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你的身上出现了神迹!”
“神迹?”
难道他们也能看见那些先祖的虚影?
“对,阿姐的身上发出一道金光,一闪而逝。”
“阿姐放心,今日的事情我会安排好,不会传出去。”
原来只是看到了金光。
那可能是虚影三最后的那一挥手所散发出来的。
回了宫,皇帝就召集了几位大臣到勤政殿。
大臣们一进门,就发现玺华长公主坐在一旁的软榻上悠闲的喝着茶。
他们慌得赶紧请安,“参见殿下,殿下千岁!”
“各位大人起来吧,今日找你们来是本宫的意思。”
几位大人低着头互相看了一眼。
怪不得没看见陛下。
沈清欢没跟他们绕来绕去,直接进入正题。
“借着这次中元节的机会,陛下打算减免税收。”
“你们先别急着反对,看看这个。”
户部尚书葛春堂从沈清欢的手中接过一沓厚厚的折子。
有了之前西北之行的基础,葛春堂对长公主的这份计划非常期待。
他双眼紧紧的盯着折子,接过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打开看了起来。
其他几位大臣见状有些怔愣,这葛春堂可是出了名的又抠又轴。
怎么这一次竟然没表现出反对的迹象?
还一脸期待?
“好啊!”
他们被葛春堂的一声“好”给拉回了神。
赶紧围到他的身前,凑近看那份折子。
“哎呀,葛大人,你倒是往下点放,我看不见啊……”
就这样,几位大人看后连连发出感叹。
葛大人左右看了看,露出一脸自豪的表情。
他当然知道自己抠,但是那是国库空虚的时候。
现在的国库可是富得流油,减税是造福百姓的事情,他又不是贪官,自是也想为百姓们争取一些福利的。
但从这份折子里,他还是看出了问题。
“殿下,东南沿海的税收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沈清欢笑了,不愧是能坐上户部尚书的人,眼光就是毒辣。
她的计划中列的非常详细,但若是综合起来看,东南沿海的总税收高于其他地区。
“没错,葛大人是真的将本宫的计划看进去了。”
“其他几位大人有没有什么其他问题?”
其他几位大人其实都是沈清欢叫来辅助户部工作的。
他们头都没抬,边看边摇头,“没有没有,一切按照殿下的决定来。”
能写出这么详细的税收计划和实际操作步骤,可见殿下对税收这方面早就动心思了。
有这份计划在前,他们倒也不担心出问题。
她看向葛春堂,“葛大人,若是本宫说东南沿海地区其实是一块宝地,你怎么看?”
“宝地?”
葛春堂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里气候潮湿,临近大海,土质上也是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倒是盛产腥臭之物,殿下为何说那里是块宝地?”
“那若是本宫说,东南地区一年能种三次稻米,海产品也终会成为大众所喜的新鲜食材,各位大人又怎么看?”
“哦,对了,本宫这次的东南之行还发现了许多商机,各位大人,本宫可能成为大乾的头号缴税大户呢。”
几位大人看着沈清欢脸上势在必得的从容感,面面相觑。
葛春堂是一点也不怀疑长公主成为纳税大户这话的。
但一年三季稻米?
海产品,就那些腥臭腥臭的海货能在大乾各地流通?
他可是知道那些海货不好存放,特别是夏天,若是不放冰,一天就全臭了……
若是放冰,那得用多少冰啊,成本也太大了。
再去了运输费用,人工费用,还剩下什么?
他将问题直接罗列出来,沈清欢却只是神秘一笑。
“葛大人就等着瞧好吧。”
沈清欢还在东南的时候就布局了,如今管理这一切的就是张雪霏。
那个西北县令之女。
沈清欢发现她对经商之道非常的敏感,也非常的有天赋。
她只是提点了她几次,她就能领悟的非常透彻。
目前公主府的产业,大部分都是她在管理经营。
沈清欢也没想到一个官员之女,却对经商这么有天赋。
在这古代“士农工商”排位之下。
一个官员之女要顶着多大的压力才能努力做自己喜欢的经商这种抛头露面之事。
会被人说成是异类。
不过,她沈清欢就是这世道最大的异类,但终将会带着天下女子成为这世道的主流!
萧家。
“三哥!你说的是真的吗?”
“我骗你干什么,是殿下亲口说的。”
“戌时,殿下会在海味斋观灯,若是……”
“去去去,我去我去!”萧语嫣手舞足蹈,扑进萧老夫人的怀里一顿乱蹭。
“祖母~我好开心啊!”
萧老夫人却暗自叹息,自己这孙女一直都孤独的很。
长这么大,身边也只剩永嘉伯爵府的三小姐这么一个朋友。
那还不是个省油的灯,心思很多的一个小姑娘。
但只要没害过嫣儿,她也能接受。
她就这么一个孙女,萧家又是这么一个经济紧张的情况。
也实在是委屈了她。
若是能跟在玺华长公主身边,那也能学些识人的本事,长些见识。
她之前很少见到长公主,那天晚上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长公主。
她就知道传言不可信。
“那还不谢谢你三哥。”
若不是因为自己这大孙子,长公主殿下又如何能对自家孙女另眼相看?
“谢谢三哥!”萧语嫣红着脸,小声的道谢。
她也没想到三哥竟然真的跟长公主殿下提过自己。
“三哥,我可以带着我的小姐妹一起去吗?”
萧老夫人看了一眼怀里的孙女,她就知道她定会这么说。
“当然可以,殿下怕你不自在,还嘱咐让你带几个小姐妹一起。”
“不过你们去的时候多带些护卫,最近京城有官员之女丢失,你们要多加小心。”
“三哥放心,我可是将军之女,还是有些功夫傍身的。”
看着妹妹一脸骄傲的样子,墨染神情变得柔和了不少。
“阿蛮,你快去给蓉儿送信,快去。”
“是,小姐。”阿蛮瓮声瓮气的应道。
“嫣儿这丫鬟,似乎不简单?”
“这是爹爹给我选的贴身丫鬟,她四岁就在我身边了。”
“阿蛮很听话,就是挺能吃的,但是力气超大。”
墨染看着阿蛮走路的姿势点点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