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3章 再度霸榜!

作者:挖番茄的地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行五人来到一家茶馆,开了个包厢。


    一边喝一边聊,一直扯聊到后半夜,连节目都结束了,五人才意犹未尽的散去。


    五个老狐狸一件正事儿都没有,就是聊闲天,像老朋友一样,气氛相当的好。


    虽然好像什么都没聊,但是又好像什么都聊了。


    苏白可就惨了,聊个天硬是聊了几百万人气值出去。


    没办法,这帮老家伙的学识太过渊博,尤其是老郭和冯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后还聊电影!


    苏白也不能太露怯,反正系统在手,什么方面的知识都能醍醐灌顶!


    就这么着,苏白硬是聊的几人对他刮目相看,直竖大拇指!


    一个个开始自行脑补起来,为什么人家是天才?为什么人家创作没有任何瓶颈?为什么人家写的歌都那么有文化?


    因为人家好学,什么都懂啊!


    短短一晚上的时间,苏白在几人心目中的地位再度拔高了一个档次!


    尤其是冯刚,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许多电影方面遇到的问题,苏白竟然能给出十分创造性的看法,着实让他大开眼界,直呼了不起!


    几人分开后,冯刚特意给苏白送到了酒店安顿好才离去。


    简单洗漱后,苏白一阵困意袭来,倒头便睡。


    一夜无话。


    一直到第二天九点,苏白被电话铃声吵醒。


    拿起手机一看,田文静的电话。


    “还在睡呐!密姐打电话来问我们什么时候去公司碰个头,还有王院长问我们今天有没有空,准备办个庆功宴……”


    苏白刚睡醒,还有些懵,田文静叽哩哇啦一大堆事,吵的他头都大了!


    “好了好了,你看着办吧,等会楼下碰头吧…”


    苏白挂了电话,甩了甩脑袋,洗了把澡,脑袋才清醒了一点。


    收拾完下楼,田文静早就在大厅等着了。


    二人简单吃了个早饭打车去了音乐学院。


    院长办公室。


    王院长心情极好,昨天节目播出后,《通天大道宽又阔》在网络上爆火,音乐学院的大名响彻大江南北!


    教育局的领导一个又一个电话打过来,全是对王院长进行表扬!


    接着又是许多陌生电话,五花八门,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的是节目组,想邀请学院的学生参加节目表演,有的是游戏公司,想邀请学院为他们的游戏配乐!


    连一些音乐培训机构都打电话过来,想高薪聘请学生兼职做老师的,王院长知道,这是看重学院的名气了!


    最后,学院领导班子紧急开了个会议,一致决定,准备成立学院自己的民族乐团,聘请苏白做民乐团的团长兼导师!


    所以,苏白刚进办公室,王院长嘴巴一直没合上,将这个想法跟苏白说了,原来的工资待遇照发,团长的待遇也照发,还给额外津贴!


    苏白现在根本不缺这点工资,不是他不想干,是实在没精力干,最后好说歹说,挂了个名誉团长,主抓创作和表演!


    有什么大的活动跑一趟就可以了,班上不上无所谓,工资福利一个不少!


    本来准备连夜买机票回家,结果又被王院长留了下来,表示这个庆功宴一定得吃,苏白不在这个庆功宴就没意思了!


    一顿饭吃到下午三点钟,一帮人才意犹未尽的散去了。


    苏白回到酒店,晚饭也不想吃了,让田文静订了第二天回锡市的机票,准备先顺道回姑苏老家一趟,再去沪市。


    苏白无奈的摇摇头,偌大一个姑苏,连个机场都没有…


    他躺在床上,打开手机,想要看看网络上对前天节目的反响。


    因为来不及录制录音棚版,上传酷猫音乐的是录制的现场版。


    苏白万万没想到,这三首歌一首比一首火爆,直接霸占了各大榜单,人气十分火爆,每首歌曲下面的留言和评论都超过了十万+!


    苏白先是点开了《探清水河》,只见下面的网友纷纷评论道,


    “我可太喜欢这首歌了,这两天一直无限循环,我去查了一下原版,竟然是京城小调改编了,跟原版比起来,改编版本简直太惊艳了!苏白绝对的人才!”


    “京城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要不是这首歌我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故事,好像是那个年代的真人真事,我也听了原版,不太喜欢,苏白改编后我听完让我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好像我就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发生一样,差点给我听哭了…”


    “苏白的嗓音绝了,这已经不是祖师爷赏饭吃了,这分明是赏了满汉全席加上美团外卖啊!”


    “歌曲听完,苏白唱的让我感觉他就是小六哥哥,太有代入感了!”


    “苏白真是神了,随便一首普通的传统戏曲拿出来一改编,直接螺旋起飞,好听到爆!”


    “……”


    苏白笑呵呵的看着网友的留言,十分满意。


    接着他又打开了《赤伶》的评论区,没想到下面的评论更加火爆。


    第一个热评是这样说的,


    “我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听到这首歌我感觉很有共鸣,我经历过动荡的年代,这种夏国特有的传统戏曲文化仿佛就是我们的根,听完挺让人泪目的,戏腔一响那种归属感就来了,说实话我以前是不听现在这些小年轻唱的东西的,因为根本听不下去,没想到偶然听到我孙女放这首歌,觉得这首歌挺不错,在孙女的指导下,我下载了这个音乐软件,看到创作者后我更加惊讶了,没想到是这么年轻的歌手,我觉得我们夏国的音乐有救了,继续加油!”


    下面不少网友跟评,


    “跟我一样,年纪越大越喜欢传统的东西,我以为我这么大年纪听这个歌会被人笑话,没想到有一样的老哥哥!”


    “说实话,我以前也不喜欢戏曲,感觉听不懂,但是这首歌让我入坑了,我也知道这不是纯粹的戏曲,但是这种结合方式很大胆很好听,尤其是戏腔一出来,DNA就动了,有一种泪目的感觉。”


    “复兴夏国传统文化,吾辈义不容辞!”


    “可是戏腔真的好好听呀,唱的真好!”


    “只有我在关注歌词么?位卑未敢忘忧国,妈呀,一句话给我干热血了!”


    “歌词加戏腔,感染力太强了,一个大男人差点听哭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