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们家房子敲定了吗?来来来,我跟你介绍一下,这是何雨柱,我跟他是发小。"许大茂一边介绍手还搭在何雨柱肩膀上。
傻柱现在十三岁,跟许大茂关系这么好是季常安没想到的。
不过季常安转念一想,这时候何大清还没走,傻柱和许大茂也没被平头哥易中海和聋老太太挑拨,关系自然是好的 。
“我叫季常安。”季常安按照礼节朝何雨柱拱了拱手。
“何雨柱。”何雨柱憨憨地笑了笑:“常安,您好,两位叔叔好。”
“你好。”季峰和季南也打量着何雨柱。
在简单的聊了几句后,季常安就跟季南还有季峰出了四合院,在把剩下的几块大洋给了伢行老板,他们就在附近找了个地方吃饭了。
“小安,咱们怎么不继续看房了啊?”
季南有些疑惑,之前季常安明明说要多买一套房子来着。
不光是季南,季峰也有同样的问题:“咱们手上还有余钱,房子不买了吗?”
“爹,小叔,现在不是买房子最好的时机。”季常安说:“咱们再等等。”
“行,我听你的。”
季南说。
季峰也不说什么了。
现在也是大中午了,也该吃饭了,季常安他们在路边上花了两个大洋买了六七个烧饼,还有十个肉包子,还有三碗面。
因为早上没吃什么东西,季常安对吃的方面一向是舍得的。
季南看到季常安花钱这么大手大脚,虽然有些肉疼,但是买都买了,又是吃进自己肚子里,再加上平时都是他和季峰挣钱养家糊口,没啥立扬指点季常安花钱。
“哥,多吃点,吃不完咱带回去给爹和嫂子他们。”季峰已经吃上了,他早就饿坏了。
在三人吃饱之后,包子和烧饼还剩下好几个,季常安又花了一些铜板花了好几个肉包子,跟之前吃剩下的一样让老板用油纸打包好。
这些都是打包回去给家里人吃的。
回到三里屯的家之后,季老头和胡秀莲他们就围了上来,问:“老大老二,小安,你们今天去买房子,情况怎么样?咱家钱够不?”
之前季峰和季南还有季常安他们一路打猎卖野货过来,攒了点积蓄的,而且季常安还“走运”捡了几根小黄鱼,按道理说要是有合适的话,肯定是能拿下的。
“爹,小叔,咱以后是不是能住进城里了?”季常建跑到季南跟前,一脸期待的问。
季常安和季南还有季峰他们对视一眼,之后季峰率先开口:“爹,小安可是特意给你们带了肉包子和烧饼,你们吃点,吃完了咱们再慢慢说。”
“那成,还是我孙子贴心。”季老头已经闻到了肉香味,虽然自己一把年纪早就过了嘴馋的年纪了,但是对肉类还是没有任何抵抗力。
一家人围着坐下来开始吃季常安带回来的烧饼和肉包。
尤其是季常柔这小丫头吃的是满嘴是油,中途还脆生生地问了一句季常安:“二锅,咱们如果进城以后可以天天吃上肉包子吗?”
“只要四丫想的话,当然是可以的。”
季常安觉得家里最可爱的就是这丫头了,如果突然给她一拳头,应该会哭很久吧?
当然想归想,干是不可能干的,软软糯糯可可爱爱地小丫头,谁会欺负呢?
“小安,你也不能太惯着她了……天天吃肉包子,那得花……”胡秀莲话还没说完,就顿住了。
因为胡秀莲想到,家里面里里外外很多事情都是季常安张罗的,还有季常安那么小的年纪,都经常上山帮忙打猎补贴家用,自己平时都没帮上什么忙,没什么资格说教。
而且季常安平时买的什么好吃的好用的东西,家里所有人都有一份,胡秀莲更觉得有些话不应该说了。
在季老头他们吃完肉包子和烧饼之后,季峰就跟他们说了今天的情况。
“爹,今天我和大哥还有小安确实是在城里买了一套院子,但是这院子,破的只剩下墙了不能住人,本来还想再买个院子的,看了一个院子有三间房,还是青砖黑瓦盖的,那房子拆料一看就是好料子,就是那个房主老太太要五百大洋才卖,小安说这房子不能急,可以再过段时间再买。”
“小安,你能说说为什么过段时间买更合适呢?”
季老头看向季常安,询问道。
虽然房子可以不买,等那个三进的院子修好了,再搬进去住就行了。
“现在这世道那么乱,哪有人会舍得掏大价格在城里买房子,等过段时间那老太太房子卖不出去,或者她打听到什么消息,说不定就舍得两百大洋卖给我们了呢?”
季常安当然不会告诉他们自己是知道未来走向才做这个决定。
“你说的有道理,还是小安脑子灵光,比你爹强。”
季老头夸赞道。
“哎,爹,我觉得小安比这屋里面的人都聪明。”
季南不服气地嚷嚷。
他这么说,自然是把季老头包括在内了,这话让屋里的几个大人都笑了笑。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季常安和季南还有季峰他们经常进四九城和聋老太太商量价格。
经过几次的商谈,那东跨院现在已经是三百个大洋就能拿下来了。
再又经过两次的商谈之后,那房子总算是谈到两百三十个大洋了。
季南和季峰都觉得价格可以了,但是季常安还是没有同意。
在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拉锯战,四合院的东跨院以两百一十个大洋拿下来了。
不过聋老太太说要用小黄鱼来交易,季常安答应了。
给了聋老太太两条小黄鱼和十个大洋之后,两人就去把过户手续给办了。
房子是落在季常安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