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章 这是大秦的遗憾

作者:瑜兰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嬴政此刻,激动得浑身颤抖,甚至眼眶都有些温热。


    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他有多么的孤独。


    他一统天下,战胜六国。


    可是,在咸阳宫中,他却无比的孤独。


    没有人懂他。


    没有人可以理解他。


    他无人诉说心中所想。


    可悲!


    可叹!


    隔壁,扶苏也惊讶地看着赵惊鸿,“父皇……一直这么孤独吗?”


    应该是吧!


    父皇是君,别人是臣。


    君王要保持君王的尊严。


    而父皇又不喜享乐,一直以来,日日夜夜都在章台宫勤政。


    他也曾见过,父皇在深夜挑灯处理政务的身影。


    那时候自己还小,还会去陪陪父皇。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跟父皇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去见父皇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渐渐地,在扶苏脑海中,那道身影逐渐变得孤独。


    在偌大的章台空里。


    哪怕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的身影,都显得那么渺小。


    四周的黑暗几乎将他吞没。


    只有微弱的烛光摇摇晃晃,将他周围寸许点的地方点亮。


    在光亮的照耀下,在黑暗的映衬下,秦始皇的身影,是那样的孤独。


    想到这样的画面,扶苏的呼吸一滞,鼻头一阵发酸。


    “父皇……”扶苏喃喃道。


    “秦朝的历史,更像是一首悲壮的烈歌!”赵惊鸿没有去看扶苏的反应。


    他看着那狭小的窗口,散发出来微弱的光,似乎在透过历史与人交谈。


    “那是终其一生,未能东出的秦穆公啊!”


    赵惊鸿的声音传到扶苏耳中,传到了隔壁的嬴政耳中,也传入了蒙毅耳中。


    嬴政浑身一僵。


    秦穆公!


    他的先祖。


    称霸西戎,为秦朝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终其一生,想要将秦国的国土范围扩张到中原地区,不顾赛叔和百里奚的阻拦,毅然征战,在晋崤之战,两万多人全军覆没。


    最终,秦穆公幡然醒悟,最终决定向西扩张。


    临终之前,亦没能看到秦国一统中原。


    是啊!


    秦穆公的遗憾,是一生未能东出。


    嬴政深深感受到了秦穆公的遗憾。


    “是秦国五十万虎狼之师,不幸遇上了吴起和他的魏武卒。”


    赵惊鸿的声音不大,却足以传入嬴政的耳中,震得嬴政脑袋嗡嗡作响。


    五十万虎狼之师啊!


    却败在了吴起五万兵马手中。


    五十万啊!


    是秦国多少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家底。


    一败,元气大伤!


    哪怕如今,听到魏武卒的声名,都会让人感觉惧怕。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秦国才会在司马错的建议下,建立了黑鹰剑士,就是仿照魏武卒建立起来的。


    “是大业初创,天不假年的秦孝公。”


    嬴政闻言,眼睛微眯。


    当初秦孝公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国家,刚刚经历四代动乱,国力大损,更是被中原各国视为未开化的蛮夷之邦。


    秦孝公为了让秦国崛起,颁布求贤令,向东方各国征求人才,才吸引来了商鞅等人。


    并且支持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推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


    才让秦国秦国逐渐走向富强,奠定了秦国的基础,立下要一统天下的宏愿!


    然而,秦孝公却英年早逝,未能见证秦朝的的统一!


    遗憾吗?


    满腔雄心壮志,却未能见证历史。


    所以,嬴政才渴求长生。


    他一统六国,大业初成,不想为未完成自己的理想,就早早逝世。


    所以他才那么忌讳死亡,不顾一切寻求长生!


    “是英明神武,却早早离世的守成之君。”赵惊鸿继续说着。


    嬴政听着,心中觉得像是被人攥紧了心脏,非常难受。


    秦宪公和秦孝公一样,大业未成,就早早逝世。


    仿佛像是在提醒嬴政一般,这两人的名字,刺激着嬴政的神经。


    可以说,他嬴氏历代先祖,都属于人中龙凤。


    但天意似乎并不站在秦国这里,让秦国历经艰难。


    秦宪公九岁继位,继承了他爷爷秦文公的治国方略,继续东出,迁都平阳,加强与东方诸国的交流,使得秦国拥有的土地更加广阔、富饶!


    然而,在位十二年的秦宪公,二十一岁就去世了。


    可谓是天妒英才!


    “是为了动摇周朝国运,举龙纹鼎而被砸断筋骨而死的秦武王。”赵惊鸿叹息道。


    嬴政也跟着叹息一声。


    虽然秦武王显得冲动,但是似乎冥冥之中,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


    举鼎之举,确实让周朝国运轰然倒塌,才有了秦国崛起的机会!


    “是那变法强秦,却被自己制定的法度而杀的商鞅君!”


    “商鞅君啊!”嬴政喃喃道。


    若不是商鞅,哪有如今的大秦。


    商鞅变法之举,哪怕


    到了如今,也依然备受推崇。


    然而,死的可惜,又充满遗憾。


    “是从权倾朝野的仲父,到被逼饮鸠而死的流犯。”赵惊鸿叹息道。


    仲父!


    嬴政的眼眶顿时湿润了。


    赵惊鸿说的是吕不韦。


    若不是吕不韦,也没有他今天的嬴政。


    他也不会坐在这皇位之上!


    吕不韦对嬴政来说,可谓是亦臣亦父!


    “只可惜……”嬴政低下头,张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是那叛秦降赵的秦国公子。”赵惊鸿的声音像是魔咒一般传来,让嬴政的心再度刺痛。


    “是成娇啊!”嬴政喃喃道,眸中闪过一丝思念和不忍。


    “是昌平君终究是离开了秦国为自己的祖国而战。”


    “芈启!”嬴政眼睛微眯。


    昌平君已然封相,却依然叛秦!


    “是以合纵连横却不被新君信任的张仪。”


    嬴政闻言,不由得叹息一声。


    若不是张仪当初游历楚国、赵国不被重用,也不会轮到秦国。


    他被秦惠文王重用以后,出任秦相,攻打韩、赵、魏,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最终秦武王上位,与张仪不合。


    害怕被杀的张仪逃到魏国,在魏国担任相国一年后,亡于魏国。


    嬴政觉得,张仪不该有这样的命运。


    若是他,定然会让张仪封侯拜相,以礼待之。


    可惜了!


    “是征战三十余年,一生未尝败绩,却死在了一场从始至终从未参与的战争的武安君!”


    “白起……”嬴政不由得叹息起来。


    白起为国征战,却未死在战场上,确实遗憾!


    “是正意气风发的年轻将领,率二十万秦军伐楚,惨遭友军背刺,大败而归的李信。”


    嬴政眼睛微眯,但也微微叹息。


    虽然李信大败,但他依然重用李信。


    但对于李信而言,这应该是他一生的遗憾。


    本该他赢的。


    “是那一去不回的徐福船队。”


    嬴政猛地站起身来。


    徐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