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1章 被资本家小姐利用到死的一家人1

作者:达芬奇很渊渟岳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她这回成了知青的的女儿曲知秋。


    她母亲白立欣,是名知青。


    在六六年的时候,下乡到北省裕县梨树乡梨树大队。


    到了大队不久,就在山上拾柴的时候崴了脚,求助正要上山的大队会计的儿子曲志勇的帮助。


    她说她走不了路了。


    于是,农村的小伙子除了学校读书外就是在大队和同龄人玩耍,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城里知青的小把戏。


    所以,在白立欣知青的暗示下,曲志勇就背着白知青,把她送回了知青点。


    很轻易的,曲志勇就被白知青给算计了。


    随后大队就出了谣言,说曲志勇和白知青关系不清不楚。


    有人看见他们背背抱抱、打情骂俏的。


    而曲志勇一家觉得,只要他们不理睬就可以,毕竟那时候知青才下乡一两批,不知道政策的农村人都觉得他们知青在农村待不长。


    一般情况下都是农村的想方设法想娶城里媳妇,还没有城里知青想嫁农村的呢。


    所以,都没有怀疑这是人家白知青的算计而放出的流言。


    毕竟那白知青一看就不是差钱的主。


    而且,也不存在活计太累所以找农村人嫁了以逃避劳动。


    因为那时候是人多地少,平时的活计村里人都能干得过来,就是春播秋收最累的时候,他们村里人全力以赴也能应付得了秋收。


    而知青们,队里早就知会他们了,没有人头粮,自己干多少活吃多少米,不够了自己想办法。


    结果谣言越演越烈,最后的最后,曲志勇不得不放弃对自己有好感的同班同学,娶了白立欣知青。


    婚后好几年,曲家人都以为白知青不能生孩子的时候,白知青终于怀孕了。


    几个月后终于生下了命大的好几次‘遇险’都没掉的孩子,也就是曲知秋。


    其实,白立欣是城里人,每次都算计安全期才不得不跟曲志勇同房。


    就是为了避免生孩子。


    那几次所谓的遇险,比如滚下山坡、掉了水里,再就是白立欣背着人不断地蹦跳,都是为了让自己流产。


    但都没成功。


    所以,生下了曲知秋后,白立欣就一次奶都没喂。她就说是没奶。


    还谎称她母亲就没有奶,遗传。


    所以,曲知秋就喝百家奶长大。


    可以说,曲知秋从出生开始,白立欣就没有喂过一次奶,没抱过一次,洗过一次尿布。


    当然,她故意对婆家人说,盼了好几年却生了一个丫头片子。


    把重男轻女那一套摆出来,大家也就信了。


    私下里大家都说,还以为大城市的人不重男轻女呢,这还不如他们农村人。


    大东北人可很少有重男轻女的,甚至隐隐的,几乎超过半数的家庭,都是女人说了算,女人的家庭地位高过男人。


    但是,就这样不重视女儿的白立欣,在看到婆婆公公还有曲志勇都非常喜欢小女孩的时候,她还有点不痛快。


    所以,在看到婆婆都叫小女孩妮妮的时候,大名她却给起了,叫曲知秋。


    当时曲志勇就不同意。


    说‘知秋’的‘知’和他的名字‘志勇’的‘志’音同,不细听的话,还以为是同辈人呢。


    可是,白立欣却非常坚持。


    还说什么‘志’和‘知’不同音,就算同音,也不是一个字不是一个意思,有什么关系。


    没办法,曲志勇只好由着她了。


    曲志勇也隐隐感到白立欣对他的那种排斥,而且婚后好几年,从没有一次对他真心笑过。


    就是对待女儿,也就斜眼看一看。


    如果身边没有人,孩子哭的时候,她就像没听到一样,自顾自看着自己的书。


    但结婚了有什么办法,对付着将就着过呗。


    就这样,很快就到了七六年。


    白家平反了。


    到了这时候曲家、曲家大队的人才知道,白家是大资本家出身。


    白立欣的爷爷、父亲、叔伯们,还有她的亲哥堂哥等,都在军、政、商等各界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


    当时六六年的时候,提前知道了有人要对付他们家。


    所以,老谋深算的白爷爷就开了家庭大会,可以说是拿着地图找位置。


    他们尽量把女儿都安置在东北农村。


    那里一年能有半年是歇着的,最关键的也是他们看中了东北对女人的包容性。


    而且,老狐狸白爷爷根据局势等方方面面,推断出这样的乱象不是三五年就能结束的。


    所以,白家三代人开始分流各地。


    除了在部队服役的以外,基本上未婚的都当知青下去各地农村,已婚的就到基层工作。


    白立欣就到了他们曲家所在的梨树大队了。


    而因为年龄的关系,白爷爷指示她们在农村成家。


    但不能要孩子。


    那样的话回城的时候麻烦。


    并且他们还分析要找的那类人作为过渡的成家对象、还有怎样应付婆家等。


    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无论是干的活计多少还是不生孩子男方能不能接受,无外乎就一个办法,用钱砸。


    当然,曲家不需要白立欣用钱砸。


    不说她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开始没生孩子的时候,也就是家里人说说应该去医院看看有病早点治而已。


    所以,曲知秋这个意外就非常令白立欣讨厌了。


    这样的‘污点’,在白家平反后,准备回城的白立欣自然不能带着了。


    何况,白立欣根本就没跟曲志勇领证。


    这可不是曲志勇不想领,而是白立欣一推再推,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这不,现在省事了,白立欣只拿了介绍信和一个随身的斜挎包,和曲志勇连离婚都没说,直接说的分手,潇洒地走了。


    曲志勇甚至都不知道白立欣的娘家是在京城还是海市。


    俩人离婚,好多年过去了。


    曲知秋也渐渐地长大了。


    结果,就在曲知秋准备相看对象的这一年,从来没有音信的白立欣来了。


    她一来都不废话,直说要带走曲知秋。


    白立欣说在大城市,给曲知秋找到了好工作,等工作后再找个好婆家。


    如果在这农村,一辈子也没什么出息。


    甚至为了能顺利打消曲志勇的疑虑而尽快带走曲知秋,还谎称就是为了联姻而让曲知秋回去的。


    她说,她自己、她的家人兄弟姐妹,哪一个不是联姻?


    都是两家旗鼓相当门当户对,为了利益结合在一起,生个孩子作为继承人。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这样就能一生都在食物链的最高端,享受着荣华富贵。


    这话一出,曲志勇就无话可说了。


    但曲知秋不同意。


    她坚决不和白立欣走。


    为此,白立欣没有了当年在这里那高高在上的模样,对着曲知秋嘘寒问暖,说了很多当年自己的不得已,又说了很多如何如何想念她这个女儿等等。


    反正那两天,白立欣就像换了一个人,曲志勇也没看出来白立欣的一点不情愿。


    就这样,曲知秋内心深处也向往那繁华的在电视里看到的五光十色的大城市,加上接自己走的是亲妈,再不喜欢自己,最多冷脸而已,总不会会害自己的。


    再说了,就算自己不喜欢了,大不了回来就是。


    所以就随着亲妈去了。


    当然,她私下里也和父亲说好了,每次都不会超过半年就会给父亲打电话报平安。


    可就是这个约定让后来的曲知秋万分后悔。


    她除了下火车给父亲电话报平安之外,在随后的日子里被囚禁起来,没有给父亲打一个电话。


    父亲就根据当时那个电话的地址找了过去。


    就这样,父亲、后妈和弟弟相继到那里找人,都把自己的命搭了进去。


    还有后来被连累的大伯二伯。


    哦,曲知秋的家庭成员是,村会计的爷爷和奶奶,父亲是兄弟三人。


    大伯曲志明,二伯曲志立,父亲行三曲志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