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傻眼了。
也看向朱高烁离开方向,但早就没了影子。
憋了半天,才战战兢兢的说道:“爹,不是我干的,是老四!”
朱棣冷哼一声,环顾四周指着老二臭骂:“老四在哪,你告诉我老四在哪?兔崽子居然开始陷害老四了?”
愤怒之下的大吼,让朱高煦不由得颤抖。
朱棣现在就是看老二不爽。
这王八蛋平日里自比唐太宗也就算了,现在让他监国而已,还没当皇帝呢,尾巴就要翘上天了。
如果不是老大死的太快。
他才不愿意让老二当皇帝。
朱高煦见朱棣就要动手,顿时就着急了,赶紧拉着老三朱高燧解释道:
“爹,不信你问老三啊,真不是我。”
本以为跟自己最好的兄弟朱高燧会帮着解释。
可没想到,老三也指着他大声道:“爹,就是老二干的,跟我可没关系!”
朱高燧可不是傻子。
现在老四不在。
根本就没有证据。
老爹认定了不是他,这种时候,如果老二不出来背黑锅。
他怕到时候自己成了背黑锅的了。
朱高煦想要发誓证明清白,但朱棣根本就不给他机会。
直接就用脚去踢他的屁股。
“给我在门口跪着,门什么时候修好,你就什么时候回去。”
“原本朕不打算跟你计较,但你既然敢污蔑老四,朕绝对不允许。”
老二一脸委屈。
明明就是老四干的,怎么他成好儿子了。
他还想解释什么,可抬头看见朱棣的眸子,顿时就不敢说话了。
主要是怕老爷子突然将监国的位置拿回去。
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吃点亏也没事。
汉王朱高煦非常熟练的就跪在朱棣面前。
朱棣冷哼一声,便转身回了寝宫。
老大笑呵呵的说道:“老二,你嫂子还在家里等着呢,我就不陪你了!”
看着朱高炽离开的背影,朱高煦气得牙痒痒。
要不是他胡说,自己又怎么可能被老爷子处罚。
这就是赤裸裸的报复。
突然,朱高煦想到了老三,转过头瞪大眼睛盯着他。
这眼神让朱高燧心里发麻,后退半步,赶紧道:“老二我也是没办法!”
“你等着,我这就去找工匠来修门!”
老三现在也是不想在这里待着了。
生怕多跟老二说一句话,到时候老爹连他一起责罚。
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
寝宫外,只留下刚刚得到太子监国的朱高煦跪着。
翌日。
朱高煦穿着连夜赶制的监国蟒袍,再让人做了八面奉旨监国的大牌子,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在宫里招摇了半天。
而后慢吞吞的来到御书房,直接一屁股坐到了金灿灿的龙椅上,然后对着旁边的太监就开始发号施令。
“去,将杨士奇那个老匹夫给我叫来,他不是一直觉得只有太子能监国吗?今日就让他看看,我汉王一样可以!”
朱高煦脸上写着四个字——春风得意。
“杨大人今日一早就去了陛下寝宫了。”
朱高煦脸色难看。
老匹夫,肯定是见不得监国位置落到他头上。
不过,汉王朱高煦并不是很担心,他很清楚,老大跟大侄儿不堪重用,现在这监国的位置,只能给他了。
想到这,朱高煦心中得意。
暗下决定,上任一件事就要砍了杨士奇。
寝宫内。
杨士奇确实是对汉王监国不满。
在他看来立长立贤良,监国都应该是太子。
朱棣坐在龙榻,平心静气的说道:“太子爷现在的身体,恐怕也只能是如此了,天幕所言,你也听到了。”
杨士奇下跪,认真道:“根据太医诊断,太子爷现在开始调整身体,可多活三年。”
“不能做事,活两年有什么用呢?”朱棣眉头紧锁,发自内心的问道:“等他走后,皇位又传给太孙吗?”
杨士奇辩解道:“陛下,还有八年为时尚早,太孙还是可以改变的。”
朱棣脸色骤变,有了怒意:“你要明白我的心意!”
“误我事小,误国事大!”
说话间,朱棣激动的站起身,指着身后的榻,大声道:
“老大如果身体健康,这位置就是他的,老二跟老三加在一起都不会掀起风浪。”
“如果现在位置给了老大,你也看见了,等他死后,老二跟老三必反。”
“难道你想要我死后,世人说永乐篡位,朱家儿孙个个效仿吗?”
杨士奇丝毫不惧朱棣怒火,立场坚定道:“我相信太孙的能力。”
“嘴硬,你嘴是真硬。”朱棣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只能指着鼻子臭骂:“你真是茅房里的砖头,又臭又硬!”
就在这时,天空之中再次传来异变。
显然是天幕再次出现了。
天幕的出现,让朱棣大喜,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老二登基后,大明会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之前老四封地改变,朱棣已经能察觉到,这后世之事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原本他对老二是不抱什么希望的。
觉得他不是当皇帝的料。
可是现在,老二是他唯一的希望了。
朱棣拉住杨士奇,让他跟自己一起看这次的天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天霸!”】
【送给各位朋友一段话:“很多人每天都做着重复的事情,所谓的拼搏就是,今天做的事,要比昨天做的更好,朝着梦想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今天要聊的这位明朝皇帝,可以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南征北战将本属于嫡长子的皇帝,硬生生的从大哥手中夺了过来!”
“想必大家也都猜到是谁了,他就是明太宗朱棣的二儿子,当初的汉王朱高煦!”
“在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煦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朱棣的条件是要放过老大一家人,还有老四,不得去招惹老四。”】
明太宗。
听到自己死后庙号的时候,朱棣不由得鼓了鼓掌,眼中是难掩的喜悦。
果然
老二才是最懂他的人。
他终于得到了明太宗的庙号。
想想老大当初给他的庙号,明成祖!
说实话,他一点也不喜欢。
果然,还是老二最听话啊。
朱棣冷眼看向杨士奇,“老匹夫,今天就让你看看,朕选汉王登基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