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还是你好啊。”
老太太嘴巴都合不上了,却没有当真,别人帮衬下就不错了,没给他养老的义务啊。
“诶哟,今天啥日子啊,都在啊。”
宋晨光回到了四合院,见这场面,怕是稳了。
不然等老娘或者丈母娘住在一起,还怎么响应国家号召,生十个八个儿子,都不好发挥。
“晨光,我们再说让一大爷俩口子给老太太养老的事情呢,这事你怎么看啊。”
董京熱一句话就把宋晨光给带进来了。
贾乐碧看了看,也确定了,里面肯定有宋晨光。
所以跟着就赶忙说:“是啊,我们都赞成这事,刚一大妈也同意了。”
“哟,这是好事啊,尊老可一直是咱们院里的老传统了,现在老太太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要是摔了,可是要出大问题的。”
宋晨光说着就把自行车停在边上,就坐在贾张氏边上。
“我就说晨光肯定也会赞成,他就是个孝顺的孩子。”
董京熱立马就夸赞起来,把养老的事情转交给宋晨光,她也就算完成了任务。
宋晨光没有接话,心想,这不会太明显了吧?
“大孙子,你也赞成,一大爷给我养老啊。”
老太太可不管啥算计,她年龄大了,是要有个人给养老。
“当然赞成啊,我一大爷工资高,你也有低保,一大妈成天也在家里。
让我一大爷搬到后院去跟你一起住,也就添副碗筷的事情。
我以后也要给淮茹他爸妈养老,先给年轻一辈打个样,让解成,光齐他们都好好学学。”
这话一出,大妈们纷纷点头,自从秦淮茹进城后,老丈人跟着都过上了好日子。
“那我听大孙子的?”
老太太叫宋晨光大孙子也没毛病。
“老太太,你当然得听宋晨光的,他有本事,这都赞成,肯定没跑了。”
“我也觉得好,让太太跟一大妈做个伴,能说说话。”
就连贾张氏也跟着说:“正好让老易打个样,让我家东旭学学尊敬老人。”
这会儿,宋晨光接话说:“这事,还是等一大爷回来,召开个大会,把这事儿给定下来。”
“这好,不管成不成,都得在大会上说清楚,以后要是老太太有人养老,日子好过了,咱们院里也跟着喜庆。”
“对,咱们院里可是文明四合院,今年继续得先进,让其他院里羡慕去把。”
众人纷纷赞成,宋晨光对着董京熱点点头,这事稳了,全院人的意见,就算易中海有想法,他也得给老太太养老。
不可否认,之前易中海是给老太太送粮食。
但这是散养啊。
因为养老可不单单是管吃,得把吃喝拉撒全支棱起来。
还不是一天两天,就老太太的这身体,活个十几二十年是没问题的。
易中海一直想让别人给他养老,那就先尝尝给人养老的滋味。
随后聊了两句,就散场了。
“姐夫,你回来了啊。”
小京茹刚在屋内见到姐夫回来了,但在人群中聊天了,她也不好跑出去。
“嗯,京茹。”
“在的,姐夫。”
“打开收音机!”
“好的,姐夫。”
小京茹说着就去插上电源,旋转起了频道,然后又调了声音。
“淮茹,今儿我买了块新手表,等哪天,我带你去百货大楼,也给你买一块。”
他说着就把两块手表都放在茶几上。
“我不用手表,看天色就知道大概时间。”
秦淮茹哪里舍得花这个钱,一块手表一百多块钱,能换好几百斤白面呢,
............
夜里。
“傻柱,你这是买了新收音机?”
阎埠贵正准备去叫人开全院大会,忽然就见到了傻柱他们回来。
“三大爷,你啥眼神啊,没看见自行车也是新的啊。”
傻柱一脸得意,买了大件,不得嘚瑟嘚瑟。
阎埠贵一看,果然,傻柱的自行车也是崭新的。
他心里立马就羡慕的不行。
“哎哟,你还买了自行车啊。”
阎埠贵一边说着,一边走上前去打量着自行车。
傻柱满脸笑容,“那可不,这可是上海那边产的自行车呢!”
阎埠贵仔细看了看,这牌子的自行车他知道,确实比他那辆要贵上三十块钱呢。
他心里不禁暗暗嘀咕,这傻柱还真是舍得花钱啊。
“你这得花不少钱吧?”
“那当然了,下午在百货大楼买的,加上收音机总共花了二百多块钱呢。”
傻柱也学会了圆滑,不过也没说错,只要过了二百,就是花了二百多块钱。
阎埠贵一听,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二百多块钱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傻柱一下子就花了这么多,还真是舍得啊。
就是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居然被傻柱给比下去了。
贾东旭也满脸笑容说:“三大爷,我也买了台收音机。”
“哎哟,都买了大件啊。”
阎埠贵心里立马就不好受了,但立马在心里想着,要不再到院里晒点去年的咸菜?
聊了几句,二人就都往中院去了。
傻柱回了北屋。
贾东旭抱着收音机,也满心欢喜地往家走去。
“东旭,你咋的买了收音机啊?咱们家又用不着这玩意儿。”
贾张氏一见到新收音机,便皱起了眉头。
“妈,您这么说酒不对了。您看,傻柱买了自行车,还有收音机。
宋晨光家也都有,咱们家总不能比他们差吧。
而且,这收音机才三十来块钱,又不贵,我就想着买一个回来,让美玲和您在家的时候也能听听广播,解解闷儿。”
贾张氏听了他的话,还是有些不以为然,嘟囔着说:“三十来块钱也是钱啊,能买多少肉呢!这收音机有啥用,还不如买点吃的实在。”
贾东旭连忙解释说:“妈,您别心疼这点钱。这收音机可是个好东西,能听新闻、听音乐,还能学知识呢!
没瞧见宋晨光自从有了收音机,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好。”
贾张氏见他这么说,也不好再反驳,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贾东旭见状,也不多说了。
随后就找媳妇要了钱,都答应了兄弟,回家就把钱给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