞冲天?
不敢出声的赵姬只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呐喊,快点回答能做到,能做到。
嬴政听着魏晨的问题,在一番仔细思考之后,才伸出小手伸向对方,一脸认真的回答着:
“虽然听起来便充满了挑战性,但是政儿愿意去努力做到,师傅你会帮我吗?”
魏晨的大手缓缓的握住了嬴政伸过来的小手,他轻声说着:
“只要你还需要,我会一直帮你。”
此时不远处站着的吕不韦则是一脸的阴霾。
自己多年布局,自以为奇货可居。
现在没想到其中一颗果实被魏晨给夺了去。
想到对方的实力,以及在数次与赵国大战之中表现出的智谋。
吕不韦的心里就不自觉的蒙上了一层阴影。
自己真的还能够成为预期之中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吗?
心里有预感可能一辈子都要被魏晨压制的吕不韦,深深的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他怕自己眼中的不甘魏晨发现。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因为被范雎封锁消息,才知道有人造反的秦王嬴稷才派人来到大街上。
这次的政变实在是太过突然,若遭遇的不是魏晨,想必换了一个人,这咸阳早就被对方占了。
秦王亲信在了解清楚来龙去脉之后,便赶紧回到宫中,向着正焦急等待消息的嬴稷汇报。
了解了事情经过的嬴稷立刻除了愤怒于范雎的背叛之外,便是感激魏晨救了自己的性命。
那泾阳君有了范雎的帮助,可以说这次政变成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若不是魏晨与魏氏子弟够猛,恐怕等到泾阳君进了咸阳之后,自己的死期便不远了。
秦王嬴稷赶紧又再度派人将魏晨请到王宫之中,准备设宴好好款待对方一番。
在宦官带着魏晨一行进入王宫之后,奎恩满脸笑意的秦王,魏晨的脸色并不好看。
他将一直被他提着的范雎一把扔在地上,直视着嬴稷开口问着对方。
“敢问大王,武安君犯了什么罪?为何要赐死?”
听到魏晨的话,嬴稷本来充满笑容的脸色顿时一僵。
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来。
而瘫在地上的范雎则是来了精神,死灰的脸上恢复了一丝神采。
他深知自己此次犯下大错,能够救自己的只有秦王。
眼看着秦王不知如何是好,范雎先一步开口:
“白起密谋造反,他本就应该被杀死。”
魏晨看着插嘴的范雎脸上闪过一丝冷笑:
“白起要造反?他可有调动军队?还是有与敌国的书信?或者其他造反的证据?”
此时还堆坐在地上的范雎被魏晨一连串的质问问的说不出话来,半天憋出来一句:
“莫须有,只要白起有造反的实力便是不行。”
魏晨:
“莫须有,好一个莫须有,你身为大秦丞相竟然如此构陷忠良,你的舌头留着也是个祸害干脆别要了。”
说着魏晨拔出腰间佩剑,剑光一闪而过,一截软趴趴的舌头便从范雎的嘴中分离。
剧烈的惨叫从范雎的口中发出,鲜血瞬间便洒满了大殿之上。
无视范雎的惨叫声,魏晨之时双手将宝剑往前一递:
“大王,武安君为国征战,立下无数功勋,但是现如今却因为一个莫须有而死于非命,其家人更是身陷囹圄。
今日我魏晨破联军灭赵国,是否也具备了范雎所说有了造反的实力?既如此,请大王将魏晨赐死!”
秦王嬴稷看着下方为白起慷慨直言的魏晨一时间脸色动容,此时的他也是十分后悔自己所下的决定。
特别是在有造反实力而从容赴死的白起,与自己信任有加,却是担心受到惩罚,而失去权势,便勾结他人造反的范雎对比之下。
嬴稷更是悔恨自己听信谗言的冲动行为让大秦失去了一根支柱。
幸好苍天对他秦国不薄,在失去一根支柱后,又给他秦国降生了一根更强的支柱。
他嬴稷又怎么会再去伤害他呢?
斟酌一番之后,嬴稷对着魏晨真诚说道:
“武安君之事,是寡人错了。寡人会下旨为武安君平反,并善待他的家人。
魏爱卿你乃王族分支,又是我秦国栋梁,寡人如何会让同样的错误范第二次,快快将兵器收起来吧。”
听着嬴稷承认自己错了,并对魏晨软语相求。
站在他旁边的宦官不由得惊讶的抬起头看了自己侍奉了几十年的大王一眼。
然后快速的低下头去眼观鼻鼻观心。
不过在他的心里却是一阵惊涛骇浪。
看来所有人都低估了魏晨在大王心中的地位。
白起之死,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对方忤逆了大王的意思。
现在魏晨不仅当面责问大王,更是以死逼大王给个说法。
没想到大王不仅没有怪罪对方的意思,还主动认错给白起平反。
宦官心里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跟魏晨打好关系才是。
听到嬴稷的话,魏晨收起宝剑,对着嬴稷行了一礼。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今日如此行为,实在是有着必须性。
一方面白起对于自己有着提携之恩,他就这样死去,自己无论如何都应该要一个说法。
另一方面他也必须早早将事情摊开,若是不然,以后自己的功勋越来越多,难保嬴稷不会也对他产生他有造反的实力的想法。
魏晨达成目的便退了出去。
今日魏晨当庭质问秦王的话语被记录秦王起居注的宦官一字不差的记录了下来。
【史记,白起列传】
“时,武安君白起,因奸相诬陷削职为民,殁于宅邸。
满朝文武无人敢言,唯玉皇破反贼之兵,擒通敌之相。
当庭责问武安君何罪之有,范雎言:莫须有!玉皇怒,斩其舌以惩之。
玉皇责秦王,秦王悔,白起之冤遂得平。”
后世太史公在翻阅到这段资料之时不禁蔚然感叹:
“当时玉皇的地位并不稳固,但是他仍然愿意为了曾经对自己有着提携之恩的白起当庭责问帝王。
实可谓忠义楷模也!”
魏晨离去之后,大殿上徒留下还在不断哀嚎的范雎。
嬴稷看着对方一脸怒意,将所有的怒气都撒在了这个背叛自己的人身上:
"把舌头捡起来,我叫你把舌头捡起来。”
不过已经被疼痛侵蚀了大脑的范雎哪里还听的到嬴稷说什么,只是一味的哀嚎。
听着烦躁的嬴稷想召来了两名武士将范雎拖了下去,挥挥手间便彻底对范雎的一生做了谢幕。
两日后范雎暴毙而亡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而随着范雎暴毙一同传出的还有魏晨正式被册封为丞相并受封武信侯的消息。
(还请各位读者老爷,动动发财的小手,给西瓜刷刷免费的小礼物,催更,好评,支持一下西瓜,一个人追梦真的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