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婉缓缓拿起话筒,脸上的笑容依然无懈可击。
但坐在她身边的李宗元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她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泛白。
“阿曜。”
沈婉的声音温婉如春风,但话筒里传出的每个字都带着精准的重量。
“首先,我要为你的情感投入点赞。”
她故意停顿了两秒,让这句话的重量充分沉淀。
目光扫过全场,确保每个人都听到了这句“夸奖”。
“你的舞台勇气,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歌者的执着。”
现场的气氛稍稍缓和,一些原本紧张的评审也点了点头。
沈婉的话术太熟练了,她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给出最恰当的赞美。
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她已经用得炉火纯青。
“但是…”
来了!
“音乐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什么?”
沈婉的语调变得严肃起来,眼神扫过全场。
“是契约精神,是工业标准,是对每一个合作伙伴的尊重。”
她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充满了正能量。
每个词都挑不出毛病,每句话都站在道德制高点。
“一个成熟的歌手,不仅要对音乐负责,更要对整个团队负责。”
沈婉轻轻摇头,表情变得遗憾。
那种失望的神情,就像看到一个有天赋的孩子走了歪路。
“灯光师为了配合编曲,提前三小时调试设备。”
“音响师为了保证最佳效果,反复测试每一个频段。”
“乐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我们的作品付出专业的努力。”
她的声音越来越动情,仿佛真的在为那些“被辜负”的工作人员鸣不平。
现场有些评审微微点头,显然被这种“为了团队着想”的说法所打动。
沈婉的声音变得更加温柔,但杀伤力却更强了。
“阿曜,你的临场改动确实展现了才华,但也让整个团队的付出变得尴尬。”
“这是对合作伙伴专业性的漠视。”
她的话就像一把包着丝绸的利剑,看起来温柔无害,却能一刀见血。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艺术,但音乐产业是工业。”
“工业需要标准,需要规则,需要可预期性。”
沈婉的眼神直视阿曜,语气变得更加严厉,她的完美微笑开始带上一丝教导的意味。
“如果每个歌手都可以随意改变预设的编曲,那我们的行业标准何在?”
“我们对合作伙伴的承诺又何在?”
现场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一些偏保守的评审开始窃窃私语,显然认同沈婉关于“规则”的论述。
“说得有道理啊。”
“确实,团队合作很重要。”
“歌手不能太任性了。”
监控室里的周远兴奋地搓着手,这种针锋相对的场面正是他最想看到的。
“对对对,就是这样!”
他压低声音对副导演说:“快,给我切特写!所有人的表情都要拍到!这绝对是爆点!”
台下的韩磊脸色阴沉,拳头攥得咯咯作响。
“这个女人,真的太会玩了。”
肖雅气得小脸通红:“什么工业标准,明明就是在为自己的面子找借口!”
凌夜却依然平静,只是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沈婉没有直接攻击阿曜的音乐才华,而是用“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这种听起来无比正确的理由来包装自己的愤怒。
这种偷换概念的手法,在商业谈判中屡试不爽。
把个人恩怨包装成行业道德,把面子问题升华为职业操守。
沈婉继续她的表演:“我理解阿曜想要表达自我的冲动,年轻人嘛,都有这种冲动。”
她用一种前辈的口吻,将阿曜的艺术追求定义为“年轻人的任性”。
“但成熟的歌手,应该学会在自我表达和团队合作之间找到平衡。”
“音乐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它需要整个团队的配合。”
现场一些年长的评审开始点头,显然被这种“成熟”的观点所说服。
卫凌川皱起眉头,他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
李宗元推了推眼镜,表情变得复杂。
沈婉的话在逻辑上确实无懈可击,但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对。
“当然,我不是在否定阿曜的才华。”
沈婉的声音又变得温和起来。
“他的声音很有感染力,情感表达也很到位。”
“但是,如果他能够在保持个人特色的同时,也尊重团队的努力,那就更完美了。”
最后一击。
她用一种看似建设性的建议,彻底将阿曜的行为定性为“不够成熟的任性”。
现场的气氛变得极其微妙。
一些评审开始重新审视刚才的表演,脸上的赞赏之色有所减退。
舞台上的阿曜表情冷漠,眼神中没有任何波澜。
他太了解这种话术了。
当年,就是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他从云端跌落谷底。
什么“团队合作”,什么“职业素养”,什么“行业标准”。
说到底,不过是既得利益者维护自己地位的借口。
阿曜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好笑。
他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太多这样的场面。
用道德绑架艺术,用规则束缚创作,用所谓的“成熟”扼杀真实。
阿曜接过话筒,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
他的声音依然沙哑,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计算的。”
短短一句话,如同利剑出鞘。
直接否定了沈婉赖以生存的价值观。
全场寂静。
这句话太简单了,简单到任何人都能理解。
但也太深刻了,深刻到让人无法反驳。
沈婉的完美微笑出现了一丝裂痕。
她没想到阿曜会如此直接地反击。
不是解释,不是辩解,而是直接推翻了她的整个逻辑基础。
“你…”
沈婉想要反驳,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因为她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反驳这句话。
音乐确实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计算的。
现场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评审们面面相觑,他们感觉到了什么,但又说不出来。
有人开始重新思考刚才的对话,有人开始质疑自己的立场。
那些刚才还在点头的评审,此刻表情变得复杂。
主持人见气氛僵持,立刻将球抛给了尚未发言的凌夜。
“凌夜老师,作为阿曜的老板,您怎么看?”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凌夜身上。
阿曜看向凌夜,眼神中没有求助,只有信任。
韩磊和肖雅紧张地看着凌夜,他们知道,这个回答将决定很多东西。
沈婉也看向凌夜,眼神中带着一种莫名的意味。
她想看看,这个年轻的作曲人会如何回应。
凌夜缓缓站起身,拿起话筒。
他的声音平静得像湖水,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
“沈婉老师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