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七章:这是一个好时代

作者:秋清逸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氏的仆从军已经有八万人了,这其中有草原上流浪的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党项人,契丹人,大小月氏人,康国人,龟耆人,鞑靼人……


    反正李氏仆从军敢死营里有几十个部族的人,李氏族人对于怎么收编这些人经验不要太丰富了。


    上千年来李氏和不知道多少异族人打过交道,有的是办法对付异族人。


    事实上李氏族人觉得还是死的异族人才是好的异族人,李氏族人早已经看透了异族人的特性,认为用手里的铁枪和异族人说话是最省事的。


    但是族长郎君不让把自己地盘上的异族人全部干掉,他们叹息自己少了好多军功的同时,还不得不拿出大量精力改造这些脏兮兮的骚胡。


    西域人桀骜不驯,想要彻底的征服这里的人需要时间,但是李氏族人从来都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伊吾城,不,现在郎君改名哈密城了。


    族人们从回鹘人手里抢到手后,回鹘人就一万个不服气。


    额贼,也不看看哈密城在你们手里是怎么样的?


    操你娘的,满城都是牛马羊糞便,臭气熏天的,也不知道你们怎么住的惯羊圈的?


    在我们陇西李氏的治下,过人的日子不好吗?这一天天的作乱,一定要我们把你们这些不识好歹的骚胡杀光才罢休?


    额贼贼,你们这些混蛋怕不是不知道,我们的族长郎君才是杀心最大的吧?


    你们就闹吧,等把我们郎君惹恼了,怕是你们百万人的鲜血都浇不灭我们郎君的怒火……”


    以上都是李氏族人们聊天的时候经常说的话,他们觉得自己早已经看穿了族长郎君的本性,他们甚至是在议论郎君什么时候会对这些异族人失去耐心。


    少年人嘛,从来没有什么耐心的。


    别看郎君对族人们那叫一个好,关心族人们的吃穿住行,养老教育,生老病死。


    但是族人们都知道,族长郎君其实对异族人没有什么好感,甚至是十分的反感。


    平时郎君总是让族人们不要那么暴躁,要讲道理,要……


    但是族人们也只是听听,说起来暴躁,谁能比的过郎君你啊?


    族人们虽然不喜欢异族人,虽然他们不明白郎君为什么不把这些人种地里,反而是大费周章的准备驯化这些骚胡?


    但是郎君既然是做了安排,不理解归不理解,大家照做就是了。


    李氏族人认为族长郎君比自己聪明,这样的安排肯定是有什么他们不明白的用意,但是郎君肯定不会错的……


    。。。。。。


    李氏族人掘开塔里木河,让其改道孔雀河,然后注了昌蒲海。


    李氏族人按照族长郎君的吩咐,把治下喜欢背叛的回鹘人,安置在比较安静的昌蒲海附近慢慢的训化。


    五年来源源不断的河水注入,现在昌浦海已经慢慢的恢复成了水草丰美。


    水源在沙漠戈壁就是生命之源,这话一点不假,西域五百七十多条河流养育了这片大地上的各族人民。


    有着后世标准思维的李俊,想要控制西域的河流。。。。。。


    控制西域的水源,这是一个十分异想天开,异常疯狂的想法。


    李俊知道最大的野心家也不敢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任何人有能力控制西域的这五百七十多条河流。


    但是李俊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控制西域的这五百七十多条河流,但是控制一两条还是没有问题的。


    李俊想了很久,也仔细的回忆了一下于阗国的历史记录,才没有下令挖开和田河,强行令其改道。


    于阗国在唐朝前期就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贞观年间归附唐朝,成为唐朝管辖下的羁縻政权。


    唐朝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府后,于阗被纳入其管辖范围,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其他三镇为龟兹、疏勒、焉耆/碎叶),唐朝在此驻军、设置官吏,加强对当地的治理。


    安史之乱后,唐朝对西域控制力减弱,于阗曾一度被吐蕃攻占,但仍与唐朝保持联系,晚唐时复归唐朝影响范围。


    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的枢纽,以农业、手工业(尤其是玉器、丝绸、地毯制作)闻名,商贸繁荣,是东西方商品交易的重要节点。


    于阗以佛教为主要信仰,拥有众多佛教寺庙和石窟(如丹丹乌里克遗址),佛教文化兴盛,同时受中原文化、印度文化等影响,形成独特的多元文化风貌。


    于阗国主多采用汉式封号,如“于阗王”,并遣使朝贡唐朝,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交流频繁,中原的制度、技术等也传入于阗。


    于阗与周边的吐蕃、回鹘等势力有过交锋与合作,在西域复杂的政治格局中保持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总体而言,唐朝时期的于阗国是西域兼具重要战略地位和文化影响力的政权,与唐朝关系紧密,是丝绸之路繁荣的重要见证者。


    而现在的于阗王族尉迟氏,就是历史上以画技闻名于世的大小尉迟的家族。


    李俊很早之前就在心里对李二说了声抱歉,“安西四镇”不会再出现了,西域是我李俊的囊中之物了。


    西域在我李氏的控制下,总好过在你李唐手里,免得百十年后让汉人彻底的失去西域。


    我陇西李氏族人会把这片土地牢牢的抓在手里,直到天长地久。。。。。。


    。。。。。。


    很早之前李俊就有了计划,趁突厥人南下兴举族之兵,完成“黄牛脱甲”计划,挣脱自隋文帝开始套在陇西李氏脖子上的绳子。


    并趁此机会率大军北上,给李氏抢一块东西横跨万里的土地。


    李俊打算控制西域的部分水源,完全控制西域的粮食,控制西域的物资,控制西域的物资交换价格。


    这是李俊的野心,并且十分的具有可行性,他相信只要做到了这些,他就彻底的控制了西域这片辽阔的大地。


    多少次午夜梦回,李俊都会开心的笑出声,这是一个好时代,谁的拳头硬谁就有道理。


    无数的土地,无数财富,抡刀子抢就是了,不会有人遣责什么的,实在是太爽了。


    更巧的是,自己有两百多万嗷嗷叫想找人干仗的彪悍族人,如果这样都不抢他娘的,简直就是对不起把自己送到这个时代的老天爷。。。。。。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