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4章 北京游2

作者:灿烂的笑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one:爬长城


    "起床了!今天要去长城!"李正6点准时起床。


    李天明把枕头压在头上说:"姐,咱们是来旅游还是来军训的啊......"


    "快起来了!"李正一把拉开窗帘说,


    "去八达岭的大巴七点半发车,迟到就赶不上了!"


    去往长城的路上,导游讲解着:


    "......长城全长两万多千米,八达岭段是保存最完好的部分之一。


    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


    "咱们今天都要当好汉了!"李天明小声说。


    "你先保证别半路喊累。"李正笑着说。


    "爬长城是很费体力的"爸爸说着。


    "爸您别担心,"李正翻开攻略说,


    "我们可以坐缆车到第七敌楼,再往上爬一小段到好汉坡就行。"


    "都抹点吧,长城上没遮没挡的,不要晒伤了。"妈妈从包里拿出防晒霜一边抹一边说。


    就当长城那起伏的身影出现在众山之顶时,全车人都发出惊叹。


    "比电视上看到的还要壮观!"李天明贴在车窗上说。


    下了车,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缆车站。


    路边的小店都在卖印着"我登上了长城"的t恤和纪念品。


    "怎么样,像不像守城的将军?"


    李天明看中一顶仿古代将军的头盔,戴在头上问道。


    "像个卖羊肉串的。"李正无情吐槽道。


    坐缆车上升的过程让李天明既紧张又兴奋。


    透过玻璃窗,长城像一条巨龙在山脊上盘旋,越来越近。


    "太神奇了!"他指着城墙,"这些砖石是怎么运到这么高的山上的?"


    "听说古代是用山羊驮运的,每只羊背两块砖......"爸爸说。


    下了缆车,他们终于站在了长城上。


    李天明摸着厚重的城墙砖,上面刻满了各种文字。


    "其实很多是古代的戍边将士刻的,也算是一种历史痕迹吧。


    当然现在是严禁刻画了。"


    开始攀登后,李天明才真正体会到长城的"厉害"。


    看似平缓的台阶实际上高低不一,有的甚至高达半米,没爬多久就气喘吁吁。


    "这就是...好汉的代价吗?"李天明扶着城墙喘着气说。


    "平时让你多运动你不听,现在知道了吧?"李正虽然累,但状态比他好。


    爸爸的情况更让人担心。


    他脸色发白,额头冒汗,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休息。


    "是不是心脏不舒服?要不要回去?"妈妈赶紧扶住他说。


    "没事...就是有点累...你们先走,我慢慢跟着。"爸爸摆摆手说着。


    李天明和姐姐对视一眼,默契地一左一右搀住父亲:"咱们一起慢慢爬。"


    就这样,一家人互相扶持着,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每当爸爸想要放弃时,妈妈就会指着不远处的敌楼说:"就到那儿休息。"


    令人惊讶的是,途中他们遇到好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登山杖精神抖擞地向上爬。


    一位北京大爷看到他们,操着浓重的京腔鼓励道:"坚持住啊!好汉坡就在前头!"


    终于到达好汉坡时,全家人都累得说不出话,但成就感溢于言表。


    李天明瘫坐在城墙上,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城墙和群山,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来,拍张合影!"李正找了个看起来像大学生的游客帮忙。


    全家人站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前,背后是壮丽的景色。


    快门按下的瞬间,李天明突然跳起来比了个"v"字手势,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下山时他们选择了更平缓的另一条路。


    李天明的腿已经有点抖了,嘴里却还在逞强地说着:


    "其实也没多难嘛,明天再来一次都行!"


    "吹牛确实是不消打草稿。"李正翻了个白眼说:


    回到市区已是下午了。


    在酒店稍作休息后,李正说:"咱们去后海吃饭,然后逛胡同吧!"


    two: 喝豆汁儿,逛胡同


    后海边的傍晚热闹。


    他们选了一家挂着大红灯笼的京味餐厅。


    "必须要点北京烤鸭!"李天明迫不及待地翻开菜单,


    "还有...这是什么?豆汁儿焦圈?


    姐,这不就是你同事说的那个豆汁嘛..."


    "对,就是那个像馊了的绿豆汤的豆汁儿,你不是说要尝吗?"李正笑着说。


    "点!必须点!"李天明说,"来北京不喝豆汁儿等于白来!"


    "万一不好喝怎么办?"妈妈有些担心地说。


    "体验当地特色嘛,不好喝不喝就是了。"爸爸很淡定地回答道。


    当服务员端上豆汁儿时,一股微酸的气味立刻飘散开来。


    灰绿色的液体装在白瓷碗里,旁边配着金黄的焦圈和咸菜丝。


    "看着也没那么可怕嘛。"李天明一边说着,一边喝了一口。


    "怎么样?"李正好奇地问。


    "...像...像放了一个月的豆浆...泡了臭袜子..."李天明强忍着咽下去后说。


    "噗!"李正赶紧捂住嘴,"有那么夸张?"


    "嗯...确实...很有特色。"爸爸也尝了一口说。


    妈妈只敢用舌尖沾了一点,立刻拿起水杯猛灌:"酸臭酸臭的!"


    李正在全家人的注视下,闭眼喝了一小口,然后迅速抓起焦圈咬了一大口:


    "天啊!北京人怎么会喜欢这个?"


    邻桌的北京大爷听到他们的反应,乐呵呵地说:


    "豆汁儿得配咸菜丝,小口慢饮,习惯了就好。


    这可是我们老北京的解暑圣品!"


    李天明又尝试了一次,这次按大爷说的方法,果然勉强能接受:


    "好像...没那么难喝了?"


    "得了吧,"李正推开水碗,"我还是更期待烤鸭。"


    烤鸭上来后,全家人的味蕾终于得到了救赎。


    金黄酥脆的鸭皮蘸白糖,嫩滑的鸭肉卷饼,让他们赞不绝口。


    "这才叫美食啊!"李天明连卷了三个鸭饼,吃得满嘴油光。


    饭后,他们决定体验胡同三轮车游。


    在车夫的推荐下,选择了一条不太商业化的小胡同路线。


    "坐稳喽!"


    车夫赵师傅是个地道的北京大爷,一蹬车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咱们现在进的这条胡同叫帽儿胡同,明朝那会儿是给宫里做帽子的地儿......"


    三轮车在狭小的胡同里行走,两旁是四合院墙和朱漆大门。


    偶尔能看到有院门半开着,露出里面的影子和石榴树。


    赵师傅介绍着:"您瞧见这门墩没?圆的说明这家以前出过武将,方的出的是文官......"


    李天明好奇地问:"赵师傅,这些四合院里还住人吗?"


    "住啊!"


    赵师傅指着晾在绳上的衣服,


    "不过大多是老北京了,年轻人嫌不方便,都搬楼房去了。"


    转过一个弯,眼前突然开阔,出现一个小广场,几位老人正在下象棋,孩子们玩耍着。


    "这儿是胡同里的客厅,"赵师傅停下车让大家拍照,


    "早些年没电视的时候,街坊邻居都在这儿唠嗑乘凉。"


    李正被一家门口的小摊吸引:"这是什么?"


    "面茶!"赵师傅眼睛一亮,


    "您几位有口福了,这可是正宗的北京早点,现在很少见了。"


    尽管刚吃过晚饭,他们还是每人要了一碗。


    面茶是用小米面熬成糊状,撒上芝麻酱和椒盐,味道咸香浓郁。


    "好吃!"李天明三下五除二就见了底,"比豆汁儿强多了!"


    赵师傅哈哈大笑:"小伙子有品位!


    诶,您几位要是有兴趣,明儿个早上我带您去个地儿,那儿的炒肝和包子绝了!"


    正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计划明天的美食探索时,妈妈突然脸色发白,捂着肚子弯下腰。


    "怎么了?"爸爸立刻紧张起来。


    "可能...可能是刚才的烤鸭太油腻..."妈妈额头渗出冷汗。


    赵师傅见状马上说:"前面胡同口就有社区医院,我带您去!"


    接下来的行程计划全被打乱了。


    在社区医院,医生诊断是急性肠胃炎,需要输液观察。


    "你们回酒店吧,我在这儿陪着就行。"爸爸对孩子们说。


    "那怎么行啊!"李正说着。


    李天明跑去医院外的小店买来毛巾和矿泉水,笨拙地拧开水:


    "妈,您喝点水....."


    医院的长椅子很硬,灯光惨白,但一家人挤在一起,反而有种温馨感。


    李正翻出相机,给大家看今天拍的照片;


    爸爸讲起他年轻时出差的故事;


    李天明则跑去自动售货机买来一堆零食。


    "咱们这算不算深度体验北京生活了?"李天明啃着饼干苦中作乐地说。


    妈妈虽然不舒服,但看着家人为她忙碌的样子,眼里满是感动:"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凌晨,妈妈输完液感觉好多了。


    医生开了药,嘱咐饮食要清淡。


    回酒店的路上,北京城已经安静下来了。


    胡同里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偶尔的自行车铃声。


    "明天咱们就酒店休息吧,"爸爸说,"原定的颐和园行程推迟一天。"


    李正虽然遗憾,但也知道妈妈的身体更重要:"没关系,正好我可以重新规划下路线。"


    李天明指着天空说:"看!星星!"


    在北京明亮的城市灯光中,难得能看到星星。


    全家人都抬起头看着这片不完美的夜空,却觉得比任何景点都美丽。


    躺在酒店床上时,李天明回想这一天的经历:


    长城的壮丽、豆汁儿的恐怖、胡同的温情、医院的夜晚......


    隔壁床上,李正小声说:"弟第,睡了吗?"


    "没呢。"


    "其实......今天虽然出了状况,但我挺开心的。"


    :"我也是。姐,明天咱们给爸妈一个惊喜吧?"


    "什么惊喜?"


    "找个老北京茶馆,让爸妈体验下京味儿生活,反正医生让妈休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