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多那个嘴干什么,人家都让起来,这一节都要过去了。
果然,华妃一听,立刻抓住把柄:“哦?沈贵人这小嘴还挺会说的。
可是,这‘国色天香’不是形容皇后的词吗?”
沈眉庄卡壳了,傻眼了,结巴了,安陵容都替她尴尬,尴尬得暗地里脚指头直扣地。
还有,你奉承就奉承你的,为什么要来个‘等’字代表自己啊?
新人里能代表新人用‘等’字说话的,只有富察贵人。
所以,还是甄嬛出声,用明月光辉、明珠璀璨等把事情给圆了回去。
其实,安陵容怀疑,沈眉庄后来那样恨华妃,应该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她父亲沈自山是山东的军队地方长官,可以说,沈家在山东就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她外祖家也是京城的京官。
沈眉庄那也是在众人的奉承中长大。
她也就被人给捧得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她自己有几斤几两了。
所以,她进宫后,才时时刻刻端着一副大家主母的做派,睥睨着后宫她眼中的这些靠色相吃饭的妃嫔们。
她觉得只有从小了解的聪明的甄嬛才配得上她高贵的身份满身的才华。
像华妃这样不通诗书的人,除了靠她哥哥加上以色侍人外,一无是处。
她那样的家世,对后宫众人的底细怎么会不打听?
所以,见面第一次想给华妃个好印象,也许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放下架子拍马屁,结果、、、
造了个没脸。
人家华妃压根就没看上她,当众就给了她没脸。
所以,沈眉庄怎能不记恨?
话说回来。
华妃也注意到了甄嬛,但还是没看出甄嬛的站位有问题。
这都是瞎子吗?
看来还要自己想办法。
自己身边站着的是方佳淳意。
于是,等他们三个人站起来,转过身给下一位行礼时,安陵容利用木系异能绊了一下旁边的方佳淳意。
反正她是皇后的人,年岁又小不侍寝,还得罪不上华妃。
方佳淳意一个趔趄,差一点摔倒。
于是,站在她身后的安陵容急忙扶住了她。
众人也看见了,但都没说什么。
安陵容借此机会,侧身扶方佳淳意的时候,就站在了方佳淳意的左侧。
差一点摔了的方佳淳意没注意到,感激地对着安陵容笑了一下,然后就开始给齐妃行礼。
齐妃并没有难为他们这些人。
她立刻就叫了起。
大家站了起来,又开始准备转身给敬嫔行礼。
就是这时候了。
安陵容故意弄出很大动静,她好像是吓着了似得,对着方佳淳意说:“方佳常在,对不住,我站错位置了。”
她的声音有点小,但大家都能听到那么一两个字。
然后,安陵容很夸张地大步走到一旁,给方佳淳意让地方,让她到自己的左侧来。
这时候,她们俩人的动静就惊动了华妃等人。
华妃立刻呵斥:“后面你们俩人怎么回事?这什么地方,由得你们搞小动作?放肆!”
安陵容一缩脖子,低头不敢说话。
当然了,安陵容是个答应。
而方佳淳意却是常在。
回话自然是她的事了,自己一个答应不能越过常在回话不是。
方佳淳意别看十四岁,可心眼子却不好,但脑瓜子足够灵活。
也不知道她是否是看出来什么了。
所以,也借此机会出列,对着华妃行礼说到:“回华妃娘娘,刚才嫔妾差一点摔倒,是悦答应扶住了嫔妾。
所以,匆忙间我们就站错了位置。
她站在了我的左侧。
刚才,我们又把位置调了过来。请娘娘恕罪。”
安陵容也急忙出来说:“是嫔妾的不是。
嫔妾一个答应,却站在了方佳常在的左侧,我应该站在右侧才对。”
收罢,也给华妃行了一礼。
这回,华妃的脑子想了几息时间,才明白这两个人说的是什么意思。
站位问题,一向是以左为尊。
他们最后一排,应该常在站在左侧,答应站在右侧。
华妃明白了,那丽嫔糊里糊涂,但曹贵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甄嬛和沈眉庄。
他们可是站在第一排啊,富察贵人站在她们后面。
而且,第一排,还是甄嬛站左侧,新人中的第一位。
呵呵,很快,信息就传到了华妃耳朵里。
华妃、、、这还了得!
于是,华妃一拍扶手,大声喝到:“沈贵人,莞常在,你们俩人怎么回事?
你们一个汉军旗贵人,一个常在,怎么站在第一排,站在了富察贵人前面?你们是怎么学的规矩?”
沈眉庄傻眼了,甄嬛也紧张了。
她们错了。
于是,慢了一步的沈眉庄,紧随着甄嬛给皇后跪下了。
甄嬛:“皇后娘娘,嫔妾今天第一天入宫,对宫规不是特别熟悉,所以不小心站错了位置,请皇后娘娘恕罪。”
而随后的沈眉庄的声音也出来了,她是说‘请皇后娘娘责罚’。
听甄嬛请求恕罪,沈眉庄停顿了一下,又改口说‘请皇后娘娘恕罪’。
所以,从这里就能看得出甄嬛和沈眉庄的个性。
出事了,甄嬛首先想表达的是自己不熟悉宫规请求免罪。
而沈眉庄的则是表示自己知道宫规知道错了接受责罚。
华妃怎么可能依呢。
好不容易抓到了两人的把柄,还是这样明晃晃的。
华妃:“进宫第一天?难道教养嬷嬷没教过你们吗?
同等位份的人,满军旗站在汉军旗前面。
还有,莞常在,你一个常在,怎么能站在所有你新人最前面,要知道你前面还有三个贵人呢。”
甄嬛只是一再强调进宫第一天不熟悉宫规。
华妃被丽嫔咬耳朵,当然,是曹贵人先咬丽嫔耳朵的。
华妃:“莞常在,你还是真能狡辩啊。
不说教养嬷嬷是否教过你们,就算是没教,可你们都是大家闺秀,
难不成你们不知道,在一些重要扬合,职务高的站在职务低的人前面吗?
不说别的,就你们甄家,难不成重要扬合,通房丫头站在姨娘前面不成?姨娘站在当家主母前面?
这是谁教不教、这是自己懂不懂的吗?你再狡辩也没用。”
甄嬛说不出话了。
这是基本的常识,她的确错了。
于是,她只好求皇后恕罪,并不求皇后责罚。
然后,华妃就一下子狮子大开口,要罚俩人禁足三个月,抄宫规百遍。
皇后既要做好人,又希望甄嬛能压压华妃的气焰。
所以,皇后就说罚重了。
到后来,根本就没有沈眉庄和甄嬛的事了。
两人跪在那里,由着华妃和皇后俩人唇枪舌剑,开始就着怎样惩罚俩人争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