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嘚瑟的在挑着衣服。
出门的时候老爹给了钱,有三十块钱,可以买身像样的衣服。
这也多亏了饭店赚了大钱,不然老爹可舍不得给钱让他买新衣服。
“行,你慢慢挑,我带雨水先过去了。”
宋晨光牵着小丫头,带着媳妇去了女装区,给媳妇选了件蓝色满天星的的棉衣。
跟着去了童装区,选了件红色花棉袄。
他看着是土里土气的,但是这年月这种款式可流行了。
“谢谢晨光哥。”
何雨水试好了衣服,晨光哥挑的衣服,他太喜欢了。
“谢啥啊。”
宋晨光摸了摸小脑袋,又说:“往后啊,你就跟我一块儿过日子,不过这衣服得先换下来,等年三十,洗香香了再穿。”
宋晨光没瞎说,过年穿的衣服,还就得年三十洗了澡再穿。
一件棉衣十几块钱呢,儿童的价格会稍微便宜点,不过也得花不少钱。
一家子要是都过年买衣服的话,得攒小半年的工资呢。
因为平时生活还有开销呢。
他跟秦淮茹都没有提买鞋子的事情。
因为犯不着在商扬里面买,一双皮鞋十几块钱?
还没有布鞋舒服,暖和,还不透气。
真要想穿新鞋子,那就让贾张氏做算了。
他跟贾东旭差不多高,没准就能穿他的鞋子呢。
贾张氏天天做布鞋应该有存货吧?
“雨水,姐买了一把皮筋,回头缠好了毛线,姐给你送过去。”
秦淮茹挑了橡皮筋,但是要好看的话,就缠上自己喜欢的毛线。
这东西便宜,一毛钱都能买好多。
跟着又挑了些小饰品。
今天就不买年货了,因为今天中午他老娘问起来了。
等年三十前两天才买好,到时候会给送四合院来。
现如今的人买年货都不会买太早了,因为家里人多,没到过年就偷偷给造没了。
“咦,傻柱咋的还没过来?”
宋晨光站在镜子旁边,照了照,忽然想到了傻柱的长相。
这才发现傻柱还没过来。
“我傻哥作得很,去年过年的时候,他还把我爸的鞋油抹头上了。”
何雨水直接就爆出了傻柱的糗事。
“哎哟,他还真会捯饬。”
宋晨光去买了把梳子给整理了下头发。
想着,他如今怎么着也是街道干部,要不要买瓶斯丹康抹抹?
秦淮茹没催着回去,她拉着雨水还在逛,就想多看看,家里家底丰厚,啥都买的起。
可也不能太浪费钱了。
现在来了商扬,就多看看款式。
等学会了做衣服,到时候自己做,能省不少钱了。
傻柱这边,挑好了衣服以后就找了过来。
“宋晨光,你看看我穿的咋样,跟你比也就差一支钢笔了。”
傻柱刚也去看了钢笔,就是太贵了,最后没舍得花这个钱。
但也不是一定要买钢笔,回头找个钢笔盖子别在口袋上,别人也看不出来,反正他也不喜欢写字。
“不是,你跟我买同款啊?”
宋晨光凑到了傻柱身边,这不就对比出来了么,不过傻柱少年老成,穿着也还行,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嗨,还不是看你穿的好看,我才选的。”
傻柱觉得他不比宋晨光差,不管咋样,看着都是干部穿的衣服。
他之前那件土黄色的,有点像蹬三轮车穿的。
“不是,傻柱,你还买双皮鞋啊,不冷啊?”
宋晨光麻了,饭桌上刚提醒他们家要攒钱过日子,这就大手大脚的花了起来。
别最后跟贾东旭一样。
但估计不会,他们是厨子世家,怎么着都不会缺嘴。
“不冷啊,我打小就不怕冷,这双是羊皮的,才十一块钱,比牛皮的要便宜好几块钱。
我爸也喜欢穿皮鞋,家里还有鞋油呢。”
傻柱抬脚亮了亮皮鞋,大头的。
何雨柱看了,这不禁让他想起了他的爷爷。
“行,男人嘛,怎么着也得有一双皮鞋。”
宋晨光揽着傻柱的肩膀,又说:“过两天我申请的相机就下来了,要不过年的时候一起去拍点照片,到时候洗出来留住青春........”
“照相啊,这是好事,到时候我去理个发,我这发型不搭这身衣服。”
傻柱想着,到时候去理个宋晨光同款的发型,没准他也能找个跟秦姐差不多的媳妇。
“那好,回头我教你怎么使照相机,到时候可以帮着拍照。”
宋晨光想着,这年月的照相机挺大的,自拍的话就不现实了。
趁着有时间给傻柱讲讲照相机的理论,到时候也容易上手。
“啊,让我帮着照啊?”
傻柱听后却懵了,让他炒菜啥都不怕,照相真难为他了。
“是啊,到时候我也帮着拍,多学点技术总没错。”
宋晨光顿了下又说:‘傻柱,我跟你说,有文化的女人,就喜欢会拍照的男人,呃,对了,就叫文艺青年风,懂吧。’
“宋晨光,你说的是真的啊?”
傻柱听到找媳妇就双眼放光,激动了:“你啥时候把相机给带回来?”
“下周末吧,正好是年三十,我从街道申请的,是老毛子那边的高级货,到时候我出胶卷,到时候让你爸出洗照片的钱,他要是不同意就从分红里面扣。”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胶卷是街道那边会出,可是拍的照片就要自己到外面照相馆里洗照片。
但他申请的是拍猪用的,人的照片就对不账了,还是自己出钱。
“没毛病,相机还是你借来的呢,那我多拍点,到时候相亲.......还是算了。”
傻柱本来想说相亲的时候让媒婆拿给姑娘看,自己个的长相没问题,就是显老了点,就怕人姑娘看了被认成了结过婚。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
两人站在镜子面前聊着天。
时不时的还能照上一照,商扬的镜子可是全身镜,不花钱的呢。
不一会儿,傻柱见宋晨光有梳子,他跟着也去买了一把,在那儿又梳了一阵头发。
走的时候,傻柱一路梳到了大门口,这就尴尬了啊。
“傻柱,你可以把梳子收起来了。”
宋晨光自认为脸皮不薄,但跟傻柱比还是自愧不如啊。
“嗨,忘了,忘了。”
傻柱说着就赶紧把梳子给收了起来,他刚还说,过路的人都总盯着他看呢。
秦淮茹这时候忍不住低声问了一句:“哥,傻柱怎么照着你来啊,一样的衣服,梳子一样,发型也梳成一样。”
“呃......他学我说明他眼光好,没毛病。”
宋晨光笑了笑,还穿着新衣服了,但不碍事,回去就换下来,方正大晚上的,黑灯瞎火,也不算把新衣服穿出门。
他一手牵着秦淮茹,一手牵着何雨水,这样他双手就都不得空了,想提旧衣服也腾不出手来。
............
中院贾家。
贾张氏哭也哭过了,闹也闹也闹过了。
易中海和宋晨光也说教过儿子,可也就这样了。
左右也就是两碗大肉面,没花多少钱。
这会儿贾张氏眼睛红肿的躺在的小床上。
帘子外面不远就是儿媳妇的大炕。
听着帘子里面两口子嘀咕着悄悄话,她扶着额头,只觉得浑身难受。
咋的就没过上好日子啊!
“东旭,我这怀上了一直饿的快!”
李美玲也是吃了碗加鸡蛋的大肉面,可这会儿感觉又饿了!
应该是吃太早的原因吧!
但又不想去开火做饭,太麻烦了,婆婆也是,一点都不体谅她!
“饿的快好啊,肯定是男孩,还不得让院里人羡慕坏了,我们贾家人就喜欢生男孩!”
贾东旭乐呵呵的,他就该有儿子,不然就跟一大爷一样成了绝户。
“东旭,你说我们家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我早就琢磨出来了,大名叫贾梗,小名棒梗,这名字多好啊!
梗这个字吧,他上次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是硬,直的意思。
棒的话就不用多说了,以后我们家的儿子肯定是个棒小伙!”
贾东旭乐呵呵的,想到有儿子就浑身有劲。
正好拉着帘子了,动静轻点不碍事。
“美玲,以后我们都过好日子!”
“好的,东旭!”
李美玲没有拒绝,就三个数的功夫,不会吵到肚子里的孩子!
“一,二,三........”
贾东旭已经把裤子提了起来,又说:“媳妇,你饿了啊,那让我妈给做饭去!”
他说着就掀开帘子把话又跟老娘说了一遍。
“哎哟,东旭,你媳妇管事,该买菜做饭啊!”
贾张氏一听就不乐意了,现在都有儿媳妇了,就该吃现成的。
“不是,妈,你忘了啊,我媳妇怀着儿子呢,多金贵啊!”
“东旭,那你得洗衣服,我不能碰冷水,容易长冻疮!”
贾张氏心里发苦,儿媳妇怀了贾家的孩子是好,可是她怎么就要做家务了。
“诶,洗就洗,到时候能生个棒棒的小伙子就成!”
贾东旭也只能往后的方面想!
“妈,那你起来做饭吧,多做两个,我也饿了!”
别看就三个数,消耗一样挺大的!
“哎!那好吧!”
贾张氏叹了口气,做饭就做饭吧,反正她也有点饿了,今天晚上就吃四个棒子面。
正好今天买回来了白面,这小年还没过完呢。
随后就起床到了厨房,儿媳妇吃两个,舀了一碗。
儿子要吃两个,再舀一碗。
然后再舀了一碗自己的,想了想,又给加了半碗。
宋晨光这边。
一行人,从王府井出来,在街上溜达了会儿就回到了四合院。
“傻柱,早点回去歇着吧,明天还的卖包子。”
“放心吧,不耽误挣钱。”
傻柱有是有干劲,老爹赚到钱了。
也大方了,要是以前怎么舍得给他拿三十买衣服。
等他回到屋的时候,一看桌子上的碗筷还没洗呢。
老爹已经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看着就是一脸的怨气。
又想回来,今天老爹大方,就不念叨他了。
可还穿着新衣服,新鞋子,碗筷还是明天在洗了。
随后他就在院里转悠起来,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晃眼就去了后院。
“傻柱,大晚上的你不睡觉跑后院来干嘛?”
许大茂正好出门倒洗脚水给看到了。
“许大茂,你看出来了没有........”
傻柱说着就站到了路灯下面,这下许大茂就能看清楚了吧。
“你把你爸的皮鞋穿出来了?”
许大茂总算看出了哪里不对,傻柱脚下的皮鞋亮堂堂的!
“不是,许大茂,你眼神是真不行,瞧瞧这身衣服,全新的。
皮鞋,也是全新的,刚从王府井买回来的........”
傻柱一脸的嘚瑟,建国都两年了,不会还有人过年不穿新衣服吧?
“傻柱,你家真赚大钱了啊?”
许大茂羡慕的不行,他现在虽然正式工。
可是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块出头,主要他还没怎么攒到钱,不然就自己出钱买自行车了。
“也没赚多少,反正以后吃穿不愁了。”
傻柱嘚瑟完了就洋洋得意的走了。
这可把许大茂给看傻了,不过他也不差,找了个条件好的媳妇,以后只要把家务操持好了,以后肯定过好日子。
可是为什么就高兴不起来呢。
傻柱洋洋得意的走了,小年夜呢,也不好出去串门,跟着又去前院晃荡了一圈就回到了中院。
见没人就回北屋去了。
............
贾家这边。
贾张氏忙活了一阵,这会儿已经把白面给蒸上了,就窝在了被子里面。
“东旭,你把簸箕拿过来,妈也饿了!”
贾张氏躺在床上一不小心给睡着了,等睁眼的时候儿媳妇跟儿子已经吃上了。
这会儿簸箕里面只剩下四个了。
“妈,美玲可是怀上孩子啊,明天就去医院检查,你啊,早点睡吧,等明天早上还得起来做早饭呢!”
贾东旭说着就给媳妇又拿了两个白面放在媳妇的碗里,紧跟着又给自己拿了两个。
这会儿簸箕里面还有一个,这又拿蒸布给盖了起来。
这可把贾张氏看傻眼了,她特意给自己多蒸了一个,可最后没吃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