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的第四天,上午九点多,杨帆所在村子的村支书——杨雄艳,来他们家了。
来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打秋风。
俗称要钱。
早在两个月前,他们村要集资修路的时候,杨雄艳就给杨金财打过电话。
要求这个村上发家最快的人家,捐个两万块钱给村上修路。
当然,如果能捐更多的话,那就更好了。
当时杨金财和杨帆商量了这件事。
杨帆的决定是,这个钱不能捐。
准确地说,是不能杨雄艳说捐多少,就捐多少。
他们家虽然不差两万块钱,但是绝对不能由着一个外人,来决定怎么花钱。
最终,杨金财委婉地回绝了杨雄艳的要求。
他说自己家这两年又是建房子,又是娶儿媳妇,已经把积蓄花完了。
实在捐不了这么多钱。
没想到,杨雄艳在电话里没达到目的,今天竟然上门来了。
好歹是支书,也是村子里的一把手,更是同族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杨雄艳来了,杨金财和李秀英夫妻俩,拿出了好茶招待。
“金财,你家现在可是不得了啊!听说你家老二、老三都在城里开工厂,手下有几百号工人,一个月挣的钱,用箱子都装不下!”
杨雄艳进来以后,来了一顿似是而非的夸赞。
俗话说,看人看心,听话听音。
杨金财是个懂人情世故的,一下就听出来了话里隐含的意思。
那就是:你家都这么有钱了,让你修路捐两万块钱都不愿意,是不是太小气了?
杨金财笑呵呵地回道:“书记,这都是外面的人瞎传的。我家那两个小子,一个刚结婚,一个还在上大学……哪来这么大的能耐?”
杨雄艳接着说道:“不能吧,你家这两年又是开店、又是建房子、又是买车……咱们村,就属你家最富裕了。”
杨金财再次回道:“哪谈得上富裕?就是做点小生意,混一口饭吃罢了。说出来也不怕书记你笑话,别看我们家好像挺风光的,可实际上那就是驴粪蛋子——表面光!”
“金财,你在跟我开玩笑吧?”
“书记你这话说的……我跟谁开玩笑,也不敢跟你开玩笑啊!不信你找人去银行问问,我家可还欠着银行大把的债,不知道哪一年才能还清哩?”
……
杨雄艳在他们家待了十几分钟,中途好几次提出,想让杨金财捐钱。
可是杨金财根本不接话茬,并且反复强调家里没钱,还欠了外债。
最后说得杨雄艳都开始相信了。
杨金财可是附近出了名的厚道庄稼人,从来不诓人,更不说那些没影的话。
他今天这样翻来覆去地说自己没钱,应该是确实没钱。
其实这就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杨金财以前确实是厚道的庄稼人,也确实从不说谎话。
可现在他都做了大半年的生意。
生意人这个群体,别管他是干哪一行,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杨金财已经不是当年的杨金财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他现在就变得不厚道,变得鬼话连篇了。
而是与以往相比,现在的他更圆滑、也更周到。
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说几句无伤大雅的谎话,让大家都能下台,也不失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方法。
这是杨金财开店以来,领悟出得最有用的经验。
杨雄艳离开以后,杨帆从房里走了出来。
他打趣道:“爸,你现在的样子,可真像一个奸商……说起谎话来,一点都不脸红。”
李秀英白了他一眼,回道:“你这孩子,怎么说你爸呢?”
杨帆哈哈笑道:“我这是夸我爸呢!”
“胡说,哪有用奸商夸人的。”
“奸商咋了?俗话说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嘛……”
杨金财笑了笑,没有说话。
奸商这两个字是不好听,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确实就是常态。
真正有良心的老板,或者说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好人,是不可能做起来生意的。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进货价100块钱的东西,卖200,你敢跟消费者说实情吗?
你不敢。
因为你说了,消费者就跑了。
你不说,那你就是奸商啊!
所有靠信息差盈利的生意,其本质都是在隐瞒、或者说欺骗消费者。
这一点,无论承不承认,都是一个既定事实。
……
吃过午饭以后,杨帆开着帕杰罗,来到了县城。
他跟张波合伙开的建材店,已经在县城开出了分店。
而且用的店面,还是他们自己的。
总共买了两间,他一间,张波一间。
顺带提一句。
买店面的事,还是端午节一起吃饭的时候,杨帆建议的。
张波听了,回去以后立马照做。
杨帆来得很巧,刚好店里在出货。
张波正指挥着几个员工,往一辆小货车上装地板。
这是附近一个新开楼盘的业主,在他们这里订购的。
今天要交货。
张波见到杨帆后,满脸笑意地说道:“小帆,你进店里坐一下,我马上过来!”
杨帆回道:“姐夫,你不要急,慢慢忙。我没什么正事,就是过来瞎溜达一下。”
随后,他走进店里四处打量了起来。
这是两间店面打通以后,合并成的一家大店。
面积足有三百多平米。
在附近的建材店里,算是比较大的。
杨帆打量了一下店里的产品,地板、瓷砖、卫浴、厨具……零零总总加起来,有好几十种。
三百多平的店里,摆得满满当当。
“杨总,请喝茶。”
杨帆正在四处看的时候,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店员,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过来。
他先是接过茶,说了一句“谢谢”,然后笑着问道:“你认识我?”
女店员回道:“张总给我们看过你的照片,说你也是店里的老板。”
杨帆“哦”了一声,接着问道:“店里的生意怎么样?”
女员工再次回道:“挺好的,每天都要出好几次货。听说张总都计划自己买货车,招司机了。”
杨帆点了点头。
在这个基建起飞的时代,开一家建材店,等于是一脚踩在了风口上。
后世的雷总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建材店的生意好,完全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