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参刚才请命审判萧将军的大人们,有一个算一个,结党营私,谋害忠臣,贪墨军饷,简直十恶不赦!”
“还望陛下圣裁。”
“冤枉!陛下冤枉!”
皇帝掏了掏耳朵,“朕不冤枉。”
正拼命喊冤的大臣:额……
都给他整不会了。
“冤枉啊,陛下,长公主含血喷人,她有什么证据证明我们结党营私贪墨军饷?”
“是啊!陛下!老臣为我朝尽忠二十载,不是长公主空口白牙就能污蔑的!”
“长公主这般危言耸听,胡乱给忠臣戴帽子,这才是真的谋害忠臣啊!陛下!”
皇帝没有接茬,他知道阿姐不会平白无故的说这些话,他就静静的坐在那看着下面这些哭起来五花八门的老臣。
沈清欢双手抱胸,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们表演。
等着哭声渐停,她才开口。
“哭啊,叫啊,怎么不哭了?是因为老了精力不济,持续力不长了?”
满朝文武:……
看热闹的三公主:秒懂了怎么办?真的不想当秒懂姐。
“你们说本宫冤枉你们了,说本宫空口白牙,没有证据。”
“你们觉得本宫这般做,是为什么?”
“嗯?”
她环顾四周,每一个跟她对上眼的大臣都拼命的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三公主看的都怕他们这群老东西把头摇下来。
“这都是各位股肱之臣教的好啊!本宫天资不高,只是学了点皮毛。”
“不像你们,天资卓越无师自通。”
“你们滋着口大白牙就能随意诬陷忠臣良将吃空饷,怎么,人家抛家舍业的远赴边疆为国尽忠。”
“护着你们这群好吃懒做倚老卖老的朝廷蠹虫,免去当亡国奴悲惨死去。”
“你们倒好,欺负人家在朝堂之上没有嘴替是吧?”
说到这里沈清欢不禁想起外祖崔家也是这般,常年驻守边疆,与妻子儿女常年不得见。
表哥们更是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
留在京城的妇孺还要受这群蠹虫家眷的欺辱,背后更是以此为饭后笑料,来满足他们那恶心的自豪感。
她心中更气了怎么办?
那就杀几个老贼出出气吧!
“好好好!”
看着长公主一脸带着冰碴的笑意,满朝的大臣不禁缩着脖子打了个冷战。
“来人,备纸笔!”
很快几个小太监就端着笔墨纸砚和一张桌子就来到殿内。
沈清欢瞥了一眼四周的大臣,冷哼一声,就开始下笔。
时间在沈清欢的笔尖上游走,那几位大臣的衣襟都被汗水湿透了。
最折磨人的不是最后的定罪,而是此刻等待判决的过程。
他们都还记得上次玺华长公主只是说了几句,皇帝就派人去查那王文忠,竟然没有一项是冤枉的。
此刻长公主竟然要长篇大论的写下来,可见她对朝臣们的罪证都了如指掌。
这是多可怕的掌控力啊!
沈清欢停笔的那一刻,大殿内的大臣们都屏住了呼吸。
她看向皇帝,皇帝秒懂。
“来人,去查!”
看着下面还有几个心存侥幸的大臣,佯装笑意的说着自己没什么可查的,尽管去查。
皇帝眼中兴奋之色更浓了。
笑吧,笑吧。
过一会就送你们下去到你们家祖宗跟前报到,看你们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兴奋过后他也开始反思,阿姐什么时候有了这么隐秘且强大的信息收集势力?
简直是无孔不入,大臣们的秘密阿姐是不是全都知道?
那他以后怎么办?
他可是答应过阿姐要让她肆意的生活。
如今自己这么菜,事事还要阿姐出面解决。
阿姐有那么强的后盾,他以后在阿姐面前还有什么用处?
此刻起,才十六岁的皇帝开启了疯狂内卷的模式。
为以后成为千古一帝埋下了种子。
正当某些大臣已经两股战战的时候,去调查的人回来了。
皇帝看了证据之后,愤怒的将折子砸在了御案上!
那几个大臣瞬间就瘫倒在地。
就见那满桌子的证据,画押口供,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全都到手。
在铁证面前,他们这才辩无可辩。
沈清欢看着满脸颓意的大臣,笑道:“本宫的证据在这里了,各位,你们的证据呢?”
杀人诛心啊……
在等待证据的时候,沈清欢已经把后续的官员调动整理出来了。
她已经让系统查过这些大臣下属官员的背景,提拔了一批被埋没的人才。
刚才已经递给了皇帝。
这些大臣犯得罪,死个一百遍都便宜他们了。
前去抄家的士兵在几个官员家里救出许多良家女子,甚至有的还不足十岁!
皇帝一怒之下砍了六个朝中大臣,以及他们底下跟着狼狈为奸的相关官员,抄家抄出来的金银财宝个个堪比国库!有的甚至比国库还充盈!
这还不算那些名人字画,古玩瓷器。
一时间满朝文武风声鹤唳。
沈清欢知道后就说了一句,“这下萧将军的军饷这不就有了?”
这句话成了朝中大臣里心中有鬼之人的噩梦。
午夜梦回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失眠?
继前一天的金銮殿上血流成河之后。
第二天的早朝就安静了许多。
各位大臣也开始非常客观的商议起萧将军此次的求援。
不带任何私情的讨论着萧将军军报折子里对局势的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确实需要尽快支援。
更难得的是,严凌苍竟然拖着还未痊愈的身体来上朝了。
魏首辅的身体也在一夜之间痊愈了。
他们怕他们再不来,他们一派的官员就要死绝了。
昨天被砍的官员全都是严、魏两两派的人。
一个太后和皇帝的人都没有。
他们哪能还在床上躺得住?
严凌苍想到昨晚魏婉婉给他的消息。
若是消息是真的,那他失去的那些也就不算什么了。
沈清欢见严凌苍那迫切想要带伤去支援东南部的行为,让她不禁想起了书里的一个剧情。
书中魏婉婉告诉严凌苍东南部有倭国的探子在搅弄风云,他们潜伏十几年就是为了这次的起义。
萧将军中了敌人的圈套,带着萧家军的主力被敌人全歼,无一生还。
萧家军至此分散瓦解,从此销声匿迹再无萧家军。
而严凌苍此去没有及时增援,而是带人去找了魏婉婉所说的,倭国藏在那里的宝藏。
等到他去支援时,萧家军主力已经全军覆灭。
起义军也已经十不存一,被萧家军消耗掉大半。
严凌苍到达战扬后不费吹灰之力直接一举歼灭起义军,捡了个大漏。
回京之后财名双收,受万民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