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5 北货南传

作者:龙霄霄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岭南的季风终于转向,珠江口千帆竞发。


    老商人黄承嗣站在甲板上,望着满载番薯苗和木薯粉的商船,忍不住摸了摸腰间——那里缝着一卷绢布,上面是苏晚亲手绘制的《芋圆制法图》。


    "东家,这次回去,咱们怕是要发财了!"伙计兴奋地搓着手,"长安的贵人竟肯用丝绸换木薯,这买卖划算!"


    黄承嗣笑而不语,只是从袖中取出一只小陶罐,揭开油纸封口,里头是苏晚临行前送的桂花蜜。他蘸了一点在指尖,甜香沁人——这味道,让他想起忘忧居后院那株老桂树。


    "传话下去,"他忽然正色道,"回广州后,先试种三亩番薯,再开一间糖水铺子。"


    三个月后广州西关的清晨。


    "唐甜居"门前,黄承嗣手持红绸,望着攒动的人群,手心微微发汗。


    "吉时到——"


    随着一声吆喝,红绸飘落,黑漆匾额上"唐甜居"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人群顿时骚动起来——透过新装的琉璃橱窗,只见一排排青瓷碗盛着晶莹的圆子,浸在乳白的椰浆汁里,碗边点缀着金黄的芒果粒和艳红的荔枝干。


    "这叫''珍珠玉露羹''!"十五岁的黄鹂儿踮着脚,将木勺敲得叮当响,"长安城里皇后娘娘都夸好呢!"


    波斯商人阿尔丹挤在最前头。他镶着金牙的嘴张得老大,蓝眼珠几乎要瞪出来:"这、这透明的珠子是石头做的?"


    黄鹂儿"扑哧"一笑,舀起一勺颤巍巍的芋圆:"您尝尝?"


    阿尔丹将信将疑地含住勺子,突然浑身一震。椰浆的醇香在舌尖炸开,芋圆弹牙的劲道让他想起故乡的石榴籽,却又多了一份糯米的绵软。


    "甜!弹!香!"他操着生硬的官话大喊,腰间的银币袋已经拍在柜台上,"这个,我要买十船!不,二十船!"


    后院里,黄家老仆正守着石磨碾木薯。雪白的浆水顺着磨槽流入陶缸,几个小丫鬟蹲着刮淀粉,鼻尖都沾着白粉。


    "要过三遍细纱。"黄承嗣亲自示范,"就像长安那位苏娘子教的......"他忽然噤声。灶房梁上悬着的竹篮里,静静躺着苏晚手绘的《芋圆制法图》,边角已经卷起。


    窗外飘来黄鹂儿的笑声:"客官要加冰?这就给您凿!"


    油灯下,黄承嗣摩挲着个青瓷小罐。这是忘忧居装桂花蜜的容器,如今装着岭南产的椰糖。


    "阿爹,今日赚了这个数。"黄鹂儿比划着,腕间银镯叮咚——这是用第一批利润打的,刻着与长安忘忧居相同的青竹纹。


    老商人忽然压低声音:"番薯苗种下了?"


    "种在东郊三亩地里。"少女眼睛亮晶晶的,"还按苏姐姐信里说的,埋了鱼肠肥......"


    晨雾未散时,西关已飘起甜香。


    卖虾饺的阿婆探头张望:"黄记又出新花样了?"


    只见唐甜居门前支起新摊,蒸笼里躺着紫莹莹的"荔浦芋头糕",旁边陶瓮中沉浮着"五色珍珠羹"——除了原来的椰浆味,新增了双皮奶,姜汁撞奶、杏仁茶等六种汤底。


    阿尔丹带着十几个胡商挤在摊前,银币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更远处,几个穿着官服的市舶使正交头接耳,为首的正在品尝撒了肉桂粉的......


    喜欢唐朝异闻录之天宝穿越事件请大家收藏:()唐朝异闻录之天宝穿越事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