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8章 目前发现多少件赝品

作者:小沧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一早。


    汤乔允雷厉风行的开始排查所有文物。


    她带着由七位资深专家和鉴定师组成的团队,先去了王馆长负责的一号分馆。


    王馆长全程陪同,态度坦荡,主动打开所有库房和展柜,任由专家们细致查验。


    从商周青铜器到明清书画,每件藏品都核对编号、比对防伪印记、用专业仪器检测材质年份。


    整整三个小时过去。


    专家团给出结论:“汤总,王馆所有藏品均为真品,登记无误。”


    汤乔允松了口气,对王馆长点了点头:“辛苦王馆了。”


    王馆长擦了擦汗,笑道:“应该的,汤总做事严谨,我们都该学习。”


    离开一号馆。


    她立刻又带着团队,前往李馆长负责的二号分馆。


    刚进库房盘查。


    领头的老专家就皱起了眉,拿起一件明代青花梅瓶,指尖敲了敲瓶身:“这胎质不对,声音发闷,不像是宣德年间的高岭土。”


    另一位专家接过便携式光谱仪,对着瓶口检测片刻,脸色凝重:“汤总,这是现代仿品,胎土里的钴料成分和古瓷完全不符。”


    汤乔允的心沉了下去。


    她走到一排展柜前,亲自拿起一件清代翡翠摆件鉴定。


    触手的温润感,比记忆中差了几分,底座的暗记也模糊不清。


    尽管假货已经做的极其逼真,但她还是识别出来了。


    “这件也是假的。”


    专家也仔细鉴定了一番,“是假的。”


    “仿得很像,但翡翠的棉絮分布太刻意,是人工做旧的。”


    汤乔允手心发凉,心腔一阵阵发慌。


    这已经是第三件被替换掉的古董珍品。


    损失已经超五亿了。


    她不敢再想下去,这么多件藏品,哪怕只换掉几件,损失都是无比的惨痛。


    “继续排查,今天务必把所有的藏品都排查一遍。”


    “是,汤总。”


    专家组继续开始排查和鉴定。


    随着排查深入,问题越来越多。


    一件清代的和田玉手镯,被换成了青海料仿品。


    宋代的汝窑茶盏,换成了注浆胎的赝品。甚至连去年刚拍下的一件民国大师字画,都被掉包成了高仿复制品。


    统计下来,足足有八件珍品被替换,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汤总,二号馆发现了八件被替换掉的赝品。”


    汤乔允听了,天灵盖嗡嗡响,更气的浑身发凉。


    汤家家大业大,却只有她一个继承人。


    手底下的这些人,分明看她是个女人,觉得她好欺负好糊弄。


    加上她和宫北琛离婚了,这些人更加肆无忌惮了。


    “李馆长,你有什么要解释的吗?”


    李馆长在一旁面如死灰,双腿发软几乎站不住,嘴里反复念叨:“汤总,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汤乔允没理会他的辩解,冷声道:“把所有赝品标记封存,记录详细信息。”


    “先把李馆长和副馆长,以及二号馆的所有负责人控制起来。”


    “是,汤总。”


    安保团队立即行动,将七八个人全部控制起来了,“都乖乖配合,不要让我们采取非常手段。”


    汤乔允心急如焚,“马上排查3号馆。”


    “嗯嗯。”


    ……


    最后一站是张馆长的三号分馆。


    或许是知道同伙已经败露,这里的情况更糟。


    专家们刚打开主库房,就发现角落里堆着七八个空展盒,对应的藏品登记册上写着“借展未归”。


    但汤乔允清楚,从未有过相关借展记录。


    专家们继续在三号馆的库房里仔细排查。每一件藏品都经过了肉眼观察、材质检测、工艺比对等多道工序。


    汤乔允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他们的动作,心一直悬在嗓子眼。


    排查过半。


    一位负责瓷器鉴定的专家停在一个展柜前,眉头紧锁地拿起一件清代雍正时期的粉彩过墙梅纹碗。


    他先是对着光看了看釉色,又用指尖轻轻摩挲碗底的款识。


    反复几次后。


    他不确定的对身边的同事说:“老周,你来看看这个,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另一位专家老周接过碗,拿出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许久。


    而后,又用光谱仪检测了胎釉成分,沉吟片刻:“釉色太亮了,虽然仿得很像,但这光泽里少了点岁月沉淀的温润感。”


    “而且胎土里的铁含量,比真品低了0.3个百分点,这是现代仿品的特征。”


    “又是一件假货?”汤乔允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已经是三号馆发现的第三件被替换的藏品。


    工艺之逼真,连从业几十年的专家都要反复比对才能确认。


    “是的,汤总。”


    专家叹了口气,笃定的说:“这仿品用的是古法烧制,胎土也是特意找的老矿料,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差别。要不是仪器检测出成分差异,我们很可能会看走眼。”


    汤乔允本身也是鉴定师。


    她又拿起碗仔细的鉴定了一遍。


    确实如专家们所说,这是个仿品。


    “继续排查,今天务必要排查完所有藏品。”


    “好的,汤总。”


    排查仍在继续。


    在一个存放玉器的展柜里,一件清代乾隆工的和田玉籽料摆件,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这件摆件雕工精细,玉质温润,看起来与真品无异。


    领头的老专家却盯着玉料上的“汗毛孔”看了许久,又用手掂量了一下:“不对,这密度不对。”


    他让人拿来真品的存档照片,指着摆件底部的一处细小绺裂:“你们看,真品这里有个天然形成的‘指甲纹’。”


    “仿品虽然也做了类似的纹路,但走向太刻意,是人工打磨出来的。”


    经过仪器检测。


    果然证实这是一件用俄罗斯玉仿造的赝品,价值相差近百倍。


    最后统计下来。


    三号馆除了七个空展盒对应的失踪藏品,又发现了五件被替换的赝品。


    这五件假货,每一件都仿得炉火纯青,有的甚至连藏品登记册上记录的细微瑕疵都一一复制,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些人……是早就盯上汤家的藏品了。”汤乔允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肉里。


    从李馆到张馆,从粗制滥造到以假乱真,这场监守自盗背后,绝不止一两个人那么简单。


    她看向被安保人员押着的张馆长,对方早已面无人色,瘫在地上瑟瑟发抖。“说吧,这些仿品是谁做的?你们把真品运到哪里去了?”


    张馆长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一个劲地摇头。


    汤乔允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把他和李馆的人分开审讯,找最有经验的人来审。另外,联系海关和国际刑警,一旦发现有可疑文物出境,立刻扣下。”


    她转身走出库房。


    天色已经黑透了,阴冷的天气却驱不散眼底的寒意。


    这些人以为她是个刚离婚的弱女子,可以随意欺辱蒙骗。


    却忘了她是汤家的继承人,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


    这场仗,她必须赢,不仅为了追回文物,更为了守住祖父留下的这份家业,守住汤家的尊严。


    “目前排查出多少件赝品?”


    “一共十六件,还有九件藏品以‘出借展览’的名义借出藏馆,目前还没有收回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