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9章 挖出白骨

作者:灿烂的笑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芒种这天,烈日当空,晒得田里的稻苗都蔫了。


    李天明戴着斗笠,正在田里帮姐姐李芳干活。


    "姐姐,这稻子得抓紧插秧,


    过了芒种再种,秋收可就要减半了。"


    李天明一边干活,一边对旁边的李芳说


    :“土还有点干,得再放些水。"


    李芳连连点头,正要答话,


    忽见远处几个农夫慌慌张张一边跑一边喊:


    "大人!大人!不好啦。


    挖、挖出死人骨头了!"


    李天明心头一跳,立刻从田地里面出来。


    那几个农夫跑得气喘吁吁,


    领头的农夫脸色煞白,结结巴巴地说:


    "在、在新打的井里...挖泥的时候挖出来的..."


    "带我去看看。"李天边说边跟着农夫们往村西头走去。


    新打的井边已经围了一圈人,见县令来了,纷纷让开一条路。


    井边的泥土还湿漉漉的,显然是刚挖上来不久。


    李天明走近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一具完整的白骨保持着向上攀爬的姿势,


    指骨深深抠进井壁的泥土里,仿佛死前还在拼命挣扎。


    更令人心惊的是,尸骨的右手指节上套着一个已经变形的铜环,


    上面隐约可见一个"宝"字。


    "这井打了多深?"李天明问道。


    "回大人,刚打到三丈就挖到了这个..."


    负责打井的匠人战战兢兢地回答。


    李天明蹲下身,仔细查看那具白骨。


    尸骨保存完好,衣物早已腐烂殆尽,但从骨骼姿势来看,


    死者是被活埋的,而且死前曾拼命想要爬出井口。


    "二十年前,这一带可有人失踪?"李天明站起身,环视四周。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转向村里的一个老者。


    老者脸色变了变,犹豫片刻才走上前来:


    "回大人,二十年前...确实有人失踪。是城里瓷器行的周老板..."


    说到这里,老者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往人群里瞟了一眼。


    李天明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绸衫的胖子正悄悄往后退,


    试图躲到人群后面去。


    "这位是?"李天明指着那胖子问道。


    老者压低声音:"是现在开绸缎庄的孙员外...


    当年他和周老板...有些生意往来。"


    李天明点点头,不动声色地记下这个细节。


    他命人小心地将尸骨和井壁上的痕迹都画下来,


    又让人把尸骨抬回县衙,准备进一步查验。


    回到县衙后,李天明立刻召集仵作验尸。


    仵作仔细检查后确认,死者确实是被人活埋致死,


    死亡时间大约在二十年前。


    死者右手无名指上的铜环已经变形,


    但内圈刻着的"天禧三年"字样还清晰可辨。


    "天禧三年..."李天明喃喃自语,"正是二十年前。"


    夜深人静,李天明独自在书房里就着油灯的光亮,用软布仔细擦拭那个铜环。


    铜环上的"宝"字已经模糊,但内圈的"天禧三年"却越发清晰。


    正当他沉思之际,赵无双端着茶走了进来。


    "大人,查到了!"赵无双放下茶盏,从袖中掏出一本泛黄的账册,


    "这是二十年前瓷器行的账目抄本。


    周老板失踪前,确实与现在开绸缎庄的孙员外合伙做过一笔大生意。


    后来周老板突然失踪,那笔货款也不知去向。


    再后来,孙员外就用那笔钱开了绸缎庄..."


    李天明眼睛一亮:"可有证据证明孙员外与周老板的失踪有关?"


    赵无双摇摇头:"时隔二十年,物是人非,难啊。不过..."


    他压低声音,"我打听到,孙员外家的绸缎庄后院有口甜水井,


    据说水质特别好,孙家做生意发家就是从有了那口井开始的。"


    "甜水井?"李天明若有所思,"明日升堂,传孙员外问话。"


    次日清晨,县衙大堂上,孙员外跪在地上,


    额头冒汗,却还在强装镇定:


    "大人明鉴,小人与周老板只是普通生意往来,


    他失踪之事与小人有何干系?"


    李天明不慌不忙地问道:"听说孙记绸缎庄的井水特别甜?"


    孙员外一愣,随即点头说:


    "是、是祖传的甜水井...水质甘甜,远近闻名..."


    "是吗?"李天明冷笑一声,突然拍案而起,


    "那为何今早本官派人查验,在你家井底挖出大量碎瓷片?"


    说着,他从案桌上举起一个青瓷残片,


    "这釉色,分明是当年周家瓷窑的特产!"


    孙员外顿时面如土色,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堂外围观的百姓也一片哗然。


    "这、这..."孙员外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李天明厉声道:"本官已经查清,二十年前,你


    与周老板合伙做瓷器生意,收到货款后,


    你见财起意,将周老板骗到正在挖井的荒地,


    推入井中活埋,然后连夜将井填平。


    这些年你生意兴隆,用的正是那笔沾满鲜血的货款!"


    孙员外瘫软在地,终于崩溃大哭:


    "大人饶命啊!小人一时糊涂...那日周老板来讨要货款,


    小人...小人确实将他推下了井...但没想到井那么深,


    他爬不上来...小人害怕,就...就把井填了..."


    案情真相大白,李天明当即命人将孙员外收监。


    就在衙役押着孙员外退下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颤巍巍地走进大堂,


    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民妇周氏,叩谢青天大老爷为家父伸冤..."老妇人抬起头时,已是泪流满面。


    李天明连忙上前扶起她,却在搀扶时无意中看到老妇人腕间戴着一个铜镯——


    那镯子的样式,与白骨上发现的铜环如出一辙,分明是一对!


    "这镯子..."李天明轻声问道。


    老妇人抹着眼泪道:


    "这是家父当年给家母的定情信物,


    一对铜镯,家父戴一只,家母戴一只...


    家母临终前将她的那只给了我...没想到今日竟能见到家父的那只..."


    李天明心中感慨万千,命人将那个变形的铜环取来,郑重地交还给周氏。


    周氏捧着铜环,哭得个昏天暗地。


    退堂后,李天明站在县衙后院的槐树下,


    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久久不语。


    赵无双走过来,轻声道:"大人,案子已经了结,为何还闷闷不乐?"


    李天明叹了口气:"我在想,一口井,二十年...


    若不是新打井时偶然挖出尸骨,这桩冤案恐怕永远不见天日。


    这世上,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冤魂在等待昭雪..."


    赵无双沉默片刻,突然笑道:


    "但正因为有大人这样的清官,


    那些冤魂才有希望沉冤得雪啊。"


    李天明摇摇头,苦笑道:


    "我算什么清官...不过是尽本分罢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走吧,去看看周氏,她年事已高,


    又经历这样的大悲大喜,别出什么意外才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