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七章 得让上司出风头,才能显得上司有用!

作者:针尖上的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们俩互相看了看,心下一横,就开口发表起意见。


    他们先是试探性的抛出几个问题观点。


    长公主坐正了身子认真倾听的动作给了他们勇气,于是他们就从最专业的角度开始分析东边的土质与气候。


    “殿下,现在已经是八月末,处于夏末秋初的季节,目前的粮食作物,只有荞麦适合耕种。”


    “荞麦?”


    沈清欢将脑海中从系统那里得来的玉米和土豆的种植指南看了一遍。


    “如果有一种粮食作物产量高还耐旱,但却不是咱们大乾常见的粮食。”


    “你们敢于尝试耕种吗?”


    户部的两位大人闻言顿时从凳子上站了起来,“殿下说的是真的?”


    “真的有高产耐旱的粮食?”


    “我、我们愿意试试……”


    但他们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就觉的自己的说法有些不妥。


    沈清欢看出了他们眼中的懊恼,好心的给了他们一个台阶。


    “据本宫所知,荞麦的生长周期很短,咱们是不是可以试试分区种植,大面积种植荞麦,新粮种只占一小部分。”


    “这样一来,就能双管齐下,既解决了百姓们的粮食问题,又能得到新粮种的产量。”


    两位户部的官员羞愧的低下头,连声称是。


    一边的许辰风却看出了同僚的异常。


    他知道,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他们跟那些好面子的上司奉承惯了。


    已经习惯事事让上司出头,这样才能显得上司有用。


    可他们现在面对的是不是需要拍须溜马的顶头上司,而是大乾的主宰人之一的长公主。


    “殿下,地下河那里的土地微臣已经勘探过了,至少有上千亩,但周围都是荒原,没有人居住。”


    “可以将百姓迁移到那里,方便种植粮食和生活。”


    “并且那地方离这里也不远,半天的路程。”


    户部的两位大人看到许辰风竟然就这么明晃晃的把该怎么做简单直接的就说了出来。


    他难道不会得罪长公主吗?


    许辰风余光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心中是怎么想的了。


    但是他丝毫不介意,他们觉得这样拐弯抹角的给殿下送功绩会得到殿下的感激。


    但上面坐着的可是大乾朝的长公主!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室公主!


    并且她身上的荣耀还需要别人为她铺路吗?


    光是西北百姓的那把万民伞就能给她镀上金光!


    听说长公主启程回京的时候,西北百姓跪地相送。


    那可是传闻中凶悍的西北悍民,往年去赈灾的官员不是死了就是残了。


    长公主去赈灾却让他们甘心跪地朝拜,那含金量,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


    他也是在了解了长公主的这些事情,才从当中明白了长公主的为人。


    难道他们在知道是跟着长公主出来做事,都没好好了解一下上官的办事作风吗?


    户部的两位大人正觉得长公主殿下会不高兴给许辰风穿小鞋的时候,长公主终于开口了。


    她点点头,“嗯,不错,这件事情就按许员外郎说的办。”


    “你们两个就跟着百姓们一起过去,方便指导百姓种植。”


    “对了,你们可不能因为你们是官员就武断的做决定,百姓当中有不少种地的老把式,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你们也要认真的考虑他们给出的意见。”


    “好了,先到这里,你们去做事吧。”


    两位户部的官员见长公主不仅没责怪许辰风还采纳了他的意见,瞬间对自己的处世方法感到了怀疑。


    他们在出了议事厅之后就拦住了许辰风。


    “许大人!许大人请留步。”


    许辰风大概知道他们想要问什么。


    “许大人,在下有疑惑想要找许大人帮忙解惑。”


    许辰风双手抱胸:“你们是想问殿下的事情吧?”


    两人赶紧朝着议事厅看了一眼,拉着许辰风和王廖杰就走了。


    屋内的沈清欢只是朝着窗外看了一眼,就又跟两位大臣说了起来。


    “朝廷的赈灾粮也已经不多了吧?”


    “还能坚持多久?”


    万御史思索了一下,“回禀殿下,若是还是目前这般一天一顿,大概还能坚持个十天左右。”


    “若是减半……”


    “不行,不能减半,这个时候减半容易引起恐慌不说,高温天气之下,百姓们的身体也会遭不住。”


    一天只喝一顿稀粥,就已经是极限了。


    若是再将粥稀释减半……


    “张家主手中的粮食也不多了,得赶紧想办法。”


    “百姓们还要开荒种地,吃不饱怎么有力气开荒。”


    万御史和高大人这下没了主意。


    就在这时,墨染走过来贴近沈清欢的耳边说了什么。


    “走,出去看看。”


    还没走到大门处就听见张家主在千恩万谢的说着什么。


    沈清欢几人走到大门口就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


    “张家主,这是……”


    张家主一听是沈清欢的声音,连忙走了过来。


    他脸上的泪痕让沈清欢诧异不已。


    “这是怎么了?”


    张家主的声音还带着哽咽,“殿下,这是,这是濮城府的百姓,他们不远万里的来给我们送粮食!”


    “殿下,您看看这都是濮城府百姓送来的,有粮食,有水,还有一些自家晒的菜干……”


    沈清欢这下也懵了。


    濮城府离这也得有一百多公里远,这个时代也没有汽车这种交通工具。


    两百多里地,他们就这么赶着驴车和牛车,有的还是需要人工拉的板车走了这么远来送粮食。


    百姓们因为距离远,听不到张家在说什么,见到沈清欢朝他们看过来,只是一味的朝她笑。


    脸上质朴的笑容让周围的官员们心中感到愧疚。


    这时的他们远离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好像找回了些做官的初心。


    “张家主,收下吧。”


    “是呀,是呀,我们都送来了,路上还遇到了抢粮食的暴民,我们人多这才没被抢。”


    “若是我们再拉回去,估计啥也不剩。”


    “对对对,那伙暴民还被我们收拾了,他们手里还有好些个孩子和女人,都被我们抢下来了。”


    “就是不小心将……”


    “狗剩!闭嘴!”


    来的都是些壮汉,他们是被选出来护送粮食的,大都是年轻人。


    只有那么一两个看起来年纪大些,应该是领队一般的人物。


    女人?孩子?


    沈清欢似乎知道了这些送粮的人做了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