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章:黑市采购

作者:独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家里的东西很简单,大部分东西都被收走了,就连被褥都没有剩下两条。


    苏平本来还想着能回家里,带一些日用品下乡,这样日常生活起码能得到满足。


    不过,经过他爹这么一闹,他也就没办法回去了。


    真怕他回去之后,把老爷子气的晕过去。


    把东西都收拾好,他就前往附近的黑市。


    这个年代,因为物资太匮乏,像粮食、布匹、生活用品等等,是长期短缺的状态,而且还需要票据,为了满足最基本的需求,生存,或者改善生活,老百姓不得不通过非法的手段和渠道来获取这些物资。


    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因为老百姓都齐心协力办大事,而且严厉打击黑市这种投机倒把的行为,所以黑市特别的隐蔽,而且稀少。


    但是随着一些事情闹得越来越大,社会变得动荡了,黑市逐渐多了起来,几乎成为每家每户的必需品。


    黑市没有固定的场所,但是在一些偏远的街头巷尾,还有农村的集市,很容易就能找到黑市,从而进行交易。


    苏平把帽子往头上一戴,用围巾把脸裹得严严实实的,扛着一个布袋,来到附近的一个黑市里。


    虽然很多人都在黑市以物易物,但是这东西归根到底是投机倒把,要是被人看到样子,或者被举报了,说不定还会关进去,要是严重了,甚至还是死刑。


    投机倒把可是大罪!


    来到黑市里,大家的防范意识都很强,每一个都是经过乔装打扮的,看不清样子,一个个畏畏缩缩,眼珠子四处乱瞄,一有问题,就准备随时跑路。


    “要鸡蛋么?新鲜的大鸡蛋!家里老娘病了,急用钱。”


    一个中年男人从身后扯了扯他的衣服沉声问道。


    苏平打量着中年男人一眼,男人手里拎着一个篮子,篮子被一块黑布盖着,用胳膊拐着篮子,不过,男人的那一双手一点都不像是常年干农活的人。


    虽然男人装像是穷苦老百姓,但是苏平一眼就认出来,这绝对是个城里人,估计是那个厂里的采购,或者后厨。


    在厂里弄了一些鸡蛋,到黑市上卖。


    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不要。”苏平拒绝道。


    这年代,鸡蛋虽然是稀缺货,一个村子里,都不一定能搞到几个蛋。


    而且他媳妇这时候,也正是需要鸡蛋来补身体的时候,要是能买到鸡蛋,绝对一件大好事。


    但是,鸡蛋不好携带,从城里到农村,路途遥远,颠簸,指不定就碎了。


    而且这么多鸡蛋,也容易被人发现,明明是下放的,带这么多鸡蛋下来,被人反手一个举报,解释不清楚。


    很快苏平看到有人卖细粮的,一共三斤多,他果断选择出手,将这三斤细粮全都拿下。


    细粮一般都是指的富强粉,面细又白,蒸出来的馒头都是白面馒头。


    城里的普通家庭,一般都是吃的棒子面,蒸窝窝头。


    像这种小麦白面,普通家庭过年才舍得吃上一次。


    “哥,你全要了?”


    小贩吓了一跳,有点不敢相信。


    “对!”


    苏平点点头,问道,“你还有么?有多少我,要多少!”


    像这种精粮,属于多多益善了,携带方便,可方便存放,虽然营养没有鸡蛋多,但是安全,实用,蒸出来的馒头都是香的!”


    “哥,面我没有了,不过,我还有两斤粮油,你看你要不要一块买了?”


    小贩一看苏平是个大生意,当即开始就地推销。


    精粮和粮油这都是高级货,普通人家可消费不起。


    尤其是食用油,极度稀缺,乡下人根本吃不上,城里的人分配粮油,一个月也就二两油!


    因为太稀缺了,在百货商城买油,天不亮去排队,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在黑市上买油,往往需要百货商场里几倍!


    因为所有物资都要紧着城里面,生产出来的粮油,供给到城里,尤其是北方本来就缺油,以至于在北方乡下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带油的,也买不到这东西。


    所以乡下有不少人都是浮肿病。


    “要!我全要!”


    苏平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哥,您在这等着,我这就回去取!”


    小贩兴奋的离开黑市,离开之后,他还时不时的回头看,生怕有人跟踪他。


    在小贩取油的时候,苏平还买了半斤的糖,洗澡用的肥皂,火柴等等。


    这些都是稀缺货,能够很好的改善生活条件。


    他逛了一圈,还买了十丈的布票。


    城里人都是通过布票,来购买棉花制品,现在每人分配的布票差不多一丈多点。


    他买了很多东西,很快他携带的布袋都装的差不多了,两斤食用油也到手,他就准备回去。


    却被一个中年男人吸引了,这个中年男人缺了一条腿,拄着拐杖,但是身姿倒是挺拔,身上有着一股子的莽劲儿!


    他的手里还握着一把军用匕首!


    苏平眼前一亮,走上前问道,“老哥,这把匕首怎么卖?”


    “十元。”


    中年男人有些犹豫,似乎有些不舍,最后还是回答道。


    “我买了!”


    十块不是个小数目,但是这把匕首也绝不简单。


    他以前当过兵,对这个匕首太熟悉了。


    刀刃长7.5英寸、宽1.5英寸,顶部边缘锋利。


    有双凸耳黄铜刀柄和黄铜枪托帽,手柄是菲律宾黑檀木,带有黄铜盾形纹章。


    这是老美的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的专用军刀!


    能够出现在中年人的手里面,多半是美越战争中的战利品。


    这把刀的价值,可远不止十块。


    这次何家下放在大东北的山区草原乡村,虽然农民兄弟大多都是很淳朴的,但是也有一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为了口吃的,有些人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在原著中,就出现过,杀人越货,埋尸山野,几十年都没有被发现的情况!


    他不得不防着!


    而且有了这把军刀,以后上山打猎既安全也方便!


    这个年代山上的野味有很多,只要懂得狩猎方法,不会缺肉。


    虽然这样,但是打猎没有工具,逮一个野兔都费劲,更别说大型的动物了。


    最好的工具就是猎枪,不过,现在还没有那样的条件。


    这把刀正好弥补工具短缺的不足,等以后安定下来,再手搓一把猎枪,不是问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